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愛卿,朱由校轉向戶部尚書,你說耗費巨大,那朕問你,是移民實邊耗費大,還是常年駐守大軍耗費大?
李長庚低頭不語。
朱由校站起身,目光掃過群臣:朕知道,你們中有人覺得沈驚鴻年輕,有人覺得他行事乖張。但是,收複遼東的是他,大敗羅刹的是他!
他拿起沈驚鴻的奏章:這北疆三策,朕覺得甚好。就按沈驚鴻說的辦!
北疆新局
有了皇帝的支持,沈驚鴻開始全力推行他的北疆戰略。
在黑龍江畔,新的屯堡拔地而起。來自山東、直隸的移民在這裡開墾荒地,建立家園。沈驚鴻規定:每戶授田五十畝,前三年免賦,後每年納糧一石。子弟可入屯堡學堂就讀。
在雅克薩城舊址,大明設立了第一個對俄貿易榷場。來自江南的絲綢、瓷器、茶葉,在這裡換取毛皮、人參、木材。沈驚鴻親自製定貿易規則:所有交易必須在榷場內進行,嚴禁私下交易。交易須用大明寶鈔,違者重處。
更讓羅刹人頭疼的是,沈驚鴻大力扶持土著部落。他給各部首領頒發印信,準許他們自治,但要求遇有羅刹人來犯,各部落須相互支援,並立即通報官府。
波雅爾科夫很快就感受到了壓力。他的據點被孤立,補給困難,部下士氣低落。更糟糕的是,原本臣服於他們的土著部落紛紛倒向明國。
督軍,這樣下去不是辦法啊。哈巴羅夫憂心忡忡,明國人這是要困死我們。
波雅爾科夫望著地圖上明國日益擴大的控製區,長歎一聲:看來,我們隻能談判了。
談判桌上
八月,羅刹使團來到鎮北堡。波雅爾科夫親自帶隊,態度卻依然傲慢。
我們沙皇陛下要求明國承認我們在黑龍江流域的權益。波雅爾科夫開門見山。
沈驚鴻冷笑一聲:黑龍江流域自古就是中國領土,何來你們的權益?
我們有先占之權!
沈驚鴻拿出一本《遼東誌》,這本書成書於永樂年間,上麵清楚地記載著大明在黑龍江設奴兒乾都司。不知道你們沙皇的祖先,那時可在黑龍江釣過魚?
波雅爾科夫語塞。他強自爭辯:可是我們現在實際控製著這些地方。
沈驚鴻站起身,走到窗前,指著遠處的炮台:那你可以試試,看你們能控製多久。
談判陷入僵局。但沈驚鴻並不著急,他知道時間站在自己這邊。
果然,幾天後,波雅爾科夫主動要求重啟談判。這一次,他的態度軟化了許多。
經過半個月的艱苦談判,雙方最終達成《鎮北堡條約》:
一、羅刹人退出黑龍江流域所有據點;
二、雙方以勒拿河為界,勒拿河以東為大明治下;
三、準許羅刹人在雅克薩互市,但須遵守大明律法;
四、羅刹商隊來華,必須持有大明頒發的路引。
深遠布局
條約簽訂後,沈驚鴻立即著手鞏固成果。
他在勒拿河東岸修建了一係列哨所,派駐官兵守衛。同時,組織探險隊繼續向東探索。
大人,我們真的要探索到那麼遠的地方嗎?周遇吉有些不解。
沈驚鴻站在地圖前,手指劃過廣袤的東北亞:遇吉,你看,這片土地如此遼闊,資源如此豐富。若是我們不取,必為他人所取。
他轉身嚴肅地說:記住,疆域不是畫在地圖上的線,而是我們實際控製的地方。我們要讓大明的旗幟,插遍這些土地。
九月,沈驚鴻上奏朝廷,建議設立北疆都護府,統轄勒拿河以東所有事務。同時,他提議組織更大規模的移民,開發北疆資源。
天啟皇帝很快準奏,並在批複中寫道:北疆事務,卿可全權處置。朕信卿必能為大明開萬世太平。
新的挑戰
就在北疆局勢漸趨平穩之時,新的挑戰又出現了。
大人,朝鮮來使,說倭國又有異動。親兵送來緊急文書。
沈驚鴻展開文書,眉頭緊鎖。倭國在豐臣秀吉死後,經過一段時間的混亂,如今德川家康統一全國,似乎又有對外擴張的跡象。
看來,遼東的安定隻是暫時的。沈驚鴻喃喃自語。
他走到書案前,開始起草給皇帝的奏章。在報告中,他詳細分析了東海局勢,建議加強沿海防務,同時與朝鮮加強軍事合作。
北疆初定,東海又起波瀾。沈驚鴻放下筆,望向窗外。夕陽西下,將他的身影拉得很長。
他知道,這隻是開始。一個大國崛起的道路,從來不會一帆風順。但隻要有那個銳意進取的皇帝在朝中支持,有萬千將士在前線效命,有億萬百姓在後方耕耘,他就有信心迎接任何挑戰。
來人,備馬。我要去視察海軍基地。
沈驚鴻披上披風,大步走出房門。前路或許艱難,但他義無反顧。為了這個他深愛的國家,為了這片他守護的土地,他願意付出一切。
夜色中,一騎絕塵,向著旅順方向疾馳而去。在那裡,新組建的大明海軍正在等待著他的檢閱。東海的波濤聲中,一個新的時代正在到來。
喜歡明祚永延,我讓大明上巔峰請大家收藏:()明祚永延,我讓大明上巔峰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