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東的警訊如同北地刮來的寒風,瞬間吹散了京師因童生試案首而起的些許浮華議論。朝堂的焦點再次凝聚於如何應對日益猖獗的建州女真。主戰之聲漸起,但具體方略卻爭論不休。有主張調集重兵,出關尋敵決戰的;有建議憑堅城、用大炮,固守待援的;亦有認為當效仿前朝,以“犁庭掃穴”之威,徹底平定邊患的。
在這紛雜的聲浪中,太子朱常洛的態度至關重要。他雖未正式監國,但萬曆皇帝深居簡出,國事多倚賴內閣與司禮監,太子的意見具有越來越大的影響力。在連續幾次召見重臣後,朱常洛的思路逐漸清晰:既要展示強硬姿態,遏製建州氣焰,又要避免貿然浪戰,消耗國力。他采納了孫承宗等人“穩紮穩打,練兵固防”的建議,而“練兵”的核心,便落在了裝備雷霆銃的新軍之上。
這一日,太子諭令直達製造局與神機營:限令兩月之內,必須完成首批兩千支雷霆銃的列裝,並以此為基礎,編練出一支五千人的“雷霆新軍”,由孫承宗總攝其事,沈驚鴻協理軍械及新式操典事宜。同時,責令工部、戶部,一切所需物料、錢糧,必須優先保障,不得有誤。
這道諭令,將沈驚鴻推到了風口浪尖。協理軍械與操典,意味著他雖無正式軍職,卻擁有了實際參與甚至主導新軍編練的權力,這在等級森嚴的明朝軍隊體係中,是極為罕見的破格任用。其中既有太子對他能力的信任,也未嘗沒有借他這位“神童”案首的名頭,壓製軍中可能存在的保守勢力的考量。
壓力如山,卻也機遇並存。
沈驚鴻立刻召集張匠頭及製造局所有匠頭,宣示了太子諭令。他沒有過多渲染,隻是將嚴峻的形勢和緊迫的時間要求清晰地擺在眾人麵前。
“諸位,”沈驚鴻目光掃過一張張或因疲憊、或因壓力而顯得凝重的麵孔,“遼東烽火再起,邊關將士枕戈待旦。我們早一日造出合格的雷霆銃,前線的同袍便多一分勝算,百姓便少一分塗炭。太子殿下信重,將此重任托付於我製造局,我等豈能辜負?”
張匠頭率先站出來,黝黑的臉上滿是決絕:“沈小公子放心!俺們就是不吃不睡,也要把這批銃子按時、保質地造出來!絕不給您丟臉,絕不讓前線的兄弟們拿著燒火棍去拚命!”
“對!絕不讓前線兄弟拿燒火棍拚命!”眾匠頭群情激昂,連日來的疲憊似乎被這股使命感驅散了不少。
沈驚鴻心中感動,卻依舊冷靜。他知道光靠熱情不夠,必須要有更科學的管理和更優化的流程。他根據目前各工序的產能瓶頸,重新調整了人力配置,將經驗最豐富的工匠集中到關鍵的水力鏜床、膛線蝕刻精修以及槍機組裝等環節。同時,推行更嚴格的“流水作業”和“質量追溯”製度,每一根銃管、每一個槍機都打上編號和匠人標記,任何問題都能迅速定位到人,確保了質量的穩定性。
製造局內,燈火徹夜不熄。水力錘擊聲、鑽床轟鳴聲、金屬刮擦聲交織成一曲緊張而有序的樂章。沈驚鴻幾乎住在了局裡,與工匠們一同熬夜,解決技術難題,優化工藝流程。他的身影出現在熔爐旁、鏜床前、校驗場上,原本因讀書而略顯白皙的皮膚,再次被煙火氣熏染。
與此同時,神機營的選拔與初步編練也已展開。孫承宗親自坐鎮,從京營各衛所抽調年輕力壯、反應靈敏、有一定火器操作基礎的軍士,組建雷霆新軍。沈驚鴻編撰的《雷霆銃操典綱要試行)》被迅速刊印,下發至各級軍官手中。
然而,新事物的推行絕非一帆風順。許多習慣了鳥銃緩慢節奏和固定陣型的老兵,對雷霆銃的後膛裝填、散兵線戰術以及複雜的保養規程感到不適應,甚至心存抵觸。
“這勞什子玩意,花裡胡哨,裝填是快了,可打得準嗎?保養還這麼麻煩!”一名把總在操練間隙,忍不住對身邊的人抱怨。
“就是,還是鳥銃實在,雖然慢點,但陣勢擺開,砰砰一陣排槍,多有氣勢!”另一人附和。
這些議論,很快通過神機營內傾向改革的軍官,傳到了沈驚鴻耳中。他深知,若不能消除這些疑慮,即便裝備了先進的火器,也無法發揮其真正威力。
他請示孫承宗後,決定在新軍內部進行一次公開的效能對比演示。
演示選在一個晴朗的上午,在校場上進行。一方是十名操作熟練鳥銃的老兵,另一方是十名僅接受了短期雷霆銃訓練的的新兵。標的物設置在一百五十步和兩百步。
結果毫無懸念。在相同時間內,雷霆銃組打出了超過鳥銃組三倍的彈丸,並且在一百五十步上精度相當,在兩百步上,憑借膛線帶來的穩定性,雷霆銃組的命中率遠遠超過鳥銃組。隨後,沈驚鴻又親自演示了快速排除故障和保養流程,其便捷性讓觀望的軍士們嘖嘖稱奇。
事實勝於雄辯。演示之後,軍中的抵觸情緒大為緩解。沈驚鴻趁熱打鐵,親自深入各小隊,講解雷霆銃的設計原理、優勢所在,並耐心解答軍士們的疑問。他年紀雖小,但講解清晰,態度誠懇,又無一般文官的架子,很快贏得了不少基層軍士的好感。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在此期間,蘇卿卿也以另一種方式提供著支持。她根據沈驚鴻描述的軍中常見訓練傷如扭傷、擦傷、火藥灼傷等),配置了大量金瘡藥、消腫散和燙傷膏,通過徐光啟的關係,捐贈給雷霆新軍,並附上了詳細的使用說明。這份及時的幫助,不僅緩解了新軍初練時醫藥不足的困難,更讓許多軍士對這位未曾謀麵的“沈小公子的未婚妻”心生感激。
時光在緊張的忙碌中飛逝。製造局內,合格雷霆銃的產量穩步提升;神機營中,新軍操練日漸純熟。沈驚鴻如同一個高速旋轉的陀螺,奔波於兩地,協調資源,解決難題,傳授新知。他明顯地消瘦了,但眼神卻愈發銳利明亮,那是一種肩負重任、砥礪前行的光芒。
然而,就在首批兩千支雷霆銃即將交付的前夕,一個意想不到的麻煩找上門來——工部虞衡清吏司的一位主事,以“核驗物料支用,防止靡費”為由,帶著賬冊和吏員,來到了製造局。表麵上是例行公事,但其挑剔的態度和反複盤詰的架勢,讓張匠頭等人都嗅到了一絲不同尋常的氣息。
沈驚鴻得到通報,從校驗場匆匆趕回。他看著那位麵色倨傲的主事,心中明了。樹欲靜而風不止。自己與這雷霆新軍,終究還是礙了一些人的眼。這看似尋常的核查背後,恐怕另有文章。他深吸一口氣,整理了一下因忙碌而略顯淩亂的衣袍,平靜地迎了上去。
喜歡明祚永延,我讓大明上巔峰請大家收藏:()明祚永延,我讓大明上巔峰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