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上元佳節。
大雍京城,恰似一片沸騰的紅海。天界使者的降臨與鎮異司修士的巡狩,為這座古老都城注入蓬勃生機,驅散了盤桓已久的妖魔陰霾,更點燃了百姓心中前所未有的虔誠與狂熱。對仙神的崇奉在這一年攀至頂峰,各大道觀寺廟香火鼎盛,嫋嫋青煙直貫九霄,供奉的香火願力較往年激增數倍,連遠居天庭的諸仙亦感知到這份澎湃的信仰之力,天帝禦案前的奏報亦添了幾分欣然之色。
人間帝王龍心大悅,禦筆親批,撥出內帑,務令京城百姓共度一個最喧騰、最盛大的元宵佳節!長街兩側早已綴滿各式花燈,流光溢彩。巍峨的鼇山燈盤踞於朱雀大街中央,龍騰虎躍,仙鶴繞雲,光焰流轉,引得萬眾駐足驚歎。沿街店鋪簷下懸垂成串的魚躍燈、兔臥燈、荷綻燈,更有巧匠精製的走馬燈,燈影翩躚,演繹著古老神話。整條街衢亮如白晝,赤輝漫湧,空氣中氤氳著鬆脂清香、糖炒栗子的焦甜與煮元宵的暖糯氣息。
人流如織,摩肩接踵。新婚的小夫妻十指緊扣,妻子羞怯地依偎在丈夫臂彎,丈夫則小心地護著她,避開擁擠的人潮;定下親事的男女在丫頭小廝的簇擁下,借著賞燈的機會偷偷交換含羞帶怯的目光;更有大膽的少男少女,悄悄溜出家門,在人潮的掩護下,指尖偶爾不經意相觸,便如觸電般迅速分開,臉頰飛起紅霞,眼中流轉著甜蜜的悸動。這便是最真實、最鮮活的人間煙火。
在這片喧鬨的海洋中,碧落與孟青雲並肩而行。碧落依舊一襲素雅仙衣,風雪不侵,與周遭熱烈的紅形成鮮明對比,清冷的氣質讓她在人群中宛如鶴立雞群。孟青雲則換上了一身嶄新的錦緞棉袍,臉上褪去了幾分往日的蒼白陰鬱,煥發出少年的奕奕神采。他手中提著一盞剛贏來的精巧蓮花燈,燈影搖曳,映亮了他眼中新奇的光彩。
“仙子您看,那燈謎攤子好熱鬨!”孟青雲的聲音帶著一絲壓抑的興奮。修習《養神蘊靈訣》已有些時日,他的神魂穩固了許多,五感也日益敏銳。遠處小販的吆喝清晰可聞,空氣中混雜的種種氣味皆可分辨,他更能隱約感知到人群中流淌的、或強或弱的生命氣息,以及交織著喜悅、期待、愛慕與緊張的情緒波動——那是一片獨屬於凡人的溫暖洪流。這奇妙的感知,仿佛為他推開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門,令人沉醉。
碧落微微頷首,目光掠過那些懸掛的彩紙燈謎。她無需思索,隨口點破幾道極難的謎題,引得攤主連連作揖,將幾盞製作精美的走馬燈和宮燈贈予他們。孟青雲看得瞠目結舌,對碧落的欽佩更深一層。他費力猜中一個簡單的字謎,贏得一盞憨態可掬的小兔燈,也如孩童般雀躍。
人流中,維持秩序的城衛軍身著亮銀甲胄,疏導著興奮的人群,呼喝聲彙入百姓的笑語。而在更隱蔽處,孟青雲能感知到幾股熟悉而內斂的靈氣波動,如同無形的網,悄然覆蓋著喧鬨的街區——那是鎮異司的修士,隱在暗處,警惕著任何可能發生的靈異騷亂與作祟的妖物。這份守護帶來的安心感,讓節日的氛圍愈加純粹明淨。
正當孟青雲沉浸在新奇熱鬨與修行帶來的感知喜悅中時,一個略顯輕浮的熟悉聲音刺破喧囂,猛地紮入他耳中:
“喲!這不是咱們孟大少爺嗎?嘖嘖嘖,幾個月不見,攀上高枝兒啦?”
“就是就是!瞧瞧,連花樓賭坊都不屑跟哥幾個玩兒了,原來是找到了更好的‘樂子’?”
“嘖嘖,這位…美人?孟兄,豔福不淺啊!難怪看不上那些庸脂俗粉了!”
幾個衣著華貴卻舉止輕浮的公子哥兒,正是孟青雲從前廝混的狐朋狗友,此刻正擠眉弄眼地堵在路旁,目光在碧落攝人心魄的容顏和孟青雲身上來回逡巡,話語中的戲謔與惡意赤裸裸地傾瀉而出。他們顯然灌了不少黃湯,聲音格外刺耳,引得周遭行人紛紛駐足觀望。
孟青雲臉上的血色“轟”地一下直衝頭頂,仿佛被當眾剝光了衣裳!陶謙的怨念與屬於孟青雲的羞恥感同時炸裂,讓他恨不能立刻找個地縫一頭鑽進去!
