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燧火與新思_明祚永延,我讓大明上巔峰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23章 燧火與新思(1 / 1)

萬曆二十七年的驚蟄,軍器監的鍛爐間飄著淡淡的火藥味。沈驚鴻踮腳站在木架旁,看著工匠將一根新鑽製的槍管固定在台鉗上,指尖無意識地摩挲著腰間那枚算籌銀簪——這是他十歲生辰時蘇卿卿所贈,如今已被摩挲得溫潤發亮。

“沈少爺,這根槍管的內徑誤差總算控製在半厘之內了。”負責鑽孔的李匠頭遞過卡尺,銅製的尺身映出少年認真的眉眼,“水力鑽床又改了回齒輪,現在一天能出五根,就是耗鐵太厲害,工部那邊又在催著削減用料了。”

沈驚鴻接過卡尺,小心地卡進槍管端口。鑽製槍管雖解決了卷製鐵皮的炸膛隱患,卻像李匠頭說的,太費料——一根合格的槍管需從三十斤精鐵中鑽取,報廢率仍有三成。他望著牆角堆著的廢鐵料,忽然想起前幾日在徐光啟書房看到的《軍器圖說》,其中一頁提到“畢懋康製自生火銃,不用火繩”,當時隻當是奇聞,此刻卻在心頭掀起波瀾。

他放下卡尺,轉身往軍器監的文書房跑。那裡堆著各地送來的軍器改良圖紙,其中就有幾份是南京工部郎中畢懋康呈報的。推開吱呀作響的木門,塵埃在陽光裡翻飛,沈驚鴻蹲在高高的卷宗堆前,手指飛快地掠過封麵,終於在最底層翻出了那幾份標著“南京畢氏”的卷宗。

展開泛黃的圖紙,上麵畫著一種奇特的銃械——在原本火繩的位置,多了個能轉動的鋼輪,旁邊嵌著塊灰黑色的石塊。批注裡寫著“以石擊火,取代火繩,風雨無阻”,卻沒畫清鋼輪與扳機的聯動結構。

“自生火銃……”沈驚鴻喃喃自語,後世看過的槍械發展史片段忽然清晰起來——燧發槍取代火繩槍,正是因為擺脫了對火繩的依賴,而畢懋康,正是中國曆史上記載的燧發槍研製者之一。他沒想到,這位先驅的探索竟與自己的改良不謀而合。

他抓起筆,在圖紙空白處補畫起來。記憶中燧發槍的擊錘結構逐漸清晰:扳機帶動擊錘下落,錘上的燧石撞擊固定的鋼砧,火星引燃藥池中的火藥。他特意在擊錘後加了個小彈簧,標注“回位裝置,一擊即回”,又在藥池上加了個滑動蓋板,“防風沙,用時推開”。

畫到一半,軍器監總管匆匆進來,手裡拿著份八百裡加急的軍報:“沈少爺,遼東急報!前日雪夜偷襲,咱們的鳥銃手火繩被雪打濕,沒能及時開火,讓女真騎兵衝了營,折了三百弟兄!”

沈驚鴻捏著筆的手猛地收緊,墨滴在圖紙上暈開一個黑點。他想起那些在鑽床上耗費的精鐵,想起工匠們反複鍛打的槍管——若點火方式不革新,再好的槍管也護不住邊關的士兵。

“總管大人,”他舉起補畫的圖紙,聲音因急切而微微發顫,“畢郎中的自生火銃,能讓軍器監試試嗎?我能補全它的聯動結構!”

總管看著圖紙上密密麻麻的標注,眉頭緊鎖:“畢郎中的圖紙去年就報上來了,趙首輔說‘奇技淫巧,徒費錢糧’,壓著沒批。再說,這玩意兒看著簡單,真要做出來……”

“能做!”沈驚鴻打斷他,指著鋼輪與扳機的銜接處,“用三級齒輪傳動,扳機扣動時,齒輪帶動鋼輪旋轉半周,正好讓燧石擦過鋼砧。我算過力矩,用榆木做扳機柄,能省力三成!”

