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影視基地回到北京的路上,李紅星還沉浸在飯局的驚喜裡。保姆車平穩地行駛在高速上,窗外的風景飛快倒退,他靠在座椅上,腦子裡反複回放著馮導說“你身上有那股勁兒”的畫麵。
嘴角忍不住往上翹——這可是馮曉綱的戰爭片,是多少演員夢寐以求的機會,一想到能演這個角色,他就激動得心跳加速。
“李哥,喝點水吧。”助理小趙遞過來一瓶溫水,笑著說,“看你一路上都在笑,肯定是太開心了。”
李紅星接過水,喝了一口,笑著點頭:“確實開心,沒想到能得到馮導的認可。”
“這都是您應得的,”小趙說,“您為了救場戲,昨天接到電話就趕過去,馮導肯定看在眼裡。對了,華姐剛才給我發消息,讓您回北京後給她回個電話。”
李紅星點點頭,掏出手機,剛想給華姐打電話,屏幕就亮了起來,正好是華姐的來電。
“馮導的口頭邀約是好事,”華姐的聲音透過聽筒傳來,像一劑清醒劑,瞬間澆滅了他心裡的熱乎勁,“這說明你的實力已經被頂級導演認可,對你未來的電影之路是個好開頭。
但你要清楚,口頭邀約不是合同,隨時可能因為劇本調整、投資方意見,甚至你自己的狀態而變卦,圈裡這種口頭承諾黃了的例子,你應該也聽過不少。”
李紅星握著手機的手緊了緊,心裡的激動慢慢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清醒的認知,他確實太激動了,忘了圈裡的規則,口頭邀約再誘人,也不如白紙黑字的合同靠譜。
“你現在最該關注的不是明年的戰爭片,是眼下的《大明王朝》。”華姐的語氣帶著不容置疑的專業,“張立導演是出了名的細節控,眼裡不揉沙子。
上次有個演員因為拍其他戲分心,台詞沒背熟,張導直接讓他在劇組當著所有人的麵道歉。
你要是因為馮導的邀約就飄了,在《大明王朝》劇組裡懈怠,不僅會丟了馮導的信任,還會砸了自己的招牌,演員的口碑,是靠一部部戲攢出來的,不是靠口頭承諾撐起來的。”
“我明白,華姐。”李紅星的聲音變得鄭重,“您放心,我不會飄的。《大明王朝》是我現在最重要的事,馮保這個角色,我還沒完全吃透,還有很多細節要琢磨。”
“那就好,”華姐的語氣軟了些,“飯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等你把馮保演好了,讓觀眾和業內都認可你的實力,到時候再談其他的,才更有底氣。
對了,趙教授給我發消息,說你上周的筆記做得很好,讓你明天繼續去他那兒,他給你準備了《明實錄》裡關於馮保的詳細記載;
魏老師也說,你端茶的手勢還需要調整,讓你明天下午去排練室。”
“好,我記下來了。”李紅星趕緊拿出筆記本,把明天的安排記下來,“謝謝華姐提醒,我明天一早就去趙教授家。”
掛了電話,李紅星靠在座椅上,看著窗外漸漸亮起來的北京,心裡徹底平靜了。
他知道華姐說得對,口頭邀約再誘人,也不如眼前的角色紮實。
他打開手機備忘錄,寫下“《大明王朝》優先級第一,馮保角色細節優先”,然後關掉手機,閉上眼睛,開始在腦子裡梳理馮保的角色脈絡:從入宮時的懵懂,到跟著呂芳後的隱忍,再到後來的權傾朝野,每個階段的心態變化都要琢磨透,不能演成一個樣。
回到公寓的第二天一早,李紅星沒給自己放一天假,七點就起床洗漱,吃完早飯,帶著之前的筆記,直奔趙教授家。
“你來得正好,”趙教授剛吃完早飯,手裡拿著本線裝的《明實錄》,“我給你標了馮保在隆慶年間的幾段記載,你看看他是怎麼在呂芳和張居正之間周旋的。
隆慶元年,馮保因為寫錯聖旨被呂芳罰跪,卻在張居正麵前裝可憐,求張居正幫忙說話,這就是他的兩麵性,既怕呂芳,又想抱張居正的大腿。”
李紅星接過書,坐在書桌前,仔細讀起來。書頁上滿是趙教授用紅筆做的批注,比如
“馮保此處裝可憐,實則是為了給自己留後路”
“張居正幫馮保,是想拉攏司禮監的人”,這些批注讓他對馮保的心機有了更深的理解。
“教授,”李紅星看完後,忍不住問,“馮保既然怕呂芳,為什麼還敢在背後跟張居正來往?他就不怕被呂芳發現嗎?”
趙教授坐在他對麵,喝了口茶,耐心解釋:“這就是馮保的聰明之處。呂芳雖然是他乾爹,但呂芳年紀大了,遲早要退休;
而張居正年輕,有才華,很可能成為未來的首輔。
馮保是在為自己鋪路,他知道,在宮裡,隻靠一個靠山是走不遠的,必須多留幾條後路。
但他又不敢做得太明顯,所以每次跟張居正來往,都很隱蔽,還會故意在呂芳麵前表忠心,這就是兩麵三刀,也是宮裡人的生存之道。”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李紅星點點頭,趕緊在筆記上記下“馮保的生存之道:多留後路,兩麵三刀”。
他明白馮保的隱忍不是懦弱,是為了更好地生存,為了往上爬,這種隱忍裡藏著狠勁,藏著心機,這才是馮保這個角色的核心。
“你再看看這段,”趙教授又翻到一頁,“馮保在萬曆登基後,幫李太後打壓張居正的政敵,表麵上是為了李太後,實則是為了自己掌權。
他知道,萬曆年紀小,李太後需要靠他來了解宮裡的情況,所以他故意在李太後麵前說政敵的壞話,既討好了李太後,又打壓了對手,一舉兩得。”
李紅星越看越覺得馮保這個角色複雜——他不是簡單的好人或壞人,他是個在權力夾縫中求生的人,為了生存,為了權力,不惜用各種手段,但他也有柔軟的一麵,比如對萬曆的照顧,對底層太監的偶爾關照。
這種複雜性,讓他對這個角色更感興趣了。
中午在趙教授家吃了簡單的午飯,下午一點,李紅星又準時到了昆曲劇院的排練室。
魏海生老師已經在等他,手裡拿著一段《大明王朝》的劇本,還有一個仿製的明代茶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