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娃子!張大山嗓門震得房簷雪往下掉,我聽老杆子說你換麵?他盯著竹籃,眉頭皺成個疙瘩,你這是要開黑市?
楊靖把竹籃往身後藏了藏:隊長,這叫年貨互助會他掰著手指頭數,大栓子家有雞蛋沒白麵,我有白麵沒雞蛋,換一換,兩家都樂嗬。他指了指張大山棉襖上的補丁,再說了,您前兒還說隊裡物資要活用,咱這不是響應號召麼?
張大山被噎得直摸後腦勺:你小子...鬼點子比苞米粒還多。他轉身要走,又回頭叮囑,可彆讓馬主任的人抓著把柄!
夜裡,楊靖把八個雞蛋送到王嬸子家時,小柱子正趴在炕沿上啃凍蘿卜。
王嬸子攥著雞蛋直抹淚:靖娃子,這麵...你可千萬...
嬸子您放心。楊靖把川貝枇杷膏塞她手裡,這藥是我托縣城親戚捎的,正經藥房買的。他出門時,聽見小柱子喊:奶奶,我能吃蛋羹不?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剩下的兩斤麵,楊靖換了兩筐凍山菌;六斤麵換了三張兔皮——趙德柱扛著山菌來換時,特意把筐底翻給他看:底下鋪了層鬆針,沒摻雪粒子。李溝的二愣子抱著兔皮跑了二裡地:這皮子我曬了三天,一點腥味都沒有!
初三夜裡,楊靖趴在炕桌上翻王念慈送的筆記本,火柴盒在台燈下投出細長的影子。
係統麵板浮在半空,火柴x10盒50積分)粗鹽2斤60積分)的標價閃著微光——趙家屯缺鹽,李家溝火柴告罄,而他手裡的兔皮、山菌正是那邊換票的硬通貨。
他拿鉛筆在本子上畫了三條線:白麵→雞蛋→山貨→鄰屯→換回粗糧票。
筆尖頓了頓,在粗糧票底下畫了個圈——上回王念慈說,張大山家小兒子要上學,正缺細糧票換書本紙。
係統提示音突然響起,淡藍色光霧在屋裡流轉:【完成首次跨屯物資置換】【群眾支持度+5】【觸發需求差感知——可預判三屯內一周緊缺趨勢】
楊靖差點把鉛筆啃了,他趕緊翻係統說明——這功能可太妙了!
明兒就能知道李家溝是不是缺煤油,趙家屯是不是少肥皂,比蹲在村口打聽還快。
初四清晨,小石頭裹著他奶奶的灰布棉袍,背著山菌和兔皮出了屯。
楊靖往他兜裡塞了把炒黃豆:到李家溝老槐樹下等,有人來換就說山菌換火柴,彆跟人瞎嘮。小石頭咬著黃豆直點頭,活像隻鼓著腮幫的花栗鼠。
楊靖自己則和王念慈在曬穀場支起口小鐵鍋,煮了鍋野菜麵糊。
孩子們聞著香味圍過來,二丫踮著腳扒鍋沿:靖哥,我能喝不?
能啊。楊靖舀了碗遞過去,拿東西換就行——倆土豆換一碗,三個雞蛋換兩碗,山核桃也成。他衝王念慈使眼色,她憋著笑在本子上記:二丫用半塊凍豆腐換一碗。
大栓子兒子舉著碗跑過來:我爸拿兩個雞蛋換的!老杆子蹲在碾盤上抽煙,煙鍋子在雪地裡戳出個小坑。
他盯著楊靖忙活,突然哼了聲:這小子...比當兵的還會迂回包抄
傍晚小石頭溜回來時,棉袍裡鼓鼓囊囊。
楊靖把他拽進柴房,就見他從懷裡掏出個油紙包——半斤細糧票,還有十盒火柴,火柴盒上印著鬆江火柴廠的紅標。
李溝的劉叔說,這票是他閨女出嫁時攢的。小石頭凍得直搓手,他還說下回換鹽,讓咱多帶點兔皮。
楊靖剛要笑,王念慈突然從門外閃進來,拽著他往屋裡跑:馬主任的人來屯裡了!她關緊門,窗外傳來張大山的聲音:趙德柱,你可彆胡說!
咱屯誰吃白麵了?
過年吃白麵楊靖把糧票塞進牆縫裡,念慈,咱得換個玩法了——票不能進屯,貨得自己長腿。他吹滅油燈,窗外的雪光透進來,照見係統麵板在黑暗中發出幽藍的光。
遠處村口,一道黑影蹲在老槐樹下,雪地裡印著深深的鞋印。
那人摸出張紙條塞進樹洞裡,紙條上歪歪扭扭寫著:火柴兩盒換鹽,初九夜老地方見。
楊靖趴在窗台上望著村口,係統麵板突然跳出新提示,藍光把窗紙映得發亮——隻是這提示的內容,得等初五清晨才看得真切了。
喜歡六零年屯裡,我開係統商城當萬元請大家收藏:()六零年屯裡,我開係統商城當萬元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