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盛世之基_明祚永延,我讓大明上巔峰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175章 盛世之基(1 / 1)

天啟九年的春天,遼東的黑土地上冰雪初融。沈陽總兵府內,沈驚鴻正在批閱一疊厚厚的軍務文書,窗外傳來新兵操練的整齊號令聲,間或夾雜著格物坊試射新式火銃的清脆響聲,空氣中彌漫著一股鋼鐵與火藥的氣息。

大人,親兵統領周遇吉輕叩門扉,呈上一封用火漆密封的急信,京師八百裡加急,陛下手諭。

沈驚鴻放下手中關於北疆駐軍換裝的軍報,接過那封沉甸甸的信函。拆開火漆,天啟皇帝朱由校那熟悉的、略帶匠人特有的工整筆跡躍然紙上:

驚鴻吾師見字如晤。北疆既定,國威遠播,萬邦側目,此皆賴卿運籌帷幄、決勝千裡之功。然朕近日於文華殿課子,見太子聰穎好學,年已六齡,舉止有度,正當啟蒙之期。憶昔朕年少時,卿以格物之道啟朕心智,使朕知天地運行之理,曉萬物造化之機,獲益終生,至今感念。今太子教育,關乎國本社稷,非卿莫屬。

另,朝中諸事雖已步入正軌,然朕常感獨木難支。魏閹雖能,終非治國之才;閣臣雖賢,難窺百年大計。今北疆暫安,海波未興,正當謀劃長遠。望卿速歸京師,一則朕有軍國要事相商,二則太子亟待良師啟蒙。朝中諸事已備,靜待卿歸。

信不長,卻字字千鈞。沈驚鴻緩緩放下信箋,走到那幅巨大的《大明寰宇全圖》前,目光從北疆的勒拿河一直向南,越過蜿蜒的長城,最終定格在那座象征著帝國權力的紫禁城上。他的指尖輕輕劃過地圖上的山川河流,心中感慨萬千。這些年的浴血奮戰、苦心經營,終於讓這個曾經內憂外患的帝國,煥發出了新的生機。

他改變了什麼?一個正在重煥生機的王朝:

1.國本穩固:曆史上天啟皇帝因落水染疾,無子而終,導致信王朱由檢倉促繼位,朝政動蕩。而今,由於沈驚鴻早期引入的現代衛生觀念和預防措施,皇宮內的生活環境得到改善,天啟皇帝不僅健康無恙,更在皇後張氏誕下嫡子,徹底解決了帝國繼承人的危機。如今太子已六歲,聰慧伶俐,深得朝野擁戴。

2.朝堂整肅:通過與天啟皇帝的默契配合,巧妙地利用魏忠賢這把整頓吏治,以雷霆手段清除了大量隻知空談、黨同伐異的東林黨人,肅清了官場積弊。同時,力排眾議推行宗室革新,讓郡王以下的宗室子弟通過嚴格考核進入清吏司任職,既解決了宗室祿米給財政帶來的沉重壓力,又為朝廷輸送了新鮮血液,打破了士紳對官場的壟斷。

3.軍事強盛:後金已滅,其殘部西遁;蒙古諸部在明軍強大的武力威懾下紛紛歸附,北境安寧;羅刹人被迫簽訂《尼布楚條約》,北疆獲得了自永樂以來未曾有過的和平。新式陸軍普遍裝備驚鴻二式擊發槍,水師擁有蒸汽鐵甲艦,這支軍隊已成為當世無敵的存在,徹底扭轉了明軍自薩爾滸之敗後的頹勢。

4.經濟起步:遼東、北疆的開發初見成效,屯田製與軍功授田製吸引了大量流民前往墾殖;海外貿易船隊遠航至南洋、印度,帶回了大量白銀。由蘇卿卿在後方推動的農業改良和手工業標準化,使得糧食產量有所提升,軍工製品質量統一。但全麵的民生改善才剛剛開始,許多基礎建設尚未展開,民間經濟仍待振興。

二、離彆布局

臨行前,沈驚鴻對北疆事務做了周密安排,召集群臣於鎮北城議事廳。

這座新興的邊塞城池,如今已是北疆的政治軍事中心。堅固的棱堡城牆外,是新規劃的屯墾區;城內街道整齊,軍營、武庫、格物院分院落等一應俱全,雖略顯簡陋,卻秩序井然。

沈驚鴻站在議事廳的北疆沙盤前,神情肅穆。周遇吉、張文啟等文武官員分立兩側,靜候指令。沙盤上,勒拿河以東的明軍據點星羅棋布,江河要衝處標注著蒸汽炮艦的巡邏路線。

遇吉,沈驚鴻將一麵刻有虎紋的兵符鄭重交予他,北疆防務,從今日起由你全權負責。記住八字方針:外示綏靖,內修武備他的手指重點在勒拿河一線幾個關鍵隘口,羅刹人雖簽了和約,然其狼子野心,絕不會就此罷休。據夜不收密報,他們在西岸仍在增兵。合約束縛不了他們多久。沿河的棱堡防線要日日檢修,江防艦隊要時時操練,火器彈藥要足額儲備,驚鴻二式的實彈射擊訓練每月不得少於兩次,不可有一日懈怠!

