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卡洛宮的穹頂下,《王國緊急狀態防禦能力強化法案》如同一塊燒紅的巨石,砸進了撒丁政壇的深潭。保守派的咆哮、自由派的激昂、中間派的算計,在都靈的每一個角落激烈碰撞,空氣中彌漫著無形的硝煙。
然而,在這場圍繞著“防禦”與“鋼鐵動脈”展開的、喧囂的議會攻防戰背後,一場更為隱秘、更為關鍵的棋局,在加富爾首相的默許甚至直接授意下,由亞曆山德羅執子,悄然布局。他憑借自由派核心的顯赫身份和《複興報》那翻手為雲覆手為雨的輿論巨手,為加富爾即將踏上的、與法蘭西皇帝拿破侖三世之間那危險而誘人的鋼絲,奮力清掃著障礙,鋪設著無形的階梯。
議會戰場,精準“排雷”。當保守派元老們試圖在審議“鐵路升級”、“港口擴建”等“無害”條款時,陰險地塞入諸如“禁止利用升級設施與特定國家法國)進行軍事協作”、“戰時物資過境需議會特彆授權”等修正案毒刺時,亞曆山德羅總能如同最精密的雷達,第一時間鎖定威脅。他迅速串聯自由派乾將,以“法案核心在於提升王國自身能力,摻雜外交限製條款畫蛇添足”、“在詭譎的國際局勢下,保持王國戰略決策的靈活性與自主性乃生存之本”等無可辯駁的務實理由,發動雷霆反擊。他的辯論如同精準的外科手術,數據詳實,邏輯如鐵,刀刀致命,乾淨利落地將任何可能束縛加富爾外交騰挪空間的“政治地雷”一一排除。保守派的老狐狸們驚愕地發現,這個年輕的科斯塔議員,在議會的泥潭中滑不留手,反擊卻狠辣精準。
輿論陣地,持續“塑金”。《複興報》的筆鋒在成功點燃“奧地利原罪”的全民怒火後,開始了更精妙的微操。後續報道開始有意識地、不露痕跡地為拿破侖三世“貼金”:著重渲染其在遭遇刺殺後的“驚人克製與理性”巧妙地模糊了其在巴黎的大肆搜捕和鎮壓);精心編造其對“意大利人民深重苦難的深切理解與同情”純屬虛構,但符合民眾期待);暗示其作為“歐洲進步力量的象征”,與“腐朽保守的奧地利帝國”存在天然的對抗性。同時,報紙不斷挖掘和強調撒丁王國與法國在曆史淵源薩伏依王朝與波拿巴家族的微妙聯係)、地緣政治共同麵對奧地利威脅)以及“追求民族解放與進步”這一“宏大敘事”上存在的“深刻共同利益”。這些報道絕非鼓吹結盟,而是如同最高明的粉刷匠,持續地、一層層地覆蓋掉撒丁民眾和精英心中對法國的傳統戒心與曆史敵意,為加富爾未來任何可能的、驚世駭俗的“轉向”,悄然粉刷出一片可以被接受的底色。輿論,在亞曆山德羅手中,成了塑造現實的畫筆。
暗線織網,鞏固“基石”。橡木俱樂部昏黃而昂貴的燈光下,亞曆山德羅的身影出現得更加頻繁。他與自由派核心成員、手握關鍵票數的中間派實權議員們進行著看似隨意的“非正式溝通”。他絕口不提“法撒結盟”這個敏感詞,隻反複強調一個核心觀點:“在這弱肉強食的歐洲叢林,王國必須保持所有外交選項的開放性,任何自我設限都等同於自殺!”“被陳腐的教條或過時的恐懼束縛手腳,隻會讓王國在強敵環伺中窒息而死!”“實力!唯有實實在在的實力,才是我們在談判桌上不被當成肥羊宰割的唯一保障!而我們正在推動的法案,就是在鍛造這把護國的利劍!”這種摒棄空談、赤裸裸以王國生存利益為最高準則的現實主義論調,像磁石般吸引著越來越多務實派議員的認同。亞曆山德羅如同一位高明的編織者,在不觸碰最敏感紅線的前提下,悄然將議會中分散的支持力量,編織成一張隱形的、支持加富爾未來戰略的防護網。
亞曆山德羅的政治手腕,如同一場精密編排的多幕劇。議會辯論的激烈交鋒、輿論引導的悲情與期冀、私下串聯的低語與承諾,在他的精準調度下,共同演繹著一曲為加富爾外交大戰略服務的無聲樂章。他堅定地站在加富爾身後提供最核心的支撐,卻又巧妙地隱身於前台那些“防禦性”、“建設性”法案的光環之下,將自身的政治風險壓縮到極致。
