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得太對了!我留學的時候吃過加了番茄醬的魚香肉絲,差點把我送走!】
【我已經開始期待她們吃到正宗麻婆豆腐後,世界觀再次崩塌的表情了!】
【終於有人把這事兒說明白了!那些玩意兒根本就不是中餐,是中餐spay!】
黛西聽著翻譯,臉上露出困惑的表情。
在她看來,中餐就是中餐,難道還有區彆嗎?
陳品看出了她的疑惑,繼續深入解釋道:
“我舉幾個最典型的例子,你們就明白了。比如,在星條國大名鼎鼎的‘左宗棠雞’generatsoschicken)。”
“這道菜,酸甜口,油炸,芡汁濃厚。很多外國人以為這是最具代表性的華夏湘菜。但事實是,彆說我們這些普通人了,你就是去問湖南人,十個有九個半都沒聽過。”
“就連左宗棠本人,要是能從墳裡爬出來,嘗一口這菜,估計都得納悶自己啥時候發明過這個。”
“這道菜,是一位湘菜廚師在寶島改良後,帶到紐約,為了迎合當地人喜歡酸甜炸雞的口味,才火起來的。它跟弗蘭沒關係,跟左宗棠更沒關係。”
【臥槽!驚天大秘密!我一直以為左宗棠雞是曆史名菜!】
【哈哈哈哈,左宗棠:這鍋我不背!勿cue!】
【我之前還跟我外國同學吹牛逼,說這是我們民族英雄發明的菜,現在臉好痛……】
“還有,‘蟹角’crabrangoon),用餛飩皮包著奶油、芝士和蟹肉棒油炸。聽起來有‘蟹’,有‘餛飩皮’,很中式對吧?但我們華夏,傳統菜裡哪有把芝士和奶油當餡料的?這玩意兒純純就是西餐的思路,套了個中餐的皮。”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以及那道流傳最廣的‘炒雜碎’chopsuey),更是重量級。據說就是早年間的華人廚師,把廚房裡剩下的邊角料,豆芽、芹菜、肉絲什麼的,大火炒一鍋,澆個芡汁,就端出去給客人了。主打一個快手、便宜、能吃飽。結果陰差陽錯,成了‘美式中餐’的代表作。”
“這些菜,它們存在,有它們的市場,我尊重。”
“但它們不能,也不該,被當做是真正的、我們傳承了數千年的華夏美食的代表。”
陳品這一番話,讓直播間彈幕刷爆,也讓黛西徹底陷入了沉思。
她那套建立在“唐人街中餐館”基礎上的“中餐知識體係”,正被這段話無情地拆解、粉碎。
她藍色的眼睛裡寫滿了震驚,喃喃自語:
“所以……我以前吃的那些,都不是真正的華夏菜?”
“不完全是。”
陳品給出了一個相對溫和的答案。
“它們是‘為了讓你們喜歡而改造出的華夏菜’。”
“而今天,我要讓你們嘗嘗,‘我們自己真正喜歡的華夏菜’,是什麼味道。”
【品一口這波文化輸出我給滿分!有理有據,不卑不亢!】
【說得太好了!美食是需要被尊重的!不能被魔改!】
【黛西的世界觀:正在重塑中,進度25……】
【哼,愚蠢的凡人,終於說了句本神明愛聽的話。】
陳品的腦海裡,小饞貓難得地給出了肯定。
【那些用甜味和油炸來敷衍味蕾的垃圾,根本不配被稱為‘食物’!】
就在這時,老板娘洪亮的聲音響起。
“帥哥,你們的麻婆豆腐來咯!石鍋燙,小心點哈!”
話音未落,一股滾燙而霸道的香氣,瞬間侵占了所有人的嗅覺。
隻見老板娘端著一個黑色的石鍋,穩穩地放在桌子中央。
石鍋裡,紅油劇烈翻滾,“咕嘟咕嘟”地狂冒著泡,仿佛有生命一般。
嫩白的豆腐塊在滾燙的湯汁中沉浮,被染上了誘人的色澤。
那不是單純的紅色,而是混合了豆瓣醬的紅褐色與辣椒油的亮紅色,層次分明。
最絕的是,在滾燙的紅油之上,還均勻地撒著一層翠綠的蒜苗碎,和一層深褐色的、磨得極細的花椒麵。
紅、白、綠、褐,四種顏色交織。
石鍋的恐怖高溫將所有香料的味道徹底激發,麻、辣、鮮、燙、香,五種氣息混合成一股無可匹敵的味覺風暴,瞬間引爆。
喜歡敢用預製菜?我直播溯源中央廚房請大家收藏:()敢用預製菜?我直播溯源中央廚房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