周遇吉單膝跪地,雙手接過兵符,沉聲道:末將謹記大人教誨!必使北疆固若金湯,不負大人重托!羅刹人若敢來犯,定叫他們有來無回!

沈驚鴻微微頷首,又看向張文啟:文啟,移民實邊要繼續推進,這是鞏固疆域的根本。要讓百姓能在這片土地上紮根,不僅要讓他們活得下去,還要讓他們過得好。他取出一卷親手繪製的圖冊,這是根據黑土特性設計的新式犁具圖樣,還有從南洋引入的耐寒作物選種要領,你要在屯墾區大力推廣。此外,與達斡爾、鄂溫克諸部的貿易要公平進行,他們是我們在北疆的眼睛和耳朵,盟約必須鞏固。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下官明白,張文啟躬身接過圖冊,鄭重承諾,定不辱使命,使北疆物產漸豐,民心思定,成為大明永固之疆土。

最後,沈驚鴻的目光掃過在場所有文武官員,語氣凝重:諸位,北疆之重,關乎國運。我走之後,望諸位同心協力,不僅要守住這片疆土,更要開發建設。待我歸來時,希望看到這裡不僅是軍事要塞,更是我大明北方的樂土!

他走到沙盤最北端,手指劃過勒拿河,最終停在更北方那片標注著極北待探的廣袤區域,聲音不高卻充滿力量:我們的目光,不能僅限於此條約所定之界。格物院對極北之地的勘探,要繼續加大投入。未來,大明的疆域,當北抵冰洋!

三、歸途所見

三日後,沈驚鴻帶著一隊精銳親兵,踏上了返回京師的路途。這一次,他刻意放緩了速度,想要親眼看看這些年來先軍事,後民生戰略推行後的實際變化。

自山海關入內,所見景象與數年前他北上時相比已有改善,但距離他理想中的盛世還相差甚遠,處處顯露出軍事優先的鮮明特征。

官道經過兵工體係的簡單修整,鋪設了碎石,比純粹的土路稍好,但遠未達到硬化路麵的標準,雨天依舊泥濘難行。道上往來最頻繁的是各種運送軍需的車輛,其中不少是標著格物坊軍器監徽記的四輪貨運馬車,這些采用新式軸承和鋼製彈簧的馬車,主要載運著火炮、彈藥、新式火銃等軍械,顯示出軍事後勤的優先地位。偶爾也能看到一些商隊,但規模遠不及軍車隊。

在途經灤河時,他看見河麵上有士兵押送的輜重船隊正逆流而上。陪同的軍官介紹道:大人,這是送往薊鎮的新式火銃和彈藥。如今九邊要地都已陸續換裝驚鴻一式燧發槍,京營和遼東主力則全麵裝備驚鴻二式擊發槍。兵部正在全力督造,預計明年可完成全部邊軍的換裝。

田野間,來自遼東的改良作物如玉米、土豆等開始在一些軍屯區推廣,但民間采用的規模還很有限。水利設施多是前朝遺留,明顯年久失修,新的、係統性的水利工程尚未大規模展開。在一些村莊外,可以看到士兵在幫助百姓修建糧倉和簡易的防禦工事,軍民合力開墾荒地的場景也隨處可見,這既是鞏固邊防,也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生產。

城鎮的變化較為明顯,但大多與軍事相關。由兵部主導、在各府縣設立的訓蒙所開始普及,主要麵向軍戶子弟,教授識字、算術以及基本的火器維護知識,旨在為軍隊培養後備人才。市集上,最醒目的往往是軍器監設立的工坊,裡麵傳來打造兵器、鎧甲的鐵錘聲不絕於耳。商人們談論的話題,也多圍繞著軍需供應、邊境貿易許可以及新開辟的商路安全展開。

這一切,都清晰地顯示出沈驚鴻先強軍,再富民的戰略正在穩步推進。雖然底層普通百姓的生活依然艱苦,賦稅壓力仍在,但邊境的安定讓農民得以相對安心地耕作,商人可以沿著軍隊肅清的道路進行貿易,社會秩序得以恢複。一個強盛的軍事帝國已經初具雛形,這為民生的下一步改善打下了不可或缺的堅實基礎。沈驚鴻看在眼裡,心中明了:是時候將更多精力投入到民生發展領域了。

