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8年1月15日,清晨,撒丁王國,都靈。冬日稀薄的陽光勉強穿透鉛灰色的雲層,給古老的都靈城鍍上一層冰冷的慘白。首相府邸內,壁爐熊熊燃燒,卻驅不散彌漫在空氣裡的沉重寒意。
卡米洛·本索·迪·加富爾首相背對著寬大的辦公桌,佇立在落地窗前。他手中捏著一張剛剛送達、還帶著電報室特有油墨和金屬氣息的薄紙。指尖因為用力而微微泛白,修剪整齊的短須下,嘴唇抿成一條冷硬的直線。窗外,都靈的天空陰沉得仿佛隨時要塌下來。
電文內容極簡,卻字字如驚雷:巴黎昨夜突發爆炸,皇帝金色馬車遭襲。刺客當場被捕,名:費利切·奧爾西尼。身份:意大利人。現場傷亡慘重,法皇受驚,震怒。刺客獄中狂呼:自由!意大利自由!並傳有信函欲交法皇。
“費利切·奧爾西尼……”加富爾低聲念出這個名字,聲音在空曠的書房裡顯得異常清晰。深陷的眼窩裡,銳利的目光如同淬火的刀鋒,瞬間刺穿了巴黎的硝煙與混亂,直抵事件的核心。“意大利……自由……”他反複咀嚼著這兩個詞,眉宇間的凝重非但沒有化開,反而凝結成一種更深沉的、近乎冰冷的算計。
幾乎在同一時刻,亞曆山德羅·科斯塔官邸的書房內,氣氛同樣凝滯。安東尼奧的身影如同幽靈般出現在門口,無需通報,他無聲地將一張抄錄著同樣信息的紙條放在紅木桌麵上。亞曆山德羅正批閱文件的手一頓,深灰色的眼眸掃過紙條,瞳孔驟然收縮,滿眼震驚和凝重,隨即迅速強迫自己冷靜分析利弊。房間內隻剩下壁爐木柴燃燒的劈啪聲,和他指尖無意識敲擊桌麵的“篤、篤”輕響,如同死神逼近的鼓點。
“奧爾西尼……”亞曆山德羅的聲音低沉,聽不出情緒,“他刺殺拿破侖三世?”
“失敗了。”安東尼奧的聲音乾澀緊繃,“當場被捕。法國那邊……天翻地覆。”
“天翻地覆?”亞曆山德羅嘴角緩緩勾起一絲極淡、極冷的弧度,像冰原上裂開的一道細縫,“不,安東尼奧。對拿破侖·波拿巴三世來說,這恐怕是……天賜良機。”
他霍然起身,高大的身影籠罩在牆麵上那幅巨大的歐洲地圖前,修長的手指精準地戳向巴黎的位置。
“一個年輕時被‘燒炭黨’自由理想蠱惑、自詡為進步思想家的皇帝,一個國內反對派暗流洶湧、工人運動此起彼伏、焦頭爛額急需轉移視線的皇帝,一個做夢都想超越他那位偉大的伯父、重塑歐陸霸權、而奧地利就是橫亙在他麵前最大絆腳石的皇帝。”亞曆山德羅的聲音斬釘截鐵,帶著洞穿人心的穿透力,“奧爾西尼的炸彈和那封注定會被公開的‘血淚控訴信’,不是災難。是遞到他手裡最燙手、也最有用的投名狀,一個讓他能名正言順插手意大利事務、高舉‘解放者’聖旗、把國內沸騰的怨氣引向國外、同時狠狠捅向奧地利腰眼的——完美台階。”
他猛地轉身,眼中燃燒著冰冷的野心火焰:“加富爾……他一定也看到了!意大利統一的棋盤,被這聲驚雷徹底炸開了。僵局已破,風暴……提前來了。”
“我們?”安東尼奧的身體微微前傾,如同蓄勢待發的獵豹。
“通知《複興報》。立刻,”亞曆山德羅語速快如連珠炮,每一個指令都清晰而致命,“告訴貝洛蒂和加斯帕雷,頭版頭條,用最大的字號,最悲愴的筆調,給我把‘意大利民族誌士’這六個字,刻進每一個撒丁人、每一個意大利人的腦子裡。淡化刺殺行為本身,把所有的筆鋒,所有的怒火,所有的同情,全部、精準地引向——奧地利。”
他走到窗邊,俯瞰著下方開始騷動的城市街道:“告訴民眾,是什麼把一個深愛祖國的誌士逼成了絕望的刺客?是奧地利在倫巴第和威尼托的鐵蹄!是維也納皇宮裡發出的殘酷敕令!是密探、絞架和無儘的壓迫!費利切·奧爾西尼,他不是罪犯,他是被奧地利暴政逼到絕境的、泣血的意大利之魂!他的炸彈,炸響的是整個亞平寧半島的悲鳴!”亞曆山德羅的語調陡然一變,充滿了奇異的煽動性:“而那位法蘭西的皇帝陛下……他曾懷抱理想加入燒炭黨!他是理解這片土地苦難的人!奧爾西尼在獄中向他呼喊,不是乞求寬恕,而是呼喚一個曾經的同道者,不要忘記被奴役土地上流淌的血與淚!拿破侖三世陛下,他會聽到這來自黑暗深淵的、整個意大利靈魂的呼喚嗎?”
