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音落下的瞬間。
那此起彼伏、富有生命力的吸溜聲,戛然而止。
所有埋頭吃麵的食客,動作都僵住了,齊刷刷地抬起頭,聚焦在陳品身上。
他們聽不懂中文,但能清晰地感受到,這個外來者打破了此地神聖的“結界”。
“品……品神……”
完了。
全完了。
自己千辛萬苦,動用導師關係才訂到的“拉麵之神”,本想讓品神開個好頭,結果第一站就踢到了鐵板,還是一塊神主牌位的鐵板!
然而,作為風暴中心的陳品,卻像個沒事人。
他甚至還慢悠悠地拿起水杯,喝了一口冰水,潤了潤嗓子。
然後,他對著鏡頭,露出了一個和善的笑容。
“家人們,彆激動。88分,不低了。放在國內任何一家連鎖拉麵店,都是頂尖水準。”
“但這碗麵,問題不出在味道上。”
陳品用手指點了點那個空碗,語氣裡帶著幾分樂子人的戲謔。
“問題出在哪兒?出在來之前,網上那些雜誌,還有我這位顯眼包粉頭,把它吹得天花亂墜。什麼‘拉麵之神’,什麼‘一生的懸命’,什麼‘一根筋的匠心’。搞得我以為我今天不是來吃麵的,是來見證神跡的。”
他攤了攤手,對著鏡頭比劃道:
“這就像什麼呢?就像你相親前,媒人跟你說,對方是天仙下凡,德藝雙馨,上得廳堂下得廚房,結果一見麵,發現確實是個90分的美女。美女不好嗎?當然好。但你心裡總會有點不得勁,因為你來之前,心理預期已經被拉到120分了。”
“這碗麵,就是那個90分的美女。它很好,很標準,很美味。但它承載不了門口那兩個小時的長隊,承載不了店裡這莊嚴肅穆的氣氛,更承載不了‘匠心之神’這麼重的帽子。”
“所以說啊,”
陳品一字一句,清晰地總結道。
“出在它的‘人設’上。”
直播間裡,彈幕已經炸了。
【88分?!我靠!我以為品神要給95+了!這反轉也太快了吧!】
【‘匠心pua’!哈哈哈哈哈哈!品神又自創黑話了!這個詞絕了!】
【金毛小哥的臉都綠了,我感覺他快要當場給老板表演一個土下座了!】
【刺激!太刺激了!我就喜歡看品神在彆人的主場砸場子!】
陳品開啟了“品一口小課堂”模式。
“在聊這碗麵之前,咱們先聊聊東瀛拉麵本身。”
“很多朋友可能不知道,東瀛拉麵,其實是個‘混血兒’。它的爹,就是咱們華夏的湯麵。”
他聲音平穩,。
“一百多年前,咱們的僑胞把中式湯麵帶到東瀛的港口城市,比如橫濱、長崎。那時候還不叫‘拉麵’,叫‘支那蕎麥麵’。後來,東瀛人覺得這名字不好聽,就根據做法,改叫‘拉麵’。”
“所以,從根上說,東瀛拉麵,是咱們中餐的徒弟。”
“但是,這個徒弟,很有想法。”
陳品話鋒一轉。
“他發現師父教的東西,太隨性了。今天心情好,湯多放點料;明天手一抖,麵多煮了兩秒。味道不穩定。”
“於是,這個叫‘東瀛’的徒弟,開始琢磨一件事——標準化。”
“他把熬湯的骨頭種類、比例、時長,全部用數據固定下來。把做麵的麵粉品牌、筋度、含水量,全部量化。甚至連煮麵的時間,都要用秒表卡著。”
“最終,他成功了。他創造出了一種‘隻要嚴格按照說明書操作,誰都能做出8分味道’的穩定產品。這就是我們今天吃到的,絕大多數東瀛拉麵的本質。”
他頓了頓,拿起筷子,指了指吧台後麵那口巨大的湯鍋。
“這口湯,就是‘標準化’的極致體現。18個小時,恒溫熬煮,撇沫的時間、攪動的頻率,我相信都有一套嚴格的sop。所以它才能保證每一碗湯的味道,都一模一樣。”
“這很厲害,非常厲害。這是工業文明的勝利,是現代餐飲的基石。”
黃浩然聽到這裡,臉色稍微緩和了一點。
品神這是……在誇他?
【臥槽!品神牛逼!吃一碗麵,順便把餐飲發展史都給我們科普了!】
【原來拉麵是咱們傳過去的!漲知識了!】
【所以品神的意思是,這碗麵好是好,但好得像個機器人做出來的?】
陳品看著彈幕,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