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都靈,霧氣彌漫。一輛沒有任何標識的黑色馬車,在夜幕掩護下,悄無聲息地駛離了戒備森嚴的普魯士大使館,穿過寂靜的街道,最終消失在位於城市近郊、被高大楓樹環繞的一座古老莊園的鐵藝大門內。莊園屬於一位與科斯塔集團有密切生意往來、且對政治毫無興趣的富商,此刻已被內政部特彆行動隊秘密接管。
莊園內部一間寬敞、壁爐燃燒著熊熊火焰的書房,厚重的天鵝絨窗簾隔絕了外界的一切。長桌兩側,氣氛凝重而緊張。一邊,是以意大利外交大臣蒙特貝羅男爵為首的代表團:精通德語和法律的首席翻譯官、總參謀部作戰處經驗豐富的埃托雷·加裡波第上校非傳奇加裡波第)、財政部負責國際金融的專家朱塞佩·沃爾皮博士、商務部的談判高手卡洛·維斯孔蒂,以及兩名書記官。另一邊,則是以普魯士外交大臣本人代表俾斯麥)為首的精乾團隊,個個神情冷峻,眼神銳利如鷹。
空氣中彌漫著雪茄的煙霧、上好咖啡的香氣,以及無聲的、刀光劍影般的博弈氣息。普奧戰爭的陰影,已然籠罩在談判桌的上空。
第一回合:軍事義務與戰爭目標。
普魯士外交大臣語氣強硬:“一旦普魯士王國因奧地利帝國之挑釁而被迫采取軍事行動,意大利王國必須在宣戰後48小時內,同時向奧地利宣戰,並在威尼斯地區威尼斯方向)發起強有力的、持續的攻勢,以牽製至少十五個奧地利步兵師於南線戰場。”
埃托雷·加裡波第上校立刻反駁:“‘被迫采取軍事行動’?外交大臣先生,這個定義過於模糊,我們如何確認是奧地利挑釁?必須是普魯士王國首先遭到奧地利帝國明確、主動的軍事攻擊,意大利才會履行義務。同時,‘強有力的、持續的攻勢’定義不清。意大利陸軍將依據戰場形勢,采取最符合國家利益的軍事行動,目標是有效牽製奧軍南翼,而非不計代價的強攻。具體牽製目標數量,需要根據實際戰況評估,不能事先承諾具體數字。”亞曆山德羅的“有限進攻、防禦為主”戰略,在這裡被巧妙地轉化為談判籌碼。
雙方圍繞“誰先開火”、“意大利進攻強度”、“牽製兵力目標”等關鍵點展開了數輪拉鋸。最終妥協:條約寫明“當奧地利帝國對普魯士王國采取敵對軍事行動時”為俾斯麥可能的主動挑釁留了後門),意大利“將立即對奧宣戰,並在威尼斯戰線發起攻勢,其力度足以迫使奧地利統帥部不得不調遣不少於十二個步兵師的兵力用於該方向防禦”。模糊了“強攻”字眼,明確了最低牽製目標。
第二回合:財政援助:金額、形式與用途。
朱塞佩·沃爾皮博士推出一份詳儘的清單:“基於我國陸軍動員、裝備補充、後勤保障及維持國內經濟運轉的最低需求,我們要求普魯士王國提供總額2億馬克約合7500萬裡拉)的財政支持,其中8000萬馬克為無償軍事援助,1.2億馬克為低息年息不超過3)長期貸款,以意大利國家債券或海關關稅作為抵押。貸款部分需明確允許部分用於國內關鍵基礎設施如鐵路、港口)建設,以維持戰時經濟。”
普魯士外交大臣差點從椅子上跳起來:“荒謬,這簡直是對普魯士國庫的搶劫。”普魯士代表團隊據理力爭,指出普丹戰爭也消耗巨大,普魯士並非金庫。
雙方展開了激烈的數字拉鋸戰。蒙特貝羅團隊則強調意大利參戰的巨大風險和潛在犧牲,以及這筆資金對確保意大利履行軍事義務的關鍵性。同時暗示,意大利的財政困境直接影響其軍事準備和進攻能力。
最終,經過多輪通宵達旦的爭吵、拍桌子、暫時休會、私下密談,雙方達成妥協:普魯士提供總計1.2億馬克約4500萬裡拉)。其中,4000萬馬克為戰爭爆發後即支付的無償援助,8000萬馬克為年息4、分十年償還的貸款。雖然比意大利的要價縮水不少,但這筆錢足以支撐一場有限戰爭,並極大緩解國內財政壓力。
第三回合:戰後利益與附加條款。
