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潮宗打算收購日活電影業務後,采用東瀛、香江、好萊塢聯合投資合拍電影方式,來規避電影引進數量限製。
東瀛政府同樣有文化輸出意圖,特彆是向西方世界輸出。
80年代中後期,東瀛不少大企業投資國外電影,甚至不賺錢也投資。
目的隻有一個,就是在電影拍攝中,要給東瀛正麵形象。
香江嘉禾電影公司,有不少股東就是東瀛資本。
好萊塢也同樣被東瀛資本滲透,在好萊塢電影中,東瀛文化元素可不少。
後世大陸電影公司,有不少也是有東瀛資本投資。
………
林潮宗在酒店休息到次日下午,才走出酒店,在大島一郎引路下,去日活院線旗下電影院查看。
日活銀座影院藏在銀座四丁目的一條小巷裡,灰色的牆麵上爬滿了爬山虎,門口的木質招牌已經褪色。
“日活”兩個字的漆皮卷了邊。推開門時,一股混合著灰塵和爆米花焦糖味的風,撲麵而來。
下午兩點的場次,放映的是東瀛本土的愛情片,影廳裡隻坐了不到二十個人,大多是頭發花白的老人。
這已經是林潮宗看到的第三座電影院。
電影院的破舊,和設備的落後,讓他直皺眉。
這樣的院線就算收購,光更換電影設備和電影院裝修,就得投入一大筆錢。
影院經理青木本一,是個五十多歲的男人,穿著洗得發白的襯衫。
見到林潮宗時,眼神裡滿是警惕:“林先生是香江來的投資者?”
有香江來的投資者想要收購院線,在日活內部這幾天已經傳的沸沸揚揚,已經不是秘密。
梅屋家族讚同出售,可同樣也有大量的電影元老,並不想出售。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林潮宗坐在影廳最後一排,看著銀幕上模糊的畫麵:
“這台放映機用了多少年了?”
青木本一神色一暗,聲音有些低沉的說道:“十年了,東寶那邊早就換成數碼機了,我們申請了三次預算,總部都沒批。
你看那座位套,都破了三年了,上個月才有觀眾投訴,才換了前排的十個。”
林潮宗順著他的目光看去,後排的座位套上果然有明顯的破洞,有的地方還沾著褐色的汙漬。
他起身走到大廳,牆上掛著日活的老照片。
照片裡是1950年代的銀座影院,門口排著繞巷的長隊,海報上是黑澤明的《羅生門》。
1960年代,這裡成了年輕人的聚集地,放映的是日活的“太陽族”電影。
可現在,櫃台後的售票員正趴在桌上打盹,櫃台上的爆米花機蒙著一層灰。
“東寶的人常來這裡嗎?”林潮宗開口問道。
青木本一身體僵了一下,壓低聲音:
“上個月,東寶的佐田課長還來過人,說要是我們願意並入東寶,就幫我們換設備。
但梅屋社長不同意,日活畢竟是百年老店,哪能說賣就賣。
尤其是賣給曾經的對手。”
“是嗎?”林潮宗卻不怎麼信。
一個小小的電影院經理,都能夠知道電影院要出售。
很明顯就是日活的管理層有意為之。
“你就是那個妄想收購日活院線的香江人?”
喜歡重生香江:從上官小寶徒弟開始請大家收藏:()重生香江:從上官小寶徒弟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