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城人民的熱情,實在是……太頂了。”
“我感覺我剛才經曆了一場現實版的釜山行。”
【品神你還說!都是你搞的事!現在我們學校論壇都炸了,全都在討論那個抱著豬油跑回宿舍的‘飛升哥’!】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彆扯淡了,快上菜!我等得花兒都謝了!】
“彆急彆急。”
陳品擺了擺手,點開了“美食懸賞令”的後台。
“咱們先來看看,是哪幾位‘伯樂’,把咱們引到這個寶藏小店來的。”
“後台數據顯示,這家‘楊姨媽絲娃娃’,總共收到了189條有效推薦,嘿,人氣不低啊。”
他滑動著屏幕,念了起來。
“第一位,id叫‘不吃折耳根會死星人’的家人說:‘品神,你一定要來嘗嘗楊姨媽的絲娃娃!她家的蘸水,是我在水城喝過最正宗的!那酸湯,不是醋兌的,是正兒八經發酵的!我每次回老家,下飛機第一件事就是拖著行李箱來這兒,不吃一頓,感覺這趟家都白回了!’”
“第二位,id叫‘減肥明天再說’的家人推薦理由更簡單粗暴:‘好吃!便宜!管飽!三十塊錢,你能吃到懷疑人生!我一個一百八十斤的壯漢,每次都被那些素菜絲給乾趴下!’”
陳品念得繪聲繪色,直播間氣氛再次熱烈起來。
“好了,感謝以上一百八十多位家人們的推薦。等我品嘗之後,要是真不錯,獎金少不了你們的。”
他放下手機,進入了他最擅長的“品一口小課堂”環節。
“在開吃之前,我先給沒吃過的家人們簡單科普一下,什麼叫‘絲娃娃’。”
“你們看這個名字,絲,娃娃。顧名思義,就是用絲線一樣細的菜絲,像包小娃娃一樣包起來吃。”
“這玩意兒,可以說是黔州版的‘手抓餅’,也可以說是西南地區的‘ta’。”
“但它比手抓餅精致,比ta更考驗你的動手能力。”
“它的核心,由三部分構成。第一,是‘皮’。”
他話音剛落,一個係著圍裙,頭發花白但手腳利落的阿姨,端著一個竹製的圓形托盤走了過來。
“帥哥,你們的絲娃娃來了。”
這就是楊姨媽本人了。
她把托盤往桌上一放,動作乾脆。
林晚立刻給了個大特寫。
隻見那托盤上,密密麻麻地擺放著幾十個小小的白色碟子。
每個碟子裡,都裝著一種切得極細的菜絲。
綠豆芽、海帶絲、黃瓜絲、胡蘿卜絲、折耳根、脆哨、花生碎、醃蘿卜……五顏六色,琳琅滿目,仿佛一個微縮的蔬菜宇宙。
而在這一圈菜絲的中央,放著一疊薄如蟬翼、近乎透明的小圓餅。
“家人們,看到了嗎?這就是皮。”
陳品用筷子尖輕輕挑起一張。
“學名叫‘米皮’,用大米磨成漿,在特製的平底鍋上烙出來的。好的米皮,要薄而不破,韌而不硬,能隱約透出後麵的光。”
“第二,就是這些‘餡兒’。”
他用筷子在那些菜碟上掃了一圈。
“絲娃娃的靈魂,就在於這個‘多’字。少則十幾種,多則三四十種。你想吃什麼,就往裡加什麼,自由度極高。每一口,你都可以創造出獨一無二的味道。”
【我靠!這也太豐盛了吧!選擇困難症要犯了!】
【這哪是吃飯,這簡直是在做手工啊!】
【我終於明白為什麼叫‘娃娃’了,包之前,你得先給它選好今天穿什麼顏色的衣服!】
“最後,也是最關鍵的,就是‘湯’。”
陳品指著楊姨媽同時端上來的一個小石鍋。
鍋裡,是紅亮亮的湯汁,正咕嘟咕嘟地冒著熱氣,一股酸香撲鼻而來。
“絲娃娃的蘸水,千變萬化。但萬變不離其宗,就是這口酸湯。”
“它不是讓你喝的,而是你包好‘娃娃’之後,要舀一勺灌進去的。”
“這一勺湯,就是點睛之筆。它能瞬間激活所有菜絲的鮮味,讓整個‘娃娃’在你的嘴裡,活過來。”
腦海裡,小饞貓那急不可耐的蘿莉音已經開始敲鑼打鼓了。
【凡人!你廢話怎麼這麼多!又是皮又是餡兒又是湯的,本神都聽困了!快點包起來吃啊!再不吃菜都要涼了!】
“知道了知道了,這就給你投喂。”
陳品在心裡懶洋洋地回懟,
“急什麼,鋪墊也是享受的一部分,真是個沒文化的饞鬼。”
他拿起筷子,動作優雅地夾起一張薄薄的米皮,小心翼翼地攤在手心,仿佛那不是一張米皮,而是一方精致的絲綢手帕。
他對著鏡頭,嘴角勾起一抹玩味的笑,用一種近乎詠歎調的語氣說道:
“好了,家人們,理論課到此結束。”
“接下來,請欣賞一位優雅的紳士,如何享用他的——”
他故意一頓,目光掃過桌上琳琅滿目的菜絲,最後鄭重地宣布:
“——黔式下午茶。”
喜歡敢用預製菜?我直播溯源中央廚房請大家收藏:()敢用預製菜?我直播溯源中央廚房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