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的燕山腳下,天高雲淡,旌旗獵獵。
《精忠報國》劇組選擇在這裡搭建了宏偉的宋代軍營,作為主要的拍攝場地。
連綿的營帳沿著山勢鋪開,旌旗上的嶽字在風中獵獵作響,遠處的了望塔高聳入雲,處處透著一股肅殺的戰場氣息。
經過數月的籌備,今天,這部承載了無數人期望的曆史大劇,終於迎來了正式的開機儀式。
現場人頭攢動,氣氛莊重而熱烈。巨大的紅色背景板前,擺放著香案、貢品和一台被紅布覆蓋著的攝像機,香案上的香爐裡插著三炷高香,青煙嫋嫋升起。
導演鄭龍帶領著陳道名、袁全、胡君等一眾主創,並肩站立,每個人的臉上都帶著一種即將出征般的肅穆,仿佛真的要踏上那金戈鐵馬的古戰場。
李紅星穿著一身為他量身定做的銀色鎖子甲,站在演員隊伍的第二排。這是他第一次穿上真正屬於嶽雲的鎧甲,冰冷的金屬片貼在皮膚上,帶著沉甸甸的質感,重逾三十斤。
那冰冷而沉重的金屬質感,通過皮膚傳遞到他的四肢百骸,讓他瞬間就找到了一種屬於戰士的歸屬感。
他能感覺到,周圍那些扮演嶽家軍將士的演員們,在穿上這身軍裝後,整個人的精神麵貌都變得不一樣了,腰杆挺得更直了,眼神也更銳利了,一種名為軍魂的東西,正在悄然凝聚。
蔡坤也站在第一排,他飾演的是金國小王爺,今天也穿著一身華麗的異族服飾,錦緞上繡著繁複的花紋,頭戴銀質頭盔,看起來英氣逼人。
他身邊圍著至少五六個助理,有的給他扇風,有的給他遞水,有的拿著小鏡子隨時準備補妝,與周圍樸素的氛圍格格不入,卻又自成一派,吸引了大量媒體的關注,閃光燈在他身上頻頻亮起。
吉時已到。
鄭龍導演和製片人一起,上前揭開了攝像機上的紅布,露出了烏黑發亮的機身。然後帶領全體主創,對著香案,鄭重地三鞠躬。
一拜天地,祈求風調雨順,拍攝平安。
二拜關公,祈求義氣長存,劇組和睦。
三拜先賢,祈求英魂庇佑,不負忠烈。
整個過程,沒有喧嘩,沒有嬉笑,隻有風吹過旌旗的獵獵聲響。這不僅僅是一個儀式,更像是一場莊嚴的誓師大會。
李紅星能感覺到,一種強烈的使命感和敬畏之心,在每一個人的心中升騰,仿佛真的要去重現那段波瀾壯闊的曆史。
儀式結束後,便是媒體采訪環節。長槍短炮瞬間將陳道名、袁全、胡君以及蔡坤等幾位主演圍得水泄不通。
閃光燈此起彼伏,記者們的問題一個接一個,大部分都圍繞著蔡坤這位頂級流量展開,詢問他首次參演曆史正劇的感受。
而李紅星,則和大多數年輕演員一樣,安靜地站在外圍,成為了這片星光璀璨的背景板。
他沒有絲毫的失落,反而樂得清靜。他看著被圍在中心的陳道名老師,看著他麵對鏡頭時那份從容不迫、字字珠璣的氣度,心中充滿了學習和向往。
他知道,自己現在需要做的,不是追求曝光,而是打磨演技。
“等一下!”
就在采訪即將結束時,一個眼尖的記者,忽然將話筒對準了站在角落裡的李紅星。他是《影視周刊》的資深記者,對劇組的選角一直很關注。
“請問這位演員,我們注意到你在劇中的角色是嶽雲,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但我們對你似乎很陌生,能簡單介紹一下自己嗎?你是如何拿到這個角色的?”
這個問題,瞬間將所有的焦點都吸引到了李紅星身上。
幾十台攝像機和照相機齊刷刷地調轉方向,對準了他。
無數道審視的、好奇的目光,像探照燈一樣將他籠罩,空氣仿佛都凝固了。
來了!這是他第一次,以一個有名有姓的演員身份,麵對媒體的拷問。
他身邊的蔡坤,嘴角不易察覺地勾起了一抹看好戲的弧度,眼神裡帶著一絲玩味。
李紅星的心跳漏了一拍,但他很快就鎮定了下來。
他知道,這個問題回答不好,明天的新聞標題可能就是“《精忠報國》選角惹爭議,神秘新人背景成謎”。
他上前一步,對著鏡頭,不卑不亢地鞠了一躬,然後朗聲說道:“各位媒體老師好,我叫李紅星,是一名新人演員。我能拿到嶽雲這個角色,首先要感謝鄭龍導演和劇組對我的信任。”
他的目光轉向身旁的鄭龍導演,眼神裡充滿了感激,真誠而坦蕩。
“至於我是如何拿到這個角色的,”他頓了頓,臉上露出一個真誠而略帶自嘲的微笑,“我想可能是因為我比較軸吧。
我為了這個角色,準備了很久,寫了一份很長很長的角色分析,從嶽雲的生平到他的性格特點,再到他在戰場上的心理活動,都做了詳細的研究。我想可能是這份軸勁兒,打動了導演。”
他沒有提自己的家庭背景,也沒有說那些虛無縹緲的契合度,而是用一個接地氣的軸字,將一切歸功於自己的努力和認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