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庠序初鳴試牛刀_明祚永延,我讓大明上巔峰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38章 庠序初鳴試牛刀(1 / 1)

臘月將至,京師落下今冬第一場雪。碎瓊亂玉紛紛揚揚,將屋宇街巷染成一片素白。寒氣凜冽,製造局的熔爐卻依舊噴吐著熾熱的火焰,隻是戶外的一些作業因天寒不得不暫緩。然而,沈驚鴻心中的那團火卻燃燒得愈發旺盛,他的備考進入了最後的衝刺階段,如同弓弦拉滿,蓄勢待發。

徐光啟的書房內,炭火燒得正旺,驅散了些許寒意。老先生的神色比往日更加肅穆,他開始係統地為沈驚鴻剖析科舉場上的無形規則與有形桎梏。

“場屋之內,非僅學問之爭,亦是心性之煉。”徐光啟的聲音低沉而清晰,“字跡乃士子門麵,務必端正工整,忌潦草,忌墨汙。館閣體雖顯板滯,然規矩森嚴,最是穩妥,關乎考官第一觀感,不可不慎。”他展開一卷字帖,指點著其中的撇捺鉤提,“尤其是這‘捺’筆,需力貫筆尖,沉穩送出,方見精神。”

沈驚鴻凝神細看,依言在旁邊的草稿紙上練習。他前世雖也寫字,但與現代硬筆書法迥異,今生更多時間用於格物實踐,於書法一道確實生疏。此刻沉心練習,才覺其中亦有法度,每一筆的起承轉合,都需心神凝聚。

“再者,便是避諱。”徐光啟語氣加重,“此乃考場大忌,一字之差,便可斷送前程。今上禦名、廟號,乃至孔聖之名,必須謹記,或缺末筆,或以他字代之。我這裡有一份詳細的避諱字表,你需爛熟於心,絕不可錯。”他遞過一張寫滿字的紙,上麵密密麻麻標注著需要避諱的字及其替代寫法。沈驚鴻接過,隻覺分量沉重,這不僅是文字遊戲,更是皇權與禮法無形威壓的體現。

“至於文章本身,”徐光啟繼續道,“破題需如開門見山,一語中的,不可迂回。承題需順流而下,闡釋題意,穩住陣腳。中股、後股乃文章主體,需層層推演,正反論證,將道理說透,發揮儘致。束股則需收束全文,呼應破題,力求圓滿。切記,考場之上,穩妥為上,莫要求奇冒險,平實醇正之文,往往更易入考官法眼。”

沈驚鴻將這些要點一一記下。他知道,自己思維跳脫,易於出奇,但也容易偏離正統,徐光啟的提醒可謂及時雨。他找來徐光啟早年的程文墨卷,以及通過各種渠道搜集到的近年順天府優秀範文,摒除雜念,潛心研讀。不再僅僅看其觀點,更細致分析其結構如何起承轉合,論證如何引經據典,語氣如何代聖賢立言。他試圖將自己習慣於邏輯推演和數據分析的思維,融入這套古老的表達體係之中,尋找那個微妙的平衡點。

這一日,窗外雪花依舊飄灑,徐光啟麵色凝重地拿出一套密封的卷袋,正是往歲順天府童生試的真題。“驚鴻,今日你便模擬一場,限時三個時辰,感受一番場屋氛圍。”

書房內頃刻間安靜下來,隻剩下炭火的微響。沈驚鴻深吸一口氣,拆開卷袋,展開試卷。目光首先落在首題四書文上——《“子曰:君子不器”》。

看到這個題目,他心頭先是一緊,隨即又是一動。緊的是此題內涵深邃,關乎儒家對理想人格的界定,極易寫得空泛或偏頗;動的是此題正與他近來所思所行的“格物”與“大道”之辨緊密相關,或許正是他展現獨特見解的機會。

他閉目凝神,先排除雜念,回憶朱子《集注》:“器者,各適其用而不能相通。成德之士,體無不具,故用無不周,非特為一才一藝而已。”這是正統解釋,強調君子應追求全麵的德性修養,而非局限於具體技能。他提筆蘸墨,破題力求平穩:“聖人論君子之體,以其不滯於一方也。”承題順勢而下,闡明“器”之局限與“不器”之通達。