效果是顯著而震撼的。當加富爾首相再次站在議會講壇,就“當前國際局勢與王國應對之策”發表演講時,他的措辭依舊謹慎、模糊,但其中那句“在扞衛王國核心利益的征途上,我們不排除與任何認同進步理念、擁有共同關切的力量進行必要接觸與合作”的表述,卻如同一顆投入深水的石子,激起了清晰的漣漪。會場內的反應,與刺殺剛發生時的一片嘩然與恐慌截然不同。自由派掌聲堅定而熱烈;中間派區域,大部分人保持了沉默或微微頷首,默認的姿態已然形成;保守派憤怒的咆哮依舊刺耳,卻顯得孤立無援,回響在空曠的穹頂下,倍顯淒涼。
最終表決日,聖卡洛宮圓形大廳。保守派領袖奧爾西尼侯爵與刺客無關)做了最後的、聲嘶力竭的反撲。他須發皆張,聲音因激動而嘶啞,痛斥法案是“窮兵黷武的亡國之兆”“將耗儘王國財富”“激怒強鄰引火燒身”“將和平繁榮的王國拖入萬劫不複的戰爭深淵”。然而,在《複興報》連日用民族悲情和務實論調編織的巨網中,在亞曆山德羅精準遊說後營造的“自強救國”氛圍下,這些充滿陳腐氣息的警告顯得蒼白無力,甚至有些……不合時宜的滑稽。回應他的,隻有一片壓抑的沉默和少數同僚閃爍的目光。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最終結果,如同驚雷響徹大廳:法案以超過三分之二的絕對多數,高票通過。自由派席位上爆發出壓抑已久的歡呼與雷鳴般的掌聲,羅西將軍激動地站起身,用力鼓掌,堅毅的臉上紅光煥發。
亞曆山德羅端坐原地,麵色沉靜如水,仿佛隻是通過了一項普通議案。唯有那雙深灰色的眼眸深處,洶湧澎湃的熔岩噴薄欲出,倒映著水晶吊燈冰冷的光——撬動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霸權的支點,終於被他以“防禦”之名,裹挾著民意與議會的意誌,牢牢楔入時代的齒輪!為戰爭而生的鋼鐵犁鏵,已然鑄成。
首相府邸,書房。厚重的天鵝絨窗簾隔絕了外界的光線,隻有壁爐的火光跳躍,在加富爾和亞曆山德羅臉上投下明暗不定的光影。加富爾親手將一杯琥珀色的、珍藏多年的托斯卡納“血淚”紅酒遞給亞曆山德羅。
“亞曆山德羅,”加富爾的聲音帶著毫不掩飾的欣賞與器重,直接稱呼其名,“乾得……無懈可擊。巴黎的炸彈炸開了鐵幕,而你,用這柄無形的‘議會之劍’和‘輿論之筆’,精準地劈開了國內的重重荊棘,為王國贏得了最寶貴的戰略空間和……底氣。”他舉起酒杯,目光灼灼,仿佛要看透眼前這個年輕人深不可測的內心。
“有了這些法案授權的鋼鐵動脈、戰時筋骨和武裝利齒,我們在巴黎、在倫敦、甚至在維也納的談判桌上,才能真正擁有討價還價的籌碼。奧地利人必須開始正視一個事實:撒丁王國,不再是可以隨意拿捏的對象了。你為意大利的統一事業,奠定了第一塊,也是至關重要的一塊基石。”他的評價極高。
亞曆山德羅舉杯致意,姿態謙遜卻蘊含著不容忽視的力量:“首相閣下過譽。一切為了王國的未來。科斯塔願為統一大業,竭儘全力。”他輕抿一口紅酒,醇厚中帶著一絲鐵與火的凜冽,如同此刻手中掌控的權柄滋味。
“很好。”加富爾放下酒杯,身體微微前傾,聲音壓得更低,帶著最高機密的重量和一絲不易察覺的興奮,“有了國內這些‘未雨綢繆’的完美鋪墊,我們的下一步,可以邁得更大膽,也更……關鍵了。是時候,和那位剛剛收到‘血淚控訴信’、正需要台階也正尋找機會的法蘭西皇帝陛下,進行一些……決定半島命運的‘深入交流’了。”
窗外的都靈城,萬家燈火明滅閃爍。亞曆山德羅站在首相府這權力的核心,仿佛能感受到腳下這座城市、這個國家,正因他親手推動的鋼鐵命脈而隱隱搏動。他以“防禦”之名,鑄造了指向奧地利心臟的戰爭之犁。而加富爾的話語,如同命運之錘落下的前奏——這片被鐵與血浸透千年的土地,統一的風暴已不再是遠方的悶雷,它的第一道撕裂長空的閃電,即將在秘密外交的密室中,轟然劈下。而他,亞曆山德羅·科斯塔,正穩穩地站在風暴誕生的源頭。
喜歡青銅賬簿與鐵王座請大家收藏:()青銅賬簿與鐵王座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