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霧氣裹著鬆針味漫進老針線的堂屋,八仙桌上的藍哢嘰布被揉出細碎的光。
盲眼老太的手指像會認字的蚯蚓,一寸寸碾過布料邊緣:二丫,把剪子往我左手挪半寸。
大腳嬸女兒正蹲在門檻上啃玉米餅,聽見動靜慌忙跳起來。
她的花布衫洗得發白,補丁疊著補丁,可眼睛亮得像新醃的酸杏:奶,這布摸著比供銷社的的確良還軟和!
我娘說要給我裁件對襟襖,左胸能繡麥穗不?
老針線地笑出聲,剪子鉸斷線頭:你娘那是被馬主任嚇破膽了。
四九年分地時,我給民兵縫過紅袖章;五八年大煉鋼鐵,我給壯勞力補過粗布工裝。
這布是咱屯子拿兔毛換的,針腳是良心縫的,怕啥?她摸過二丫發頂翹起的呆毛,明兒你穿新衣裳去上學,保準把村小那幾個紮羊角辮的丫頭饞哭。
院外傳來膠鞋踩泥的聲響。
楊靖掀開門簾,手裡攥著張泛黃的報紙,王念慈跟在身後,懷裡抱著個硬紙筒。老嬸子,標樣來了。楊靖把報紙鋪在桌上,王念慈展開紙筒,露出描好的圖案——平安屯三個毛筆字寫得方方正正,下邊綴著兩枝麥穗,金線在晨光裡泛著暖光。
左胸三寸,不搶眼也不藏私。王念慈指尖點著紙樣,我問過趙老師,這紋路像不像麥浪?
咱們屯子的糧食能喂飽十裡八鄉,衣裳上繡麥穗,比戴大紅花還體麵。
楊靖低頭瞥了眼係統麵板,淡藍光幕上【民風尚新】進度:730的字樣跳了跳。
他捏了捏後頸,壓低聲音:得讓護糧隊先穿。
老杆子那夥人往曬穀場一站,比敲十遍銅鑼都管用。
再讓孩子們排練紅歌——《學習雷鋒好榜樣》配正步,保準能把屯裡老老少少的魂兒都勾過去。
王念慈眼睛亮起來,發梢沾著的霧珠都跟著顫:我這就去教娃子們打拍子!
昨兒鐵蛋還說,他能把忠於革命忠於黨唱得比廣播裡還響。
三天後的曬穀場像被誰點著了爆竹。
護糧隊二十個大小夥子站成兩排,藍布襖洗得泛白卻筆挺,左胸的麥穗金線在陽光下閃成一片,黑布褲腳紮得利落,新膠鞋踩在青石板上響。
老杆子扛著根紅漆扁擔當指揮棒,嗓門震得場邊楊樹葉子直抖:一、二、三、四——
學習雷鋒好榜樣!孩子們的童聲像一群撲棱棱的麻雀,從場邊草垛後炸出來。
鐵蛋跑得太快,膠鞋差點絆到自己褲腳,二丫跟在隊尾,藍布襖的下擺被風掀起一角,露出裡邊新裁的紅裡子。
李老蔫蹲在碾盤上抽煙袋,煙鍋掉在地上都沒察覺:哎喲我的老天爺,這丫頭片子穿得比去年來的文工團員還精神!
都圍過來都圍過來!老杆子把扁擔往地上一戳,咱這衣裳不叫花衣裳,叫平安屯工裝!
往後上工穿它,打場穿它,走親戚也穿它——咱屯子的人,就得有咱屯子的樣兒!
人群裡爆發出叫好聲,王念慈站在穀堆上指揮合唱,辮梢的藍頭繩和工裝一個顏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