然而,在起講後入手處,他沉吟片刻,筆鋒悄然一轉,並未完全否定“器”,而是寫道:“然器非必小道也,君子雖不囿於一器,然需明器之理以通大道。”隨後,他大膽舉例:“昔者聖人製禮作樂,莫非器也?然其本在於仁,發於中和,此即器載乎道也。周公孔子,或長於政,或精於教,莫非器也?然其道貫乎一,無所不通,此即道馭乎器也。”他將具體技能器)視為承載和體現大道普遍規律與最高道德)的途徑,最終歸結於“故君子之學,由器入道,體用一源,顯微無間,斯為不器之真義。”既未脫離經義,又巧妙地為自己所從事的格物之學留下了空間。

寫完這篇四書文,他額角已微微見汗,感覺心神消耗頗大。稍事休息,便繼續完成試帖詩和後麵的經義、策問。策問題目果然是時政熱點——“問:當今邊患頻仍,錢糧匱乏,何以禦外侮而實內帑?”這正是沈驚鴻所長。他精神一振,結合自己對遼東局勢的分析、雷霆銃效能的數據以及製造局管理中對物料、人工成本的核算經驗,提出“選將練兵,精利器械,固守要害,廣開屯田,清厘賦役,節用愛民”數策。論述中,他雖未直言雷霆銃,但以“昔之強弩,今之火器,皆賴匠作精良,乃可禦敵於國門之外”暗指,並以“核其實效,計其長遠,則靡費雖巨,然一器可當十夫,省餉實多”來回應可能存在的耗費質疑。整篇策論條理清晰,數據支撐隱約可見,雖言辭因考場限製而含蓄,但內在的邏輯力量和務實風格已躍然紙上。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三個時辰到,沈驚鴻擱下筆,長長舒了一口氣,隻覺得手腕酸麻,精神卻有一種釋放後的疲憊與充實。徐光啟一直靜坐一旁看書,此時方起身,拿起他那墨跡未乾的試卷,坐到燈下,逐字逐句仔細閱看。

時間一點點過去,書房內靜得能聽到雪落屋簷的細微聲響。沈驚鴻心中不免有些忐忑。終於,徐光啟放下試卷,抬眼看向他,目光中帶著審慎,也有一絲難以掩飾的欣慰。

“此文……”他頓了頓,似在斟酌詞句,“四書文能緊扣‘不器’之旨,闡發‘由器入道’之理,雖略顯險峭,非中庸平正之道,然能自圓其說,根基未失,可見你近日於經義上用功頗深。策論尤佳,條陳明晰,切中時弊,言之有物,非空談道德者可比。隻是……”他指了指沈驚鴻的字,“這筆力,火候仍欠三分,架構尚可,然筋骨不足,還需日日勤練,直至形成肌骨記憶為止。”

能得到徐光啟如此評價,尤其是對其策論的肯定,沈驚鴻心中一塊大石落地。“險峭”之評在他意料之中,能“自圓其說”且“根基未失”已屬不易。

模擬考之後,沈驚鴻的訓練更加具有針對性。他將那份避諱字表早晚背誦,直至倒背如流。又將四書五經中自己掌握不牢的篇章挑出來,反複誦讀、默寫。製造局的事務,他徹底放手,全權委托給張匠頭與幾位核心匠頭管理,隻要求他們每三日呈報一份簡明的進度彙總,非涉及重大技術難題或物料短缺,不再前去打擾。

蘇卿卿似乎也敏銳地感知到他考期臨近的緊張與壓力。她不便親自前來,便通過徐府內眷,更頻繁地送來親手製作的江南細點,以及加入了寧神藥材的熱湯。盛放點心的食盒底層,那張熟悉的素箋上,不再是算學題目,而是換成了“靜水流深”、“持心如璧”這般簡短卻有力的警句,或是抄錄《莊子》中“用誌不分,乃凝於神”的段落,筆墨清麗,意蘊悠遠。這份跨越禮教藩籬的、含蓄而堅定的支持,如同冬日裡一縷溫暖的陽光,穿透嚴寒,照進沈驚鴻的心底,給予他難以言喻的慰藉與力量。

年關的氣氛日益濃厚,京師內外張燈結彩,空氣中彌漫著爆竹的火藥味和燉肉的香氣。然而,對於無數像沈驚鴻這樣即將踏入考場的士子而言,這喧囂的年味與他們無關。他們的世界裡,隻剩下青燈、古卷、以及筆下那方寸之間的無聲戰場。

