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現在是救國的功臣!是力挽狂瀾的英雄!消息一旦坐實,民間會如何看他?軍中會如何看他?還有父皇……父皇會怎麼想?!”
一想到皇帝可能對趙鈺另眼相看,太子就感到一陣刺骨的寒意。
他這個太子之位,坐得並不算十分穩固。
如今父皇春秋鼎盛,對他這個太子也並非全然滿意。
如今突然冒出這麼一個擁有“擎天之力”且立下“救國之功”的弟弟,哪怕他是個傻子,其帶來的威脅也是致命的!
一個癡傻卻擁有無上武力和巨大軍功的王爺,對那些野心家來說,簡直是再好不過的傀儡和招牌!
周文邦沉吟道:“殿下,雍王殿下畢竟……心智不全。即便立下大功,於大位也無緣。陛下聖明,豈會……”
“你懂什麼!”太子粗暴地打斷他,
“他是傻子,可他身邊的人不傻!林如海那個老狐狸已經靠上去了!現在他又在軍中闖下這等名聲,誰知道會有多少武夫投靠?萬一……萬一有人利用他這身怪力和名聲,行那董卓、曹操之事,我等皆死無葬身之地!”
太子的想象力在恐慌的催化下無限放大,仿佛已經看到趙鈺身披金甲,在無數驕兵悍將的簇擁下殺回京城,將他從太子寶座上掀下來的場景。
李明輔眼中閃過一絲精光:
“殿下所慮極是。既然如此,我們更不能自亂陣腳。當前有幾件事需立刻去辦。”
太子停下腳步,看向他:“說!”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第一,動用一切力量,核實北疆戰報的真偽,尤其是關於雍王的具體事跡,越詳細越好。我們需要知道,他到底做到了什麼程度,是僥幸還是真有……非人之力。”
“第二,在消息證實之前,儘量在朝中淡化、甚至引導輿論,將北疆戰局的轉折歸功於李敢大將軍的運籌帷幄和前線將士的用命,弱化雍王個人的作用。”
“第三,”李明輔壓低了聲音,“若消息屬實,雍王功高難賞,陛下心中未必全然歡喜。殿下或可……順勢而為。”
太子眼神一凝:“如何順勢而為?”
“可暗示我等官員,在朝議封賞時,極力推崇雍王之功,奏請陛下給予其超規格的封賞,比如……封其為‘一字並肩王’,賜其組建‘王府親軍’之權,甚至……提請陛下立其為‘皇太弟’!”
“什麼?!”太子和周文邦都吃了一驚。
李明輔陰冷一笑:
“殿下,此乃捧殺之計!雍王殿下癡傻,驟然被捧上如此高位,手握重權,必會行差踏錯,引人側目。屆時,不需我們動手,陛下和滿朝文武的猜忌,就足以將他置於死地!更何況,‘皇太弟’之言一出,陛下會如何想?”
太子恍然大悟,臉上的怒氣和恐慌漸漸被一絲陰狠取代。
“好!好一個捧殺!就依先生之計!”他咬牙切齒道,
“趙鈺啊趙鈺,我的好九弟!你就在北邊好好風光吧!等你回京之日,就是你的死期!”
他現在仿佛已經看到,那個傻弟弟被巨大的榮譽和權力架在火上烤,最終摔得粉身碎骨的場景。
然而,儘管計策已定,但一想到趙鈺那可能真實不虛的“巨靈神”之威,太子心底那根名為恐慌的刺,依舊深深地紮著,隱隱作痛。
一個無法用常理度量的對手,哪怕他是個傻子,也足以讓任何智計都顯得蒼白無力。
“還有,”太子補充道,“給我們在北邊的人傳信,密切關注老九的動向,若有機會……”
他眼中寒光一閃,沒有再說下去,但意思不言而喻。
周文邦和李明輔心中一凜,同時躬身:“臣等明白!”
他走到窗邊,看著北方漆黑的夜空,眼中閃過一絲前所未有的狠厲和決絕。
“老九……彆怪哥哥心狠……要怪,就怪你命不好,偏偏是個傻子,還偏偏……有了不該有的東西!”
喜歡穿越紅樓,我是天可汗請大家收藏:()穿越紅樓,我是天可汗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