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會計的算盤珠子撥得劈啪響:“原報八十斤,實際有效糞量七斤六兩。含土量超六成。”他翻開《評定標準》第十二條,手指重重敲在紙上:“摻雜使假者,追回票券,公示三日,三年禁兌。”
台下瞬間靜得能聽見風刮過曬穀場的聲音。
趙老三突然“撲通”跪下,膝蓋砸在青石板上的悶響驚得小兒子“哇”地哭出聲:“我……我就是想給娃換塊布做棉襖!他去年冬天凍得直咳嗽,夜裡睡不踏實……”他婆娘抹著淚扯他衣角:“他前兒去供銷社問了,布票得攢三個月,娃等不及啊……”
楊靖望著那孩子凍得通紅的耳朵,喉結動了動。
他走下台,蹲在孩子麵前,解下自己的圍巾給孩子圍上——那是王念慈用碎布拚的,針腳歪歪扭扭,倒比新圍巾暖乎。
孩子立刻攥住圍巾角,抽抽搭搭地止住了哭。
“勞動換布,一分一寸都該踏實。”楊靖起身,聲音不高,卻像敲在銅鑼上,“趙老三,你家困難,大夥知道。可要是今天放過你,明天就有人拿泥巴換藥,後天就沒人信這布票了。”他轉向小石頭娘:“嬸子,婦女會能不能先借他五寸布票?記‘扶貧預支’,等他真拾夠了,再扣回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小石頭娘立刻拔高了嗓門:“能!我們婦女會願擔這個信!前兒王大娘家借糧,咱們不也擔著?”她轉頭衝台下喊:“姐妹們說行不?”
“行!”“五寸夠做個袖套了!”“趙老三你可得好好拾糞!”婦女們的應和聲像炸豆子,震得曬穀場的彩旗嘩啦啦響。
張大山把紅纓槍往地上一杵:“護牛隊監督他拾糞,每日打卡!我讓我家二小子跟他娃一塊玩,省得娃等急了又想歪招!”
趙老三哭著給楊靖磕了三個響頭,額頭都紅了:“我、我往後天天天不亮就去拾糞!我當監督員,誰造假我第一個喊!”
台下突然爆發出掌聲。
王念慈抹了把眼角,低頭在登記冊上寫著什麼,筆尖把紙都戳破了。
楊靖望著台下發亮的眼睛——有拾糞的老漢,有背藥簍的婦人,有攥著糞箕的娃娃,他們的目光裡不再是懷疑,而是踏實的熱乎氣。
當晚,楊靖在油燈下翻係統麵板時,一道微光突然從指尖竄出來,在牆上投出個金色的“√”。
【公信力錨定】達成,群眾認同穩固,解鎖“製度輸出包”——可生成標準化治理手冊。
楊靖眨了眨眼,新界麵“唰”地展開,最上麵就是他前兒寫的《農村副業協同治理方案》,下麵還多了三份副本,封皮上印著“鬆江縣革委會收”。
他摸著封皮上的油墨,突然笑出聲——王念慈前兒說要把布票送到全縣,現在倒好,連規矩都要送進門了。
窗外傳來王念慈的腳步聲,她端著熱粥進來,見他盯著麵板樂,也湊過來看:“這是要往縣裡送?”
“明兒讓劉會計帶三份去。”楊靖把粥吹涼,遞給她,“順便問問縣革委會,啥時候能給咱批個‘試點’的牌子。”
王念慈喝了口粥,眼睛亮得像星子:“我猜,縣革委會的會議室裡,這會兒該擺上咱們的方案了。”
楊靖沒接話,他望著窗外漸起的夜風,想起前兒在縣供銷社看見的布告欄——那上麵還貼著“嚴禁私自兌換物資”的告示。
可他知道,等明兒劉會計背著布包進縣城,那告示欄的角落,遲早會貼上一張新紙,寫著“平安屯副業協同治理試點辦法”。
夜風掀起窗紙,吹得係統麵板上的“製度輸出包”微微晃動。
楊靖伸手按住,聽見遠處傳來打更聲——這一夜,鬆江縣的某個會議室裡,大概要多一盞亮到天亮的燈了。
喜歡六零年屯裡,我開係統商城當萬元請大家收藏:()六零年屯裡,我開係統商城當萬元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