四、紫禁城內

半月後,沈驚鴻抵達京師。他甚至來不及先回府邸與闊彆已久的蘇卿卿和年幼的兒子團聚,便直接奉召入宮。

在熟悉的乾清宮西暖閣,他見到了天啟皇帝朱由校。與曆史上那個體弱早逝的形象截然不同,眼前的皇帝麵色紅潤,身形挺拔,眼神明亮而銳利,身上兼具了帝王的威嚴與匠人的專注氣質。他並未穿著正式的龍袍,而是一身簡便的棉布常服,袖口甚至還能看到些許油漬和金屬碎屑,顯然是剛從某個軍工作坊視察或親自參與調試出來。

臣,沈驚鴻,奉旨回京,叩見陛下。沈驚鴻依禮參拜。

吾師快快請起!朱由校親自上前攙扶,語氣帶著毫不掩飾的真摯與急切,這裡沒有外人,不必如此拘禮。朕可是盼星星盼月亮,總算把你盼回來了!北疆這一仗,打出了我大明的國威!

他熱情地引著沈驚鴻走到暖閣一角那處特彆設置的工作台前,上麵擺放著各種精密的機械零件、圖紙和測量工具:吾師請看,這是朕最近在琢磨改進的火炮瞄準裝置,借鑒了你提到的象限儀原理,但這個遊標刻度總是校準不準……還有這個燧發機的擊錘力度,量產的總是不如格物院試製的樣品……

兩人就軍械的改進、生產標準化遇到的難題等討論了近一個時辰,氣氛熱烈,仿佛又回到了多年前沈驚鴻為當時還是皇長孫的朱由校進行格物啟蒙的時光。

之後,朱由校揮手屏退了左右侍從,神色轉為鄭重。

驚鴻,他直呼其名,顯示著超越君臣的信任,此次急召你回京,主要有三件事,皆關乎我大明未來國運。

第一,太子漸長,天資聰穎,已顯仁厚明理之象。朕觀察良久,朝中翰林雖學問淵博,然思想多拘泥於故紙堆,難當培育一代明君之大任。朕希望由你親自教導。朕深知,你能給他的,遠非那些死記硬背的經義所能及。朕要的,是一個如你一般,能文能武、明察萬裡、開拓進取的儲君!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第二,朝局雖已初步整肅,吏治貪腐之風有所收斂,然積弊非一日可除,官僚體係效率低下、人浮於事的現象依然存在。魏忠賢這把刀,朕用得順手,卻也知此非長治久安之道,閹宦權勢過大,終是隱患,且其手段酷烈,亦非朝廷之福。下一步朝政該如何深化改革,如何建立一套超越個人、更具效率且穩定的製度,朕需你的方略。

第三,朱由校目光灼灼地看著沈驚鴻,帶著無限的期許與一絲如釋重負,如今軍備已強,邊境大定。建奴已滅,蒙古臣服,羅刹簽約,海上靖平。我大明外部威脅已降至百年來的最低點。國庫因貿易和抄沒逆產,也日漸充盈。我們下一步,該當如何?是繼續傾儘全力強兵,還是……該著手大力改善民生,惠及天下黎庶了?朕想聽聽你思慮已久的下一步規劃,你心中的那個百年大計

沈驚鴻深吸一口氣,知道最關鍵的時刻到了。軍事上的強盛隻是他拯救這個帝國的第一步,是穩住局麵的基石。現在,外部壓力減輕,內部初步穩定,正是將工作重心轉向內部建設,推動經濟複蘇和民生改善的時候了。他要將現代文明的種子,播撒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

陛下,沈驚鴻沉聲道,目光堅定而清澈,臣確有一策。正如陛下所言,如今外患暫平,強軍初成,當可騰出手來,著力改善民生,此乃固本培元之上策。臣建議,未來數年,當集中財力物力,先從三個方麵著手:興修水利以防災增產,改良農具以提升效率,暢通全國道路以促商貿流通。待民生改善,百姓富足,國庫自然更加充盈,屆時,我大明將擁有前所未有的力量,再圖更大發展,開創遠超漢唐的盛世!

窗外,春日的陽光正好,暖暖地灑在紫禁城金色的琉璃瓦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一個強軍之後繼而富國的宏偉藍圖,就在這間充滿工具與圖紙、兼具帝王書齋與工匠作坊特色的殿堂內,於兩位亦君臣亦師徒的知己之間,徐徐展開,照亮了這個古老帝國通往未來的道路。

喜歡明祚永延,我讓大明上巔峰請大家收藏:()明祚永延,我讓大明上巔峰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HP:沒有選擇 快穿:誰要當炮灰?女配她不乾了 八零旺夫:搞廠帶娃雙開掛 穿成霸總文裡的惡毒女配後我擺爛 星海移民計劃 大唐狄仁傑之裂國 詭異複蘇從精神崩壞開始變強 渣夫讓我守空房,我嫁太子顯懷了 父子另娶我另嫁,短命夫君長命百歲了 我蒸的丹饃驚動了天庭特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