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娘子夜校開課,係統獎了本“灶台教材”_六零年屯裡,我開係統商城當萬元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六零年屯裡,我開係統商城當萬元 > 第291章 娘子夜校開課,係統獎了本“灶台教材”

第291章 娘子夜校開課,係統獎了本“灶台教材”(1 / 1)

月亮爬過東廂房的房簷時,小石頭家的灶房裡已經坐了十來個婦女。

楊靖蹲在院外的杏樹底下,聽著裡頭傳來的動靜——王桂英的大嗓門混著鍋鏟碰鐵鍋的叮當響,像把熱乎的鐵鍁翻攪著灶膛裡的柴火。

“都往跟前來!”王桂英拍了拍鍋沿,“今兒個不學‘天地人’,就學咱灶台邊兒的字兒!”灶台上的煤油燈晃了晃,把她的影子投在牆上,比白天在曬穀場講課那會兒還高大。

楊靖扒著籬笆縫往裡瞧,見李二嬸的大花襖蹭著張嬸的藍布衫,小石頭娘把裁好的藍布桌布鋪在炕桌上,“娘子夜校”四個歪歪扭扭的字繡在右下角,針腳粗得能穿進麻繩。

“咱先看這口鐵鍋。”王桂英抄起鍋鏟敲了敲,“哪個字帶‘金’旁?”

“鍋!”後排的孫寡婦嗓門最亮,“金字旁加個‘咼’!”

“對嘍!”王桂英笑得眼角堆起褶子,“為啥帶‘金’旁?因為鐵鍋是金屬打的!”婦女們哄堂大笑,李二嬸拍著大腿:“合著我天天摸的鍋,跟供銷社賣的鋁盆是一家子!”有人窸窸窣窣掏小本子,楊靖瞅見王桂英的教案上畫著歪歪扭扭的鐵鍋,旁邊寫著“鍋guo)金”——這是昨兒夜裡他幫著改的,把課本裡的“金木水火土”硬往灶台上拽。

楊靖蹲得腿發麻,剛想直起腰,就聽見裡頭傳來“沙沙”的寫字聲。

張嬸的二閨女上個月剛上小學,這會兒正趴在娘背上,用鉛筆在她後脊梁骨畫字:“娘,我幫你記!”王桂英見狀,從兜裡摸出塊包過糖的玻璃紙,鋪在鍋台上:“不會寫的畫個圖,鍋就畫個圓,鹽罐子畫個小壇子——咱夜校沒規矩,咋好記咋來!”

楊靖摸著下巴往回走,鞋跟踢到塊土坷垃。

他心裡跟揣了盆剛燒開的熱水——上回在曬穀場發證,他就覺著婦女們的勁兒頭不對,可真見著她們蹲在灶坑邊兒記字兒,才明白啥叫“火引子落進乾柴堆”。

路過隊部時,窗子裡透出劉會計的算盤聲,他忽然一拍腦門:“得讓念慈連夜畫圖譜!油鹽醬醋、針線簸箕全畫成帶拚音的卡片,省得她們對著鍋台乾瞪眼。”

王念慈正趴在炕桌上補衣裳,聽見動靜抬頭笑:“又有新花樣?”她把頂針往頭發上蹭了蹭,接過楊靖遞來的草紙,上邊歪歪扭扭畫著油瓶、笊籬、煤鏟。ei)”字,“明兒個讓服裝廠的姑娘們用邊角料印,紅的標調料,藍的標工具,婦女們揣兜裡方便。”楊靖湊過去看她畫樣,見她把“醋”字旁邊畫了串小氣泡,“這是吃醋的酸勁兒?”王念慈瞪他一眼,耳尖卻紅了:“是醋壇子裡的泡。”

轉天晌午,劉會計攥著賬本衝進楊靖家院兒,眼鏡片上沾著飯粒:“小楊!出怪事了!”他把賬本拍在炕桌上,紙頁嘩啦啦翻到最新一頁,“今早上王桂英帶著三個媳婦去供銷社,站在櫃台前把發票念得溜兒熟——‘肥皂一斤,七分五厘’‘火柴兩盒,三分’,那小同誌手底下的算盤珠子都打飄了!”楊靖樂出聲:“咱夜校的學員能查賬了,這是好事。”劉會計推推眼鏡,在“婦女積分”欄畫了個大圈:“我算了算,上個月她們靠認票子字兒掙了三百積分,比男人們多小一半!”

張大山的嗓門緊跟著從院外炸進來:“楊靖!你給我出來!”楊靖剛掀開門簾,就被張大山拽到牆根兒。

“昨兒後晌下雨,我家那口子非說‘雲往南,水成潭’,愣是把曬在院兒裡的苞米全搶收了。”張大山撓著後腦勺,黑紅的臉膛泛著光,“我還罵她瞎講究,結果半夜真下了場暴雨!你說邪不邪?”楊靖憋著笑:“不邪,桂英姐教的農諺識字課,‘雲’字旁邊配的就是雲彩圖。”張大山搓搓手,從褲兜摸出個皺巴巴的本子:“那啥...我媳婦讓我幫著抄筆記,你這兒有多餘的識字卡不?”

