第174集:知青返城的希望,淨是些下三濫的招_重生秦建國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綜合其他 > 重生秦建國 > 第174集:知青返城的希望,淨是些下三濫的招

第174集:知青返城的希望,淨是些下三濫的招(1 / 1)

正月末的靠山屯,寒風依舊像小刀子似的,刮在臉上生疼。屯部裡關於春耕準備的討論剛告一段落,另一股暗流卻已經開始在屯子裡悄然湧動,源頭便是那幾位尚未落戶、仍住在知青點的知青。

與秦建國、沈念秋他們同一批來的知青,有像他們一樣決心紮根落戶的,也有一直觀望等待,心心念念想著回城的。年關剛過,一些關於知青政策的模糊傳聞和家裡寄來的信件,像投入平靜湖麵的石子,在這幾個知青心中激起了巨大的漣漪。返城的希望,哪怕隻是一絲縫隙裡透出的光,也足以讓他們躁動不安。

最先行動的是男知青孫誌剛和女知青李麗。孫誌剛家裡來信,說他父親所在的工廠有了“頂替”的名額,父親身體不好,想讓他回去接班。李麗則是聲稱自己患有嚴重的“關節炎”,黑省這苦寒之地再待下去,腿就要廢了,必須回城治療。兩人結伴來到屯部,找到了老支書,臉上堆著焦急和懇求。

“老支書,您行行好,”孫誌剛把家裡的信雙手遞上,語氣急切,“我爹廠子裡就這一個名額,錯過了就沒了!他老人家身體垮了,就盼著我回去呢!您給我開個證明,證明我在這兒表現良好,同意我返城,我這就去辦手續!”

李麗在一旁配合地揉著膝蓋,眉頭緊蹙:“老支書,我這腿……晚上疼得都睡不著覺。咱們這衛生所條件有限,大夫也說最好回城裡大醫院瞧瞧。再待下去,我怕……我怕這腿就真保不住了。”說著,眼圈還微微泛了紅。

老支書吧嗒吧嗒地抽著旱煙,渾濁的眼睛在兩人臉上掃了幾個來回。他活了大半輩子,見過的人情世故多了。孫誌剛那點小心思,他門兒清——無非是找借口想走。至於李麗的“關節炎”,以前也沒聽她喊疼喊得這麼厲害,怎麼一有回城的風聲,這病就突然重了呢?他沉吟半晌,緩緩開口:“誌剛啊,你爹身體不好,需要人照顧,這心情我能理解。麗麗你這腿,要是真不舒服,咱屯裡儘量給你想辦法治。不過嘛……”

他話鋒一轉,吐出一口濃煙:“這上頭關於知青返城的正式文件,咱屯裡還沒接到。沒有紅頭文件,我這章子,不能隨便蓋啊。私自放人走了,那是違反政策,我這老臉往哪兒擱?隊裡也沒法交代。你們看,是不是再等等?等文件下來了,該走的,隊裡絕不攔著。”

孫誌剛和李麗的臉色頓時垮了下來,又軟磨硬泡了幾句,見老支書態度堅決,隻好悻悻地走了。

接下來幾天,又有幾個知青以類似“父母身邊無人照顧”、“身體不適需回城診治”的理由來找老支書,都被他以“未接到正式通知”為由擋了回去。理由看似充分,卻也堵不住知青點裡越來越盛的浮躁情緒。有人開始私下抱怨老支書古板、不近人情,也有人琢磨著是不是該送點東西“活動活動”。

老支書心裡跟明鏡似的。這些年輕人想回家的心情,他並非不能體會。但他更清楚,這股口子不能隨便開。一來政策不明,擅自放人責任重大;二來,這些想走的人裡,心思也各不相同。他尤其留意到那個叫王衛東的男知青,最近往屯西頭劉寡婦家跑得挺勤。劉寡婦男人去年冬天沒了,一個人帶著個五歲的娃,日子艱難。王衛東以前就偶爾去幫忙乾點重活,最近卻去得格外頻繁,嘴裡還“劉姐、劉姐”地叫得親熱。而王衛東這次找老支書的理由,是“母親病重,亟需返程照料”。

老支書撚著煙葉,心裡沉甸甸的。他找來秦建國,把情況大致說了,然後直接問道:“建國,這事兒你怎麼看?這些娃娃們,放還是不放?你也是知青,了解他們的想法。”

秦建國聽完,眉頭緊鎖。他理解那些知青渴望回到熟悉城市、回到父母身邊的心情,那是一種本能的對故土和親情的眷戀,他自己何嘗沒有過片刻的動搖?但紮根靠山屯是他和沈念秋共同的選擇,這裡已經有了他們需要守護的人和未來。然而,對於其他人,他內心是希望他們能有更好的出路,不必在這苦寒之地耗儘青春。

“老支書,”秦建國思索片刻,沉穩地開口,“想回城,情理之中。咱們黑省這邊,條件確實艱苦,他們有些人體質弱,或者家裡真有困難,想回去,能幫一把,我覺得該幫。”