他拉著總管往鑽床房跑,讓李匠頭取來小塊燧石和鋼片:“您看!”他用燧石快速劃過鋼片,火星瞬間迸發,落在鋪著的火藥引線上,“嗤”地燃起一串火苗。

總管瞳孔驟縮。軍器監的人都知道,火繩遇潮就滅,陰雨天根本用不了,而這燧石取火,竟不受天氣影響。

“可這齒輪……”

“我來畫圖紙!”沈驚鴻轉身撲到案前,借著窗外的天光飛快勾勒,“鋼輪用雲紋鋼,燧石選山西產的火石,硬度夠。聯動齒輪用熟鐵鍛造,齒距兩厘,保證咬合精準。”

他畫得太急,袖口掃倒了硯台,墨汁濺在衣袖上也渾然不覺。十歲的少年心裡隻有一個念頭:要趕在下次雪夜前,讓邊關的士兵用上這燧發銃。

接下來的半個月,軍器監的後院多了個奇特的景象:沈驚鴻帶著幾個老工匠圍著個木架敲敲打打,架上固定著簡陋的齒輪組,旁邊擺著堆大小不一的燧石。他反複調整齒輪的齒數比,一開始鋼輪轉得太快,燧石碎了好幾塊;後來又轉得太慢,火星不夠引燃火藥。

徐光啟來看他時,正撞見沈驚鴻蹲在地上撿碎燧石,指尖被劃出了血口子。老夫子心疼地拉他起來:“歇歇吧,你才十歲。”

“先生,”沈驚鴻舉著塊完整的燧石,眼裡閃著光,“剛試成了!齒輪轉半周,火星正好落在藥池裡!”他扳動扳機,“哢嗒”一聲,鋼輪轉動,燧石擦過鋼砧,一串火星迸發,精準點燃了藥池中的火藥,“您看!”

徐光啟看著那簇跳躍的火苗,忽然想起多年前在廣東見到的西洋火銃,竟與這少年改良的燧發銃有異曲同工之妙。他撫著胡須笑道:“好小子,這星火,能照亮邊關的夜啊。”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消息傳到東宮,太子朱常洛立刻讓人送來內帑的銀子,囑咐“不惜工本,先造五十支試用”。王鐵匠帶著夥計們日夜趕工,雲紋鋼輪在水力鍛機下漸成雛形,山西火石被仔細打磨成合適的形狀,連藥池的蓋板都做得嚴絲合縫。

第一批燧發銃造好那天,沈驚鴻親自帶著去靶場試射。他選了個有風的傍晚,讓士兵分彆用舊火繩銃和新燧發銃射擊。火繩銃的火繩被風吹得搖搖欲墜,三次才有一次打響;而燧發銃扣動扳機,“哢嗒”聲後必有火星,十發全中靶心。

“好銃!”試射的老兵激動得紅了眼,“這玩意兒在雪地裡也能用,再也不用揣著燃著的火繩怕燒了營帳了!”

沈驚鴻望著夕陽下跳動的火星,忽然想起畢懋康圖紙上的批注:“器者,衛民之盾也。”他或許隻是站在先驅的肩膀上添了塊磚,卻真切地感受到,這小小的燧石火星,能在邊關的寒夜裡,為那些守衛疆土的人點亮一點暖光。

軍器監的爐火又燃起時,沈驚鴻在新造的燧發銃槍管上刻下一個小小的“燧”字。他知道,這隻是開始——槍管的精度還能再提高,齒輪的壽命還能再延長,而畢懋康在南京的研發,或許已有了新的突破。

夜風穿過鑽床房,帶著鐵器的冷香。沈驚鴻摸著那枚算籌銀簪,仿佛能聽見遠方的馬蹄聲。十歲的少年站在曆史的縫隙裡,用稚嫩的手,為即將到來的風暴,添了一簇微小卻堅韌的星火。這星火,終將燎原。

喜歡明祚永延,我讓大明上巔峰請大家收藏:()明祚永延,我讓大明上巔峰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漫畫重啟後,論壇讀者為我哭崩了 年代:穿書八零,軍官老公動心了 在毀滅邊緣開花 夜色拂曉 零域建築師 雪葬紀元 星淵之下:地球的崛起 開局一木筏:大佬的求生日常 山醫逍遙行 漢末三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