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家書喜訊與雄主對手_明祚永延,我讓大明上巔峰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明祚永延,我讓大明上巔峰 > 第119章 家書喜訊與雄主對手

第119章 家書喜訊與雄主對手(1 / 1)

沈驚鴻巡撫薊遼,駐節山海關,轉眼已近半年。這期間,他並未因身處防守之位而消極怠惰,反而以其一貫的主動進取風格,深入一線勘察。從薊鎮到遼東前沿的諸多堡壘、隘口,都留下了他的足跡。他親自校驗地圖,測量關鍵地段,與底層軍官和士卒交談,詳細了解邊軍的實際狀況、後勤補給線路以及麵對後金騎兵戰術的應對得失。隨行的技術團隊則係統地收集了各地城牆堅固程度、火炮布防位置、以及糧草倉儲情況的數據,為他構建更精確的防務模型打下基礎。

在他的強力推動下,薊鎮部分要害關隘及前沿哨所開始換裝由“精密製造局”生產、更為輕便且射程更遠的“驚鴻二式”騎槍,極大地提升了哨探和夜不收偵察兵)的反騎兵與遠程狙殺能力。同時,一套基於烽火、旗語,並融入簡易透鏡望遠鏡觀測和初步密碼通訊的改良型預警係統,也開始在幾個主要堡壘之間進行測試,旨在壓縮敵軍動向的傳遞時間。沈驚鴻以其務實、專業且不擺架子的作風,以及對提升戰力有著立竿見影效果的新裝備,漸漸贏得了不少渴望改變現狀的中下層邊軍將士的認可。

就在沈驚鴻忙於以攻代守、積極整合邊務之際,一封來自京城的家書,由沈府心腹家將快馬送至山海關巡撫行轅。信是妹妹沈明玥寫來的,字裡行間充滿了雀躍與激動。

“兄長大人鈞鑒:見字如麵。京中一切安好,母親身體康健,承宇勤學不輟,於格物算學尤顯天賦……另有一樁天大喜訊,嫂嫂已確診有孕二月矣!醫者言脈象平穩,胎氣甚和。兄長遠在邊關,嫂嫂不欲兄長分心,本欲稍晚再報,然妹實難抑欣喜,特此修書,盼兄長亦能同享此樂。嫂嫂一切有妹與母親悉心照料,萬望兄長勿以為念,專心國事,早奏凱歌……”

握著這封薄薄的家書,沈驚鴻的指尖竟微微顫抖。再度為人父的喜悅如同暖流,瞬間衝散了邊塞的寒意與公務的疲憊。他仿佛能看到蘇卿卿溫柔含笑的模樣,看到母親喜上眉梢,看到明玥圍著嫂子忙前忙後的情景。然而,喜悅之餘,一股深深的愧疚也隨之湧上心頭。妻子孕期,自己卻遠在千裡之外,無法陪伴左右。

他當即回到書房,鋪開信紙,沉吟良久,方才落筆。信中,他先是表達了對妻子有孕的狂喜與感激,細細叮囑她務必珍重身體,諸事以安胎為要。接著,他又以兄長的身份,感謝了明玥的懂事與辛勞。最後,筆鋒一轉,充滿了對未出世孩子的期盼與歉意,更流露出為國戍邊、開創太平的堅定:“……邊關重任在身,烽煙未靖,為父恐難親見吾兒蹣跚學步,咿呀學語。然父在此戍守國門,亦是為爾等開創太平之世。盼吾兒能知,此身雖遠,此心常在。待蕩平虜寇,四海升平,父必歸家,親教吾兒格物之理,縱橫之策……”

封好家書,命人以最快速度送回京城,沈驚鴻獨立院中,望著南方星空,目光愈發堅定。家國之念,非但未消磨其誌,反而更激起了他掃平邊患、守護親人的決心。

幾乎就在沈驚鴻接到家書的同時,來自各方的情報也彙總到他案頭。遼東方向的壓力,並未因代善的暫時主政而減輕,反而呈現出新的、更令人擔憂的特點。

原來,努爾哈赤死後,後金內部經曆了一番權力動蕩。其長子代善雖憑借資曆和軍功暫時統領大局,但此人勇猛有餘,權謀與戰略眼光卻顯不足,內部整合緩慢,對明軍的騷擾也多局限於傳統套路。然而,就在數月前,後金內部權力格局發生劇變。努爾哈赤第八子,時年三十五歲的皇太極,憑借其卓越的政治手腕、軍事才能和遠超諸兄的遠見,聯合其他對代善不滿的貝勒,最終迫使代善退居次位,自己成為了後金新任的汗。

與代善不同,皇太極甫一上台,便展現出雄主之姿。他大力推行改革,仿明製設立六部,加強中央集權;重用漢官,學習漢地先進技術與管理經驗;更注重策略運用,不再一味強攻,而是采取拉攏蒙古、孤立大明、時而議和麻痹、時而重點突擊的靈活戰術。情報顯示,皇太極對明軍出現的新式火器極為關注,曾嚴令前線部隊務必設法繳獲,並試圖招募漢人工匠進行仿製。顯然,這是一個比其父兄更加精明、更難對付的對手。