蒙特貝羅男爵提出:“意大利獲得威尼斯,必須寫入密約核心條款,並明確界定範圍。此外,普魯士王國需在未來的國際場合,支持意大利在地中海地區的正當利益訴求,特彆是在涉及北非如突尼斯)問題時。”
普魯士外交大臣初試圖含糊其辭,強調“根據戰爭貢獻分配戰利品”,但在蒙特貝羅以退出談判相威脅的強硬態度下,最終普魯士外交大臣妥協:“威尼斯歸屬意大利,可以寫入。但地中海支持…範圍過於寬泛。普魯士的關切在歐洲大陸。”
“這並非寬泛要求,”蒙特貝羅據理力爭,“隻需原則性的外交聲援,不要求普魯士直接軍事介入。這有助於平衡法國在北非的影響力,對普魯士未來在歐洲大陸的布局亦非無益。”最終,關於地中海支持的條款被表述為:“普魯士王國承認意大利在地中海區域擁有合理利益,並將在符合其自身外交政策的前提下,對意大利在該區域維護正當權益的努力予以理解和支持。”一個留有空間但足夠有用的承諾。雙方同意在戰爭期間及戰後,在外交上保持密切協調,共同應對可能的外部乾預尤其是法國)。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同時,雙方還敲定了普魯士有限度轉讓部分軍事技術主要是新型後裝火炮的部分圖紙和冶金工藝)和參謀培訓,經濟合作相互降低部分工業品關稅、擴大進出口),並促進兩國在鋼鐵、鐵路技術、軍事、經濟領域的專家交流等附加條款。
談判持續了數個日夜。雙方就每一個條款、每一個措辭反複推敲、爭論、妥協。壁爐的火光映照著談判者們疲憊卻異常專注的臉龐。亞曆山德羅雖然未親臨現場,但蒙特貝羅每晚都會通過最機密的信使渠道,將談判進展和關鍵分歧向他彙報,並獲取指示。
最終,在1864年10月一個寒冷的深夜,所有的爭論歸於沉寂。兩份用意大利文和德文精心謄寫、承載著巨大秘密與野心的條約文本,擺在了長桌中央。蒙特貝羅男爵與普魯士外交大臣分彆代表意大利王國和普魯士王國,在文件末尾鄭重地簽下了自己的名字,並加蓋了印章。雪茄的煙霧嫋嫋升起,仿佛為這場“魔鬼的交易”獻上無聲的祭奠。
《普魯士王國與意大利王國秘密同盟條約》又稱《都靈密約》)正式締結。核心內容:1.軍事同盟:一旦普魯士對奧地利開戰,意大利有義務立即對奧宣戰,並在威尼斯倫巴第戰線發動攻勢,有效牽製奧軍南翼主力;2.領土承諾:戰勝奧地利後,威尼斯地區包括威尼斯)將歸還意大利王國;3.財政援助:普魯士向意大利提供總額1.2億馬克援助3000萬無償,9000萬低息貸款);4.附加利益:普魯士原則上支持意大利在地中海尤其北非)的利益訴求;雙方加強軍事技術交流與經濟合作。
當蒙特貝羅男爵帶著簽署好的密約文本,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時刻返回都靈首相府時,亞曆山德羅正在地圖前凝望著威尼斯的位置。他仔細審閱了條約的每一個字,尤其是關於“牽製”而非“主攻”的措辭,以及那筆巨額資金的條款。
“男爵,辛苦了。這是一份…與魔鬼的契約。”亞曆山德羅的聲音聽不出太多喜悅,隻有深沉的冷靜,“俾斯麥利用我們牽製奧地利,我們則利用他的野心和金錢,拿回威尼斯,並給我們的發展注入一劑強心針。各取所需,也各擔風險。”
他合上條約文本,目光投向窗外漸亮的東方。戰爭的陰雲已無可避免。意大利這艘剛剛起航的船,即將主動駛入一場決定國運的驚濤駭浪之中。勝,則取回失地,奠定強國之基;敗,則可能萬劫不複。魔鬼的交易已經達成,接下來,就看意大利如何在這場豪賭中,為自己贏得最大的籌碼了。
喜歡青銅賬簿與鐵王座請大家收藏:()青銅賬簿與鐵王座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