他話鋒一轉,語氣變得嚴肅:“但是,不能不分青紅皂白都放。就像您擔心的,政策紅線不能碰,這是前提。其次,這些人裡,也得篩一篩。有的是真心想家,或者家裡確實遇到了難處。可有的……怕是心思不正,想拍拍屁股一走了之,留下爛攤子。”

他壓低了聲音:“比如王衛東,他跟劉寡婦……最近走得是不是太近了點?劉寡婦孤兒寡母的,本就容易被人說閒話。王衛東要是這時候打著回家的幌子,跟劉寡婦許下什麼承諾,或者……占了便宜,然後一走了之,那劉寡婦以後在屯裡還怎麼做人?孩子怎麼辦?咱們不能眼睜睜看著屯裡的人被欺負。”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老支書深深地點點頭,眼裡流露出讚許:“建國,你想得周全,跟我想到一塊兒去了。咱們靠山屯雖窮,但不能乾虧心事兒,更不能讓外來的人禍害了咱本分的鄉親。那你看,這事兒具體該咋辦?”

秦建國沉吟道:“我的想法是,咱們分兩步走。第一,明確告訴他們,返城需要上級正式文件,屯裡無權擅自批準,讓他們稍安勿躁,該參加的生產勞動還要參加,尤其是春耕準備,不能耽誤。第二,咱們私下裡摸個底。一方麵,通過他們平時的表現、和其他知青的交往,看看誰是真的有困難,誰可能是找借口。另一方麵,特彆是對那幾個和屯裡姑娘、媳婦走得近的男知青,得像趙木匠檢修農具那樣,仔細‘敲打敲打’,聽聽動靜。可以讓桂花嬸子她們,以串門、幫忙的名義,多留意一下,尤其是劉寡婦那邊,得多關心關心。”

“好!就按你說的辦!”老支書一拍大腿,“這事兒你牽頭來弄,我放心。既要顧全大局,也不能讓咱們屯子的人吃了虧。”

接下來的日子,靠山屯表麵依然忙碌於春耕準備,但一股無形的調查和安撫工作也在悄然進行。秦建國沒有直接找知青談話,而是通過日常接觸、安排活計,觀察他們的言行和情緒。他也私下找了虎子等幾個信得過的民兵,讓他們在不引起注意的情況下,留意知青點尤其是王衛東的動向。

沈念秋也從秦建國那裡知道了事情的梗概。她靠在炕上,撫摸著日漸隆起的腹部,輕聲對秦建國說:“孫誌剛頂替父親工作,聽起來還算是個正當理由。李麗的關節炎……我記得她剛來時還參加過屯裡的秧歌隊,那時候沒聽她說腿有問題。倒是那個叫李偉的知青,他母親好像確實常年臥床,他之前收到家信時,偷偷抹過眼淚,這事兒可能不假。”

秦建國握住她的手:“嗯,你心細,記得清楚。李偉的情況,我會重點核實。至於李麗……再觀察觀察。”

另一方麵,桂花嬸子領了“婦女生產隊”的職後,乾勁十足。她以安排篩撿種子、編織草簾為由,經常組織婦女們一起乾活,自然也少不了聊天拉家常。她有意無意地把話題引到知青身上,特彆是那些單身的女知青和與知青有來往的屯裡女人。

幾天下來,各種信息漸漸彙聚到秦建國這裡。

虎子彙報:“王衛東最近確實常去劉寡婦家,有時幫著挑水劈柴,有時一去就待好久。有次我還看見他從供銷社買了塊花布,好像是給劉寡婦家丫頭了。”

桂花嬸子也帶來了消息:“我跟劉寡婦嘮嗑,提起王衛東,她開始還支支吾吾,後來才說,王衛東跟她說,他家裡正在想辦法弄他回去,等他回去了,穩定下來,就……就來接她們娘倆。”桂花嬸子撇撇嘴,“這話聽著就不靠譜!他王衛東自家啥情況還不一定呢,就敢許這願?我看劉寡婦是讓人家給哄住了。”

還有婦女反映,李麗私下跟人抱怨過靠山屯不是人待的地方,做夢都想回城,她的“關節炎”八成是裝的。而孫誌剛,雖然頂崗的理由相對真實,但他平時勞動偷奸耍滑,對屯裡人也不太尊重,走了對屯子影響不大,就怕他出去亂說屯裡壞話。

情況逐漸明朗。秦建國心裡有了底。他再次找到老支書,將了解到的情況和分析一一彙報。

“老支書,現在看來,李偉母親病重可能是真,孫誌剛頂崗也算個正當途徑,雖然這人品性一般。李麗的病大概率是托詞。最麻煩的是王衛東,”秦建國語氣凝重,“他利用劉寡婦的弱勢和對他的一點依賴,許下空頭承諾,這很不道德。如果我們現在放他走,他大概率是一去不回,劉寡婦被騙了感情,以後在屯裡抬不起頭,那孩子也可能被牽連。”

老支書臉色陰沉:“這個王衛東,心思不正!絕不能讓他就這麼走了!”

