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懋臉色煞白,指著沈驚鴻:“你……你作弊!”
“我沒有。”沈驚鴻策馬回來,語氣平靜,“這隻是利用了‘三點一線’的道理,不信你可以試試。”
他把綁著竹片的弓遞過去。張懋將信將疑地接過,按照沈驚鴻的方法瞄準,射出一箭。雖然沒中靶心,卻比他剛才的成績好太多了。
“這……這怎麼可能?”張懋喃喃自語,臉上滿是難以置信。
沈驚鴻翻身下馬,走到他麵前:“現在,該你履行賭約了。”
張懋看著周圍人異樣的目光,又看看沈驚鴻那雙清澈卻帶著不容置疑的眼睛,隻覺得臉上火辣辣的。他想耍賴,可話已經說出去了,又是在京營演武場這種地方,若是認慫,以後在京裡就再也抬不起頭了。
“磕就磕!”他咬著牙,走到《出塞圖》的臨摹畫前,不情不願地跪下,磕了三個頭,聲音像蚊子哼一樣,“薊鎮勇士,國之棟梁。”
說完,他爬起來,瞪了沈驚鴻一眼,帶著跟班們狼狽地跑了。
人群裡爆發出一陣低低的笑聲。沈惟敬走上前,用力拍了拍沈驚鴻的肩膀,眼裡是掩飾不住的激動和驕傲:“好小子!有你爹當年的風範!”
蘇卿卿也跑了過來,手裡還拿著那根樹枝,眼睛亮晶晶的:“沈驚鴻,你太厲害了!那個‘準星’,能不能也教我做一個?”
“當然可以。”沈驚鴻笑得眉眼彎彎。
這場比試很快就傳遍了京城。人們都在議論薊鎮總兵那個八歲的兒子,說他不僅能詩善算,還懂奇術,一箭射中靶心,連英國公的孫子都輸了給他。
“神童”的名號,就這樣安在了沈驚鴻的頭上。
傍晚時分,終於輪到沈惟敬覲見。沈驚鴻本以為自己沒機會見到萬曆皇帝,沒想到太監卻傳旨,讓他也一並入宮。
乾清宮的偏殿裡,煙氣繚繞。萬曆皇帝坐在龍椅上,臉色有些蒼白,眼神卻很銳利。他穿著常服,看起來比史書上記載的要年輕一些。
“你就是沈惟敬的三兒子,沈驚鴻?”萬曆的聲音不高,卻帶著威嚴。
沈驚鴻跪下磕頭:“臣子沈驚鴻,參見陛下。”
“聽說你今天在京營贏了張懋?”萬曆饒有興致地看著他,“還弄了個什麼‘準星’?”
“回陛下,那隻是些小伎倆,利用了光影直線的道理。”沈驚鴻沒有居功,“臣子也是偶然想到的。”
“偶然想到?”萬曆笑了笑,“朕聽說,你還改良了薊鎮的烽火信號?”
沈惟敬連忙上前:“回陛下,確有此事。犬子提出用煙火組合傳遞軍情,試過幾次,頗為有效。”
萬曆點點頭,看向沈驚鴻:“你覺得,薊鎮的防務,還有哪些需要改進的地方?”
這個問題很尖銳,連沈惟敬都屏住了呼吸。一個八歲孩童,哪裡懂什麼防務?
沈驚鴻卻不慌不忙地回答:“回陛下,臣子以為,薊鎮最大的問題,是烽火雖快,卻難辨虛實。蒙古人常派小股遊騎佯攻,誘使我軍出援,再設伏襲擊。若是能在烽火信號裡,加上敵軍的動向和意圖,就能避免中計。”
“哦?那如何辨彆敵軍意圖?”萬曆追問。
“看他們的炊煙和旗幟。”沈驚鴻說,“若是真要進攻,必然會多帶糧草,炊煙會很旺;若是佯攻,旗幟雜亂,隊列不整。這些都可以通過烽火信號傳遞給後方。”
他說得條理清晰,甚至還列舉了幾個蒙古人常用的戰術,都是沈惟敬在邊關多年的經驗總結,卻被一個八歲孩童娓娓道來。
萬曆的眼神越來越亮,他看向沈惟敬:“沈愛卿,這都是你教他的?”
沈惟敬連忙搖頭:“陛下明鑒,這些都是犬子自己觀察所得,臣也不知他何時記下了這麼多。”
萬曆沉默了片刻,忽然笑了:“好一個沈驚鴻!果然是神童。朕賞你……”他想了想,“賞你進入國子監讀書,跟徐光啟學格物之學,如何?”
沈驚鴻心裡一喜。徐光啟!這正是他想接觸的人!他連忙磕頭:“謝陛下隆恩!臣子定當好好學習,不負陛下所望!”
沈惟敬也激動得渾身顫抖,連連磕頭謝恩。進入國子監,師從徐光啟,這對沈驚鴻來說,是踏入朝堂的絕佳機會。
離開皇宮時,天色已經黑了。馬車行駛在石板路上,發出噠噠的聲響。
“三郎,你今天……”沈惟敬看著兒子,有太多的疑問,卻不知從何問起。
沈驚鴻靠在車壁上,看著窗外掠過的宮牆:“爹,我隻是想讓薊鎮越來越好,想讓咱們沈家,在這京城站穩腳跟。”
沈惟敬看著兒子稚嫩的側臉,忽然覺得,這個兒子或許真的能做到。他不再多問,隻是伸手,把兒子摟進了懷裡。
馬車駛出皇城,融入京城的萬家燈火之中。沈驚鴻知道,從明天起,他的人生將進入新的階段。國子監的書齋,徐光啟的教誨,朝堂的風雲變幻,還有那個等著他教“準星”製作方法的小姑娘……
這一切,都將是他改寫曆史的序章。
而“神童”之名,不過是他邁出的第一步。真正的考驗,還在後麵。但他不怕,因為他知道未來的方向,更因為他身邊,有值得守護的人。
夜風吹進車窗,帶著一絲涼意,卻吹不散沈驚鴻眼裡的光。那是屬於一個來自未來的靈魂,在這個古老王朝裡,燃起的希望之火。
喜歡明祚永延,我讓大明上巔峰請大家收藏:()明祚永延,我讓大明上巔峰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