臘月十九,考試前夜。沈驚鴻沒有再碰任何書籍。他親自將考籃檢查了數遍:兩支狼毫筆,一方鬆煙墨,一塊端硯,一疊素白竹紙,還有用油紙包好的麵餅、肉脯,以及一個裝滿清水的小葫蘆和一個小小的手爐。每一樣物品都擺放得整整齊齊。徐光啟傍晚時分特意過來,沒有再多講經義文章,隻是又細細叮囑了一遍入場、領卷、交卷的流程,以及考場中如何應對饑寒、保持心神清明等細節。最後,他看著沈驚鴻,目光深邃,隻沉聲道:“明日之試,不過初階。平常心以待,發揮出你平日所學即可。戒驕戒躁,謹守心神。”

是夜,沈驚鴻躺在床榻上,輾轉反側。白日裡強自壓下的緊張,在夜深人靜時悄然彌漫開來。經義的章句、八股的框架、策論的方略,與雷霆銃的圖紙、水錘的轟鳴、遼東的地圖交織在一起,在腦海中翻騰不休。他知道,這不僅是一場考試,更是他真正融入這個時代,並試圖以其規則去影響其走向的關鍵一步。

次日淩晨,天色墨黑,朔風卷著殘雪,寒意刺骨。沈驚鴻穿上厚實保暖的棉袍,外麵罩上一件青衿,提起那隻沉甸甸的考籃,由徐府一位沉穩的老仆提著燈籠引路,踏著積雪,深一腳淺一腳地走向位於城東的順天府貢院。

離貢院尚有一段距離,便已見人影幢幢,燈火通明。越靠近,人聲越是鼎沸。數以千計的士子,從垂髫少年到白發老翁,提著各式各樣的考籃,在親眷仆役的陪同下,聚集在貢院那威嚴的大門之外。衙役兵丁手持水火棍,維持著秩序,呼喝聲、叮囑聲、咳嗽聲、踩雪聲混雜在一起,形成一種奇異而緊張的氛圍。

沈驚鴻排入長長的隊伍中,寒風撲麵,他緊了緊衣領,目光掃過周圍形形色色的考生。有的麵色蒼白,喃喃自語;有的閉目養神,故作鎮定;也有的東張西望,難掩好奇。他深吸了一口冰冷而混濁的空氣,迫使自己冷靜下來。

隊伍緩慢地向前移動。終於,輪到他了。兩名衙役上前,麵無表情地示意他打開考籃,仔細翻檢每一樣物品,連麵餅都掰開查看,確認沒有夾帶。隨後,又對他進行了嚴格的搜身,確保無片紙隻字藏於身上。

經過這一番近乎羞辱的檢查,沈驚鴻才得以跨過那扇高大的門檻,正式踏入貢院。門內是另一番天地,甬道深深,兩側是一排排低矮的號舍,如同蜂巢一般。在引導吏員的呼喝指揮下,他按照手中的號牌,找到了屬於自己的那一間。

號舍狹小逼仄,僅容一人轉身,內有木板一塊,充作桌案,另有可拆卸的木板兩塊,拚湊為座凳與臥榻。四壁蕭然,寒氣透骨。

沈驚鴻放下考籃,拂去木板上的浮塵,將筆墨紙硯一一取出,擺放整齊。然後,他靜靜地坐在那裡,等待著黎明的到來,等待著那決定許多人最初命運的試卷發下。

貢院之外,喧囂的人聲漸漸遠去;貢院之內,一種令人窒息的寂靜開始彌漫。青燈古卷的沉寂,工坊鐵火的喧囂,仿佛都已隔世。前方,是筆墨的戰場,是他以這個時代認可的方式,發出的第一聲屬於自己的鳴響。號舍之外,風雪依舊,而沈驚鴻的心,在經曆最初的波瀾後,反而漸漸沉靜下來,如同拉滿的弓弦,穩定而專注,隻待那開考的鉦聲敲響。

喜歡明祚永延,我讓大明上巔峰請大家收藏:()明祚永延,我讓大明上巔峰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漫畫重啟後,論壇讀者為我哭崩了 年代:穿書八零,軍官老公動心了 在毀滅邊緣開花 夜色拂曉 零域建築師 雪葬紀元 星淵之下:地球的崛起 開局一木筏:大佬的求生日常 山醫逍遙行 漢末三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