與此同時,朝廷方麵的人事變動也帶來了新的挑戰。薊遼總督王象乾因年老體衰,精力不濟,終於上書懇請致仕。朝廷準其所請,並迅速任命了新的薊遼總督——兵部右侍郎兼右僉都禦史,經略遼東、薊鎮、天津、登萊等處軍務,王在晉。

王在晉,萬曆二十年進士,素有乾練之名,但其守邊策略偏向保守,主張“重關設險,憑堅固守”,與孫承宗一派主張的“積極防禦,漸圖恢複”存在分歧,曆史上便與孫承宗多有不和。

這一人事變動,讓沈驚鴻感到了壓力。他作為巡撫,需受總督節製。王在晉的保守戰略,與他試圖通過技術革新和戰術優化來獲取戰場主動權、甚至尋求有限反擊的思路可謂南轅北轍。朝廷在此刻調派王在晉,其牽製遼東“冒進”的意圖頗為明顯。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果然,王在晉尚未到任,其行轅先發來的谘文已至。文中除了例行公事的寒暄與勉勵之外,特彆強調了對現有關防設施的倚重,要求沈驚鴻詳細呈報薊鎮至山海關一線各處隘口、堡壘的駐軍、糧儲、軍械情況及“確切的”防守預案,並著重提及要“核驗”近年來新增火器之“實效與靡費”,字裡行間透露著對沈驚鴻“標新立異”的審視和不無疑慮的考量。

是夜,沈驚鴻請父親沈惟敬過府議事,將皇太極上位的情報以及王在晉即將到任的消息一並告知。

沈惟敬聽罷,麵色凝重:“皇太極此子,非同小可,比其父兄更難纏。王在晉此人,守成或可,但絕非開拓之選。他這是要來給你套上籠頭了。”

沈驚鴻目光銳利,走到巨幅薊遼地圖前,手指重重地點在遼西走廊及蒙古方向:“父親,防守絕非龜縮孤城!皇太極欲聯合蒙古,我豈能坐視?王部堂要核驗,便讓他核驗!但我們不能等他來了再動作。我意已決:

第一,主動出擊,打擊蒙古。派遣精銳夜不收小隊,攜帶新式騎槍和望遠鏡,深入蒙古諸部活動區域,重點打擊與後金勾結緊密的部落,宣揚天朝兵威,離間其與後金關係,獲取情報。要讓皇太極的後院起火!

第二,強化前沿,彈性防禦。在確保山海關薊鎮核心防線穩固的同時,對遼東前沿支撐點如寧遠、錦州)進行重點加固,增加火炮數量和射程,儲備足夠糧秣彈藥。不僅要能守,更要讓敵人來攻時付出慘重代價,使其不敢輕易叩關。

第三,技術壓製,掌握主動。利用格物院最新改進的千裡鏡望遠鏡)和測距技術,在前沿廣設觀察哨,建立更早、更準確的預警體係。同時,秘密研發更適合野戰、便於機動的小型火炮類似後世臼炮或輕型野戰炮的雛形),尋求在野戰中也能對後金騎兵形成壓製。

第四,經濟與心理戰。利用海商渠道,嘗試對後金進行一定程度的經濟封鎖,限製其獲取急需的鐵器、硝石等物資。並散布消息,宣揚明軍新式火器之利,動搖其軍心。”

他轉過身,看著父親,語氣斬釘截鐵:“總之,絕不可因王部堂保守而自縛手腳!我們要以攻勢思維來謀劃防守,通過主動的戰術行動、技術優勢和外交離間,不斷削弱、疲憊對手,掌握戰場主動權。即便不能立刻犁庭掃穴,也要將皇太極牢牢摁在遼東,使其無法從容擴張,為我大明爭取改革圖強的寶貴時間!”

沈惟敬看著兒子眼中閃爍的鋒芒與清晰的布局,心中震撼之餘,更是老懷大慰。兒子不僅看到了眼前的防守,更看到了整個戰略大局的博弈。這已遠超一般邊臣的見識。

“好!這才是我沈家兒郎!這才是我大明巡撫應有的氣魄!”沈惟敬重重一拍案幾,“薊鎮這邊,為父全力支持你!要人給人,要地給地!咱們父子,就在這薊遼前線,跟那皇太極,還有朝中那些墨守成規之輩,好好周旋一番!”

窗外,邊關冷月如鉤,卻掩不住行轅內勃發的英氣與銳意。沈驚鴻懷著對家人的思念與責任,麵對著雄主對手與保守上司的雙重挑戰,非但沒有退縮,反而激起了更強的鬥誌。他深知,最好的防守,永遠是讓敵人感到進攻的代價無法承受。在這大明北疆,一場由他主導的、融合了技術、戰術與戰略思維的主動防禦好戲,即將拉開序幕。

喜歡明祚永延,我讓大明上巔峰請大家收藏:()明祚永延,我讓大明上巔峰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HP:沒有選擇 快穿:誰要當炮灰?女配她不乾了 八零旺夫:搞廠帶娃雙開掛 穿成霸總文裡的惡毒女配後我擺爛 星海移民計劃 大唐狄仁傑之裂國 詭異複蘇從精神崩壞開始變強 渣夫讓我守空房,我嫁太子顯懷了 父子另娶我另嫁,短命夫君長命百歲了 我蒸的丹饃驚動了天庭特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