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執法人員的聲音冷冷響起。
女老板的動作僵在了原地,手停在半空,像個被按了暫停鍵的木偶。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陳品走了過去,隨手從那袋打開的藥材裡,拿起一片黃色的根莖切片。
“第二課,黃芪。”
他將那片黃芪對著鏡頭。
“黃芪這味藥,補氣的,大家應該很熟。燉雞湯、泡水,都常用。但黃芪的真假,很多人分不清。其實很簡單,就記一句順口溜:金盞銀盤菊花芯。”
他用手指著手裡的切片,像個驕傲的尋寶者。
“大家看,真正的黃芪,它的橫切麵,有非常明顯的特征。外圈是一圈黃白色的皮,這叫‘金盞’。裡麵是一圈淡黃色的木質部,這叫‘銀盤’。最中間,是菊花一樣的放射狀紋理,這就叫‘菊花芯’。”
“而且,好的黃芪聞起來有豆腥味,你放嘴裡嚼一下,是微甜的。”
說完,他又從旁邊另一個麻袋裡,拿起一片品相差不多的。
“我們再看這個,所謂的‘特價黃芪’。”他加重了“特價”二字。
“外圈顏色倒是挺黃,但你們看,它中間沒有那個‘銀盤’,更沒有清晰的‘菊花芯’,就是一團模糊的木頭紋理。這種,大概率就是用一些雜木的根,切片染色冒充的。吃了不但不補氣,可能還肚子脹氣。”
他把兩片東西並排放在鏡頭前,對比極其鮮明。
【金盞銀盤菊花芯!這口訣絕了!我一下就記住了!】
【我這就去把我家的黃芪拿出來看看!感覺智商稅交了好多!】
【品神求你開班吧!學費我出!這比我大學選修課有用一百倍!】
王主任再次示意手下取證。那個女老板已經開始小聲地抽泣起來。
陳品依舊無視。他像是逛自家菜園子一樣,溜溜達達地又走到一個賣塊狀藥材的攤位前。
他拿起一塊白色的、方方正正的東西。
“第三課,茯苓。”
“這玩意兒,祛濕的,煲湯四神湯裡就有它。真的茯苓,是菌類,長在鬆樹根上的。質地非常堅硬,你用指甲都摳不動,想掰開?跟掰鋼筋似的,費老大勁了。”
他手上用力,那塊“茯苓”紋絲不動。
然後,他從旁邊拿起另一塊看起來一模一樣的,嘴角勾起一抹壞笑。
“我們再看這個,‘健身版’茯苓。”
他兩根手指輕輕一用力。
“哢嚓。”
那塊白色的方塊,應聲而斷,掉下一堆白色的粉末,像頭皮屑一樣。
“看到了嗎?一掰就碎,還掉渣。這是什麼?大概率是木薯粉或者玉米澱粉,用模具壓出來的。這種東西你放鍋裡一煮,馬上就糊了,跟勾芡似的。真茯苓你煮多久它都是一塊一塊的,主打一個‘頑固不化’。”
【健身版茯苓?頑固不化?品神你可真是個起名鬼才!】
【奸商啊!這他媽吃的不是藥,是澱粉疙瘩啊!】
【品神,我願稱你為行走的《本草綱目》!不,是《本草綱目防偽打假315特彆版》!】
在執法人員有條不紊的取證和查封中,陳品帶著直播間,幾乎把這條巷子裡常見的、容易辨彆的藥材都“公開處刑”了一遍。
什麼用月季花冒充的玫瑰花,用草珠子冒充的薏米,摻了滑石粉打蠟的三七……
一時間,整條巷子鬼哭狼嚎,卻又鴉雀無聲。
哭,是因為家底被抄了。
靜,是因為旁邊站著一排表情嚴肅的執法人員,誰敢大聲就可能被當成妨礙公務。
“好了,今天的公開課初級班就到這裡。”
陳品拍了拍手,對著鏡頭笑道:
“剛才講的這些,都是比較基礎的,大家隻要稍微留心,基本都能自己分辨,避免成為‘大冤種’。”
“不過……”
他話鋒一轉,目光銳利如鷹,投向了巷子深處。
那裡,是一家裝修得古色古香、看起來頗有規模的貴細藥材專營店,門口還掛著“百年傳承”的燙金牌匾。
“有些東西,可就沒那麼好分辨了。”
陳品邁開步子,在所有人,包括王主任在內的注視下,徑直朝著那家店走了過去。
他停在了一個巨大的玻璃櫃台前。
櫃台裡,用上好的紅色絨布墊著,整整齊齊地碼放著一排排顏色金黃、品相完美的——冬蟲夏草。
喜歡敢用預製菜?我直播溯源中央廚房請大家收藏:()敢用預製菜?我直播溯源中央廚房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