楊靖蹲在門檻上抽旱煙,看張大山攥著本子跑遠,煙鍋裡的火星子一明一滅。

他把旱煙杆往地上磕了磕,突然衝屋裡喊:“念慈!把我那本《積分規則》拿過來!”王念慈抱著本子出來,見他在“家庭積分”欄唰唰寫:“婦女每識一字,家庭總分加一分,能換火柴、針線、鹽巴——得讓實惠看得見!”

最先嘗到甜頭的是小石頭娘。

她舉著識字卡教婆婆認“藥”字那天,楊靖正好去她家送新印的圖譜。

老太太捏著止咳糖漿的瓶子,手指在“止”字上摩挲:“閨女,這是‘止’?”“對,止住咳嗽的‘止’。”小石頭娘把“藥”字卡貼在瓶身上,“您記著,紅瓶兒是止咳的,綠瓶兒是退燒的。”老太太突然抹起眼淚:“上回我把止咳的當補藥喝了半瓶,你爹還罵我老糊塗...今兒個我能自己看了!”她撲過去抱住小石頭娘,藍布衫的補丁蹭著小石頭娘的花布衫,“比給十斤白麵還金貴!”

楊靖站在屋角,看劉會計拿鉛筆在小本兒上記:“知識反哺案例:王劉氏小石頭奶奶)通過識字避免誤服藥物,獎勵雙倍積分——20分。”他摸出兜裡的係統麵板,果然跳出行小字:【基層教育實踐+50積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正樂著呢,院外傳來“哢噠哢噠”的拐杖聲,趙老太柱著棗木拐進來,灰白的頭發用紅頭繩紮著:“小楊啊,我要學‘門’字。”她從懷裡掏出個皺巴巴的信封,邊角磨得發亮,“我閨女上個月寄的,說信封上寫‘收’的是我,可我不認得...我想知道她寫了啥。”

楊靖喉頭突然發緊。

他蹲下來,指著信封上的“收”字:“趙奶奶,這是‘收’,就是您閨女讓您把信收下。等您學會了,我讓桂英姐教您念信。”趙老太的手抖得厲害,拐杖尖兒在地上戳出個小坑:“成,我明兒個就來夜校,帶倆煮雞蛋給桂英當學費。”

係統的金光就是這時候閃的。

楊靖眼前突然彈出個燙金小冊子,封皮上“灶台經濟學”五個字還帶著墨香。

他翻開第一頁,差點笑出聲——上頭畫著口大鐵鍋,旁邊寫著:“一頓飯用幾兩米?燒幾斤柴?省幾根火柴?識字+算術+節能,全在這口鍋裡!”王念慈湊過來看,指尖點著“米”字的拆解圖:“左邊是‘米’,右邊是‘良’,好日子是從一粒米裡省出來的。”楊靖一拍大腿:“明兒個讓桂英用這個當教材!”他翻出鋼筆在封皮上題字:“知識不在天上,就在鍋裡。”

第二課開講那天,楊靖躲在灶房窗外。

王桂英舉著《灶台經濟學》,灶火映得她的臉發紅:“今兒個咱學‘米’字——左邊是‘米’,右邊是‘良’,因為好日子,是從一粒米裡省出來的。”婦女們齊聲跟讀,聲音混著灶膛裡劈啪的柴火聲,像陣暖風卷著苞米香往天上躥。

楊靖摸著兜裡的係統麵板,聽見提示音“叮”地一響:“【生活化教育閉環】達成,解鎖‘家庭發展賬戶’——可將知識積分轉化為家庭能源、醫療、住房改善優先權。”

他望著灶房裡跳動的爐火,突然想起上回王桂英在牆上寫“教師”時,“師”字的豎鉤拉得老長,像根紮進土裡的秧苗。

現在那秧苗該抽穗了,他想。

風掀起窗紙的一角,他看見王桂英在黑板上畫米袋,李二嬸舉著手喊:“桂英姐,我家昨兒個省了兩把柴火,能換積分不?”

院外的杏樹沙沙響,楊靖摸著兜裡的《灶台經濟學》,聽見裡頭傳來小石頭娘的聲音:“趙奶奶,您坐我邊上,我幫您扶著本子。”他笑了笑,轉身往隊部走——得讓劉會計把“家庭發展賬戶”的規則寫進積分本,再讓王念慈多印兩百份圖譜。

路過供銷社時,他聽見裡頭傳來清亮的念聲:“肥皂一斤,七分五厘——嬸子,您這賬算錯了。”

月亮又爬上東廂房的房簷時,王桂英還蹲在灶房裡備課。

她把《灶台經濟學》翻得嘩啦響,在“柴”字旁邊畫了把火,又在“米”字底下寫“省一把米,夠娃多吃半碗飯”。

窗外的風卷著杏花瓣飄進來,落在她的教案上,像給“良”字點了顆小紅痣。

楊靖站在院外望了會兒,轉身往家走——他知道,明兒個夜裡,這盤熱炕頭的黑板上,要寫新的字了。

喜歡六零年屯裡,我開係統商城當萬元請大家收藏:()六零年屯裡,我開係統商城當萬元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他變心後,我反手把超市上報國家 綁定我?係統你踢到鐵板了 京舞空竹 離婚夜孕吐,下鄉資本家小姐躺贏 我有點無了 手機連通三界後,豪門千金躺平了 諸天萬界:我從末世開始 綁定種田遊戲後,糧食多到砸神 全家一起闖末世 每天百萬骷髏,從零打造亡靈天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