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證明,在文明自然演進的道路上,謬誤與歧路並非偶然,而是常態。
現代科學方法雖強調嚴謹與可證偽,但其部分賴以建立的基石與發展過程中的諸多關鍵節點,本身就可能建立在並不牢固,甚至是被粉飾過的沙土之上。
這也是為什麼穿越前很多人叫嚷著人類的科技樹早已歪了。
在這片摻雜了虛假的土壤上,固然也生長出了諸多璀璨的科技果實,但人類文明的後續發展,很大程度上是在消耗早期奠定的、相對穩固的科學根基所積累的紅利。
而中間層的許多理論支柱,正變得越來越泡沫化。長此以往,整個文明很可能在邁向更高階段時,因基礎不牢而遭遇重大挫折停滯不前,甚至倒退。
當然,現在不用擔心了,現在人類文明能否存續下去都是個問題。
“瑪幣的,小落,將所有已識彆出存在數據造假、謬誤或根本性錯誤的文獻,全部打上標記,丟到垃圾堆。圖書館知識體係隻允許保留目前無法證偽且邏輯自洽的正確部分。”
蘇落氣得爆粗口。
“好的,你沒必要生氣。”
“我沒生氣,我脾氣很好。”
“你要換位思考,現在很多大學生水一篇論文不容易。”
“哦,這個啊,這種隻用來畢業的論文壓根沒進我的資料庫啊。大家都知道沒什麼價值,互助會都沒有帶回來。”
“欸,那他們寫論文有什麼用呢?”
“當然是為了寫論文。”
“這有什麼意義呢?”
“為了畢業。”
“畢業之後呢?”
“就失業啊。”
“……”
蘇落沒有絲毫猶豫去修正這些錯誤知識的念頭。即便其中可能混雜著某些天才的設想或局部的真知,他也決定果斷舍棄。
他沒有足夠的精力與必要,去屎裡淘金。
舉個例子,假如穿越前的人類社會被某個存在下了“主人的命令”,要求修改夯實自己的科學體係。
那麼至少需要整個社會耗費數以十年計的時間和不計其數的資源進行回溯糾錯與重建。
且成功率低,其時間成本與執行難度,高到令人絕望。
將手中一塊能量波動強烈的精密構件穩妥地嵌入實驗室中央的大型魔力池接口後,蘇落的心情才逐漸平複。
“相比之下,還是數學與基礎物理更為純粹。”他輕歎一聲,“在這些領域,一個方向鑽研到極致,麵臨的也隻是‘暫時無解’或‘最終被證偽’,至少鮮少遭遇如此係統性的造假與謬誤。”
這兩天蘇落不是在改造實驗室,就是在係統性地整理、吸收並甄彆現代科學知識體係。
哦,對了,還有一項:
駕駛著實驗室將區域逛了大半圈,繪製了當前區域中【危險地形】的分布圖。
【危險地形】在區域內呈現“多點開花”的分布態勢,總體較為均勻。
初步統計,區域內存在的【危險地形】超過一千個。其中大型的占地麵積可達數千平方公裡,而較小的也有數十平方公裡。總計起來,【危險地形】已占據了區域總麵積的約2%。
就像培養皿中成長時間不同、大大小小的培養菌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