安東尼奧深深一躬,身影迅速融入陰影。一張無形的巨網,以《複興報》為核心,帶著精心調配的悲情與憤怒,悄然撒向整個半島。
效果,石破天驚。當日下午,《複興報》的號外如同雪片般飛遍都靈街頭。悲愴的史詩級社論《絕望的呐喊:血光映照下的亞平寧鐐銬》震撼登場。奧爾西尼被塑造成因目睹同胞苦難、申訴無門而被逼走上絕路的愛國聖徒。那封尚未公開的信,被《複興報》解讀為“整個被奴役的意大利向那位曾懷抱理想的君主發出的血淚控訴與最後希冀”。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奧地利!絞索從未放鬆!米蘭在哭泣!威尼斯在流血!”加斯帕雷的筆鋒蘸滿了虛擬的血淚,“當和平的呼聲被鐵蹄踏碎,當一個民族被逼至深淵,絕望的呐喊,隻能以血火讓世界側目?拿破侖三世陛下,您胸膛中理想之火,能否照亮這片黑暗?”
報紙如同投入滾油的火星。熱那亞的碼頭工人捏緊了拳頭,都靈的紳士淑女們扼腕歎息,米蘭秘密流傳報紙的地下室裡,壓抑的怒火在燃燒。
“該死的奧地利佬!”
“奧爾西尼……是我們的英雄!”
“法國皇帝……會幫我們嗎?”
泛意大利主義的烈焰和對奧地利的刻骨仇恨,瞬間燎原。
聖卡洛宮,議會大廳。空氣凝固如鉛,沉重的壓力讓每一次呼吸都變得艱難。保守派議員們臉色鐵青,被這突如其來的輿論海嘯打得措手不及。自由派則群情激奮,眼中燃燒著火焰。
亞曆山德羅·科斯塔沉穩地站起身。他沒有看對麵,深邃的灰色眼眸平靜地掃過全場,聲音不高,卻清晰得如同冰淩墜地:“諸位同仁,巴黎的硝煙尚未散儘,這聲驚雷讓我們看清:我們所處的世界,危機四伏,如履薄冰!”他語氣陡然加重,如同千鈞重錘落下,“撒丁王國,意大利自由與獨立的燈塔,我們的安全、繁榮、乃至生存根基,正麵臨前所未有的嚴峻考驗。”
“奧地利在倫巴第威尼托的重兵,是懸頂之劍。歐洲任何風吹草動,都可能讓我們萬劫不複。巴黎的爆炸警醒我們:依靠他國仁慈或脆弱平衡,是自取滅亡。”
他展開一份文件,聲音斬釘截鐵,帶著不容置疑的決斷:“因此,我代表自由派同盟,呼籲所有心係王國存續的同仁,提出《王國緊急狀態防禦能力強化法案》。”
“核心三點。”
“第一,鋼鐵動脈。”指關節重重敲擊桌麵,“王國鐵路網,尤其是熱那亞都靈米蘭北部邊境的‘生命線’,立刻全麵升級。軌道加固,橋梁隧道強化,增設戰略物資專用通道與裝卸場。熱那亞、薩沃納港口,加速深水泊位與裝卸現代化,確保兵員、重炮、糧秣能以最快速度,投送王國任何角落,這是防禦與反擊的命脈。”
“第二,戰時筋骨。”目光銳利如鷹,“現行預備役征召、集結、補給,效率低下,法案要求:建立覆蓋王國每個角落的預備役精確檔案庫,在關鍵樞紐設立標準戰略物資儲備點武器、彈藥、藥品、被服),製定並反複演練戰時動員法令預案。兵工廠,必須建立戰時產能緊急倍增機製。”
“第三,武裝利齒。”報出一個天文數字,“這筆錢,用於:采購儲備新式後膛步槍、攻堅重炮,加強海軍近防力量淺水重炮艦、快速魚雷艇),陸軍工兵裝備更新與高強度工程訓練,建立覆蓋要地的有線電報網。提升的是硬件,更是王國扞衛主權的鐵血意誌。”
法案邏輯嚴密,精準刺向軍事體係的軟肋,卻包裹在“防禦”、“未雨綢繆”、“應對複雜局勢”的務實外衣下。沒有“戰爭”二字,卻字字為戰爭而備。
亞曆山德羅坐下,深灰色眼眸深處,冰層下熔岩翻湧。撬動奧地利的第一根杠杆,轟然落下。
喜歡青銅賬簿與鐵王座請大家收藏:()青銅賬簿與鐵王座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