“我的意見是,”秦建國繼續道,“對於李偉,我們可以表示理解,如果政策允許,他手續齊全,我們可以考慮出具表現證明,但需要他提供母親病重的切實證據,比如醫院證明或者街道社區的函件。孫誌剛同理,需要他父親單位正式的頂崗函件。至於李麗,我們可以請公社衛生所的醫生給她做個檢查,如果確實有病,按政策辦,如果是裝病……那就繼續安心待著參加生產。”

他頓了頓,眼中閃過一絲銳光:“而王衛東,不能放。不僅不能放,還要找他嚴肅談話,點醒他,讓他收起那些不該有的心思。同時,我們要做好劉寡婦的工作,讓她認清現實,彆再抱有不切實際的幻想。這事兒得您或者桂花嬸子去說,比較合適。”

老支書歎了口氣:“也隻能這樣了。唉,都是什麼事兒啊……建國,你處理得很穩妥。就按你說的辦吧。既要對上麵有交代,也要對咱們屯子裡的人負責。”

第二天,老支書和秦建國一起,先把李偉和孫誌剛叫到屯部,明確了屯裡的態度:理解個人困難,支持符合政策的合理返城訴求,但必須手續齊全、證明真實,在正式文件下達前,仍需安心生產。兩人雖然焦急,但得到相對明確的答複,也隻能點頭應下。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接著,他們單獨叫來了王衛東。王衛東一進門,看到老支書嚴肅的臉和秦建國銳利的目光,心裡就先虛了三分。

老支書開門見山:“衛東,你說你母親病重,要回去照顧。孝心可嘉,但空口無憑,你得拿出確切的證據來,比如醫院的診斷書,或者街道、工作單位蓋了章的證明。”

王衛東眼神閃爍,支吾道:“這個……家裡信上是這麼說的,證明……證明我讓家裡儘快寄來。”

秦建國接過話,語氣平靜卻帶著壓力:“證明是一方麵。另一方麵,我們聽到一些反映,說你最近和劉寡婦走得特彆近,還對她許下了一些……關於未來的承諾?有這回事嗎?”

王衛東臉色瞬間變了,強作鎮定:“沒……沒有的事!我就是看她一個人帶娃不容易,幫幫忙而已。秦隊長,您可不能聽信謠言啊!”

“是不是謠言,你心裡清楚,劉寡婦心裡也清楚。”秦建國目光如炬,“王衛東,我提醒你,咱們靠山屯民風淳樸,但也不是好糊弄的。做人要講良心,不能為了自己脫身,就不管彆人的死活。劉寡婦孤兒寡母,你要是真心實意,我們樂見其成。但如果隻是利用她,想找個暫時的慰藉,或者作為離開的跳板,我告訴你,這條路行不通!隻要我秦建國在靠山屯一天,就絕不允許這種坑害鄉親的事情發生!”

王衛東被秦建國的氣勢懾住,額頭上冒出了細汗,低著頭不敢說話。

老支書敲了敲煙袋鍋,語重心長又帶著警告:“衛東啊,年輕人,路要走正。你想回城,可以,走明路,按政策來。但要是在屯裡搞這些歪門邪道,彆說我老支書這關過不去,就是屯裡的老少爺們兒,也容不下你!你好自為之,回去好好想想吧。在證明開來之前,該乾的活一樣不能少!”

王衛東灰頭土臉地走了,他知道,自己的那點心思已經被徹底看穿,在拿到確切的返城文件和證明之前,他彆想輕易離開靠山屯,也必須收斂對劉寡婦的態度。

之後,老支書讓桂花嬸子去找劉寡婦深談了一次。具體說了什麼不得而知,隻知道那天之後,劉寡婦的眼睛紅腫了許久,但再見到王衛東時,態度明顯疏遠和冷淡了許多。王衛東也識趣地減少了去她家的次數。

知青返程的風波,在秦建國和老支書有理、有據、有節的處置下,暫時被壓製下去,沒有引起更大的亂子。想走的人,知道了規矩和底線;心思不正的人,被敲響了警鐘;而可能受到傷害的屯裡人,得到了初步的保護。

處理完這件事,秦建國站在屯部院子裡,望著遠處依舊白雪皚皚的山巒,長長舒了口氣。他知道,這隻是一個開始。隨著春耕臨近,以及外部土匪的威脅未除,靠山屯麵臨的考驗還會更多。但經過這件事,他更加確信,無論是組織生產還是處理人事,都必須既要堅守原則,又要靈活應變,更要時刻把保護屯裡百姓的利益放在首位。

他轉身走向趙木匠家的院子,那裡,叮叮當當的農具檢修聲依舊清脆,仿佛在敲響著春天臨近的節奏。他需要把更多的精力,投注到那片孕育著希望的黑土地上了。而家裡,沈念秋和未出世的孩子,是他永遠柔軟而堅定的後方。

喜歡重生秦建國請大家收藏:()重生秦建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八零小保姆嬌又欲,霍廠長抱著哄 我的天哪是充電寶大人 星穹廢柴:我的艦隊來自回收站 國內沒人要,皇馬把我當成寶 說了多少次不要叫我女神 英雄遺孤?請叫我律界狂徒! 豪門職場逆途 渣男跪地求,大佬摟腰寵 重生德意誌,從警察到魁首 全球災變:我在異界建立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