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陽如血,將埭溪鎮的青瓦白牆染上了一層淒豔的色彩。陳宇的殘部與朱希的四大隊彙合後,輾轉來到了這個位於吳興西南山區的古鎮。埭溪地處天目山餘脈,四麵環山,苕溪支流蜿蜒而過,形成了一道天然屏障。鎮子依山傍水,青石板路蜿蜒曲折,古老的石橋連接著兩岸,確是個易守難攻的所在。
朱希在此經營多時,雖談不上固若金湯,卻也建立了一套相對穩固的防禦體係。鎮外設置了了望哨,主要路口都構築了簡易工事,鎮內的幾處製高點也都安排了機槍陣地。見到陳宇等人到來,朱希親自帶著他們巡視防務,詳細介紹著每一處布置。
支隊長,這裡雖然比不上臨安城防堅固,但勝在地形複雜,鬼子的大部隊施展不開。朱希指著遠處連綿的群山說道,即便有敵來犯,我們也能依托山地周旋。
陳宇默默點頭,目光卻難掩憂慮。雖然暫時有了落腳之地,但眼前的困境依然如巨石般壓在心頭。
部隊安頓下來後,陳宇立即著手整編。望著眼前這支僅剩一百多人的隊伍,他不禁心生淒涼。曾幾何時,第十九支隊兵強馬壯,三個大隊齊裝滿員,如今卻落得這般境地。一大隊、二大隊、三大隊的建製早已在連番惡戰中被徹底打空,那些熟悉的麵孔大多已經永遠留在了戰場上。
支隊長,現在還能作戰的,加上輕傷員,總共隻有一百二十七人。趙鐵柱遞上花名冊,聲音低沉,重武器全部損失,輕機槍隻剩一挺,彈藥更是所剩無幾。
陳宇沉默良久,最終做出了決定:建製已經名存實亡,不如將剩餘的精乾人員統一編成一個特務連。這樣既便於指揮,也能集中使用有限的力量。
即便如此,新編的特務連也遠不滿員。看著這支縮水嚴重的部隊,每個人的心頭都籠罩著一層陰霾。
就在整編工作剛剛完成之際,李文斌從湯毅生處返回。他風塵仆仆,臉上帶著難以掩飾的疲憊和失望。
支隊長,湯司令的態度很冷淡。李文斌在指揮部裡彙報時,語氣中帶著憤懣,他隻是說讓你們先在這裡休整,後續有消息會再聯係。除此之外,既沒有表示要為我們主持公道,也沒有承諾任何實質性的援助。
陳宇默然。這個結果既在他意料之中,卻又難免讓人心寒。湯毅生作為他的直屬上級,在關鍵時刻卻選擇明哲保身,這讓他真切地感受到在忠義救國軍內部,自己已經陷入了孤立無援的境地。
看來,我們不得不考慮其他出路了。陳宇望著窗外連綿的群山,語氣沉重。夕陽的餘暉透過窗欞,在他臉上投下明明暗暗的光影。
投靠28軍?這個念頭在他腦海中不斷盤旋。陶副軍長確實遞來了橄欖枝,但一想到自己先是從145師轉到忠義救國軍,如今又要投奔28軍,難免會被人說成是朝秦暮楚、不忠不義之徒。更何況,即便加上朱希的四大隊,現在總共也隻有七百多人,到了28軍恐怕也難以受到重用,最多被編成一個補充團,從此淪為二流部隊。
北上尋找新四軍?這條路雖然更符合他的理想,也是以後必須走的道路,但路途遙遠,凶險異常。要穿越數個日占區,經過無數關卡哨所,如果沒有提前聯係好接應,規劃好路線,恐怕還沒走到目的地,這支殘存的部隊就要在路上消耗殆儘。
就在陳宇為部隊的前途憂心忡忡之際,湯毅生突然派人傳來消息:過幾天他將陪同軍統重慶總部來的特派員到埭溪鎮,讓陳宇做好接待準備。
這個消息在部隊中引起了不小的震動。趙鐵柱第一個跳起來,粗聲粗氣地說:重慶來的特派員?咱們這點敗仗,怎麼還驚動重慶了?彆的部隊打敗仗也不至於這樣啊!我看這事有蹊蹺!
朱希也皺起眉頭,若有所思:確實不尋常。按常理,一個支隊的作戰失利,最多就是忠義救國軍總部或者戰區派人調查。現在連重慶軍統總部都驚動了,莫非是有人在上麵做了文章?
陳宇心中同樣充滿了疑慮。他隱隱感覺到,這次特派員的到來,恐怕與這段時間發生的種種蹊蹺事有關。白峴嶺的埋伏、撤退路上的精準追擊、臨安的迅速失守,這一連串的事件背後,似乎都有一隻無形的手在操控。
在忐忑不安中等待了七天後,湯毅生果然陪同著軍統特派員來到了埭溪鎮。那是一個陰沉的上午,天空中飄著細雨。當特派員的車隊駛入鎮子時,所有人都被其陣勢所震驚——除了特派員的隨從人員外,還有一個加強連的護衛,浩浩蕩蕩,戒備森嚴。士兵們清一色配備著德造衝鋒槍,神情肅穆,顯然是經過嚴格挑選的精銳。
特派員姓徐,約莫四十歲年紀,穿著筆挺的將校呢軍裝,領章上的將星在陰雨中依然閃閃發光。他神情嚴肅,步伐沉穩,一下車就用銳利的目光掃視著四周。湯毅生跟在他身後,臉色顯得有些不太自然。
在臨時指揮部——一座收拾出來的祠堂裡,徐特派員屏退左右,隻留下陳宇和湯毅生。祠堂內香煙嫋嫋,氣氛凝重。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陳支隊長,徐特派員開門見山,聲音不高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你在忠義救國軍中的表現,戴老板一直都很關注。
陳宇心中一動。他沒想到戴笠竟然還記得他這個小人物,更沒想到自己的表現一直在軍統高層的視線之內。
徐特派員繼續說道:湯司令接到你的彙報後,知道此事非同小可,便通過特殊渠道,直接密報給了戴老板。
原來,湯毅生在接到李文斌的彙報後,敏銳地察覺到這件事背後可能牽扯到忠義救國軍內部的高層。為了避免打草驚蛇,他繞過忠義救國軍總部,直接向戴笠做了密報。這個舉動既顯示出湯毅生的政治智慧,也說明了事情的嚴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