“‘休得胡說!’”他下意識攥緊拳頭,身體繃緊,視線死死釘在地麵,隻想立刻掙脫這窘境。
“‘幾位公子,’”碧落的聲音如冰泉泠泠,不高,卻奇異地切開了周圍的喧囂,清晰地刺入那幾個紈絝耳中,“‘言語當慎。汙言穢語,徒增口業,損人亦不利己。’”她目光淡淡掃過,那眼神無波無瀾,卻似萬載寒冰,瞬間凍僵了幾人臉上輕浮的笑意。一股無形的寒意迫得他們酒意驟散,囂張氣焰如霜雪遇驕陽,頃刻消融,隻餘訕訕的沉默,幾人灰溜溜擠入人群遁走了。
孟青雲鬆了口氣,臉上熱意未消,窘迫得抬不起頭:“仙…仙子,對不住…讓您見笑了…他們從前…”
“‘過往雲煙,何須介懷?’”碧落截斷他的話,語氣依舊平淡,“‘你已非昨日之你。心之所向,足下之路,方為根本。’”她的話語似一股清冽山泉,滌蕩著孟青雲心中翻騰的羞恥。是啊,他再不是那個渾渾噩噩的孟青雲了!一股沛然莫禦的堅定自心底湧起。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兩人繼續前行,途經一個賣糖人的小攤。攤主手藝精湛,吹出的糖人惟妙惟肖。一對年輕男女正駐足攤前,女孩指著一個糖人,輕聲對男孩道:“我想要那個…”男孩立刻掏出銀錢買下,遞給她時,兩人相視一笑,眼中漾著初春般的甜意。
碧落的目光在那對年輕男女身上停留了一瞬,清冷的眼底似有微瀾泛起,轉瞬即逝。她隨即轉向旁邊一個售賣精巧燈籠的攤位。這攤位明顯比彆家考究許多,懸掛的燈籠用料上乘,做工精湛,其中一盞琉璃蓮花燈尤為引人注目——燈體冰魄般瑩澈,花瓣層疊舒展,薄如蟬翼的琉璃上,以金粉勾勒出繁複的雲紋與月下仙鶴的圖案,燈芯處嵌著一小塊溫潤的螢石,散發出柔和而靈動的清輝,在滿街暖融的紅光中顯得格外清雅脫俗,靈氣流轉。
孟青雲循著碧落的目光望去,心下立時了然。他如今身家頗豐,父母知他歸家過年,又拜了名師,特意多塞了幾倍銀錢,叮囑他“莫要委屈了自己,該花就花”。他闊步上前,指著那盞琉璃蓮花燈,對攤主爽快問道:“店家,這盞蓮花燈,多少銀子?”
攤主瞥見孟青雲衣著華貴,氣度不凡,身邊伴著一位清冷小姐,立刻堆起滿臉的褶子,笑容諂媚:“公子好眼力!這盞‘月下清蓮’燈可是小店的鎮店之寶!用的是西域進貢的上等琉璃,請京城頂尖匠人耗費數月精製而成,燈芯嵌著稀世‘月華石’,入夜自生清輝,經久不滅!上頭的仙鶴雲紋,更有白雲觀高人加持,能寧心靜氣!隻此一盞,非…非百兩紋銀不賣!”他報出高價,既是試探,也為彰顯此燈非凡。
百兩紋銀!足夠尋常百姓數年嚼用。四周圍觀者中識貨的,聞言暗暗倒抽一口涼氣,都道這公子怕是要挨宰了。
孟青雲卻眼皮都未抬。離家時母親塞來的銀票遠不止此數。他徑直從懷中抽出一張嶄新銀票遞去:“仔細包好。”動作乾脆利落,帶著富貴子弟慣有的漫不經心。
攤主接過銀票,驗看無誤,臉上的笑容幾乎滿溢而出,迭聲道:“公子爽快!小姐好福氣!小老兒這就給您仔細包好!保管妥帖周全!”他急急招呼夥計取來特製錦盒與柔軟絲絨,小心翼翼將那盞價值不菲的琉璃蓮花燈取下,動作輕柔如捧稀世珍寶,層層仔細包裹。
孟青雲付銀票時,心中並無波瀾。孟家富貴於他,早已尋常。然而,當夥計將那光華流轉的蓮花燈仔細包裹妥當,再雙手捧至他麵前時,他的心卻不由自主快跳幾拍。他深吸一口氣,鄭重接過那沉甸甸的錦盒,旋即轉身,雙手捧著,遞到碧落麵前。
他的動作帶著近乎虔誠的恭敬,以及一絲難以察覺的緊張與期待。躍動的燈火映亮他年輕的臉龐,眼神明亮而專注:
“仙……仙子,方才見您凝視此燈,目光似有流連。此燈清雅,光華內蘊,雖不及仙家寶物萬一,但在凡塵俗物中,也算彆致……願……願能博仙子一顧。”他喉結微動,未用“送”字,隻以更委婉的“博一顧”小心藏起心意,將所有期盼裹進得體的言辭。
碧落目光掠過眼前精心包裹的錦盒,複又抬眸望向孟青雲。少年眼中那份純粹的、近乎笨拙的真誠,與他方才取銀票時的矜貴姿態形成微妙反差。這盞燈的價值,她自然了然。凡俗金銀於她本無意義,但這燈盞本身凝聚的匠心與那一縷微弱靈氣,連同孟青雲此刻手捧錦盒時那份鄭重其事的心意,卻讓她古井無波的心湖,悄然泛起一絲微瀾。
周圍人聲鼎沸,燈火灼灼如晝,喧囂鼎沸的人間煙火卻似隔著一層毛玻璃,驟然遙遠模糊。她素來古井無波的心湖深處,那絲因年輕眷侶的甜蜜、因孟青雲方才的窘迫與此刻的笨拙真誠而泛起的微瀾,似乎被這盞價值不菲卻又純粹如赤子的燈火,輕輕撥動了一下。
她伸出瑩白勝玉的手,並未去接那錦盒,指尖徑直挑開了盒蓋。溫潤清雅的琉璃光華瞬間流瀉而出,月華石的光芒柔和而靈動,燈罩上金粉勾勒的仙鶴仿佛下一刻便要掙脫束縛,振翅融入這上元夜的璀璨星河。冰涼的琉璃燈壁貼上她的指尖,一絲微不可察的冥府靈力悄然滲入燈芯,那月華石的光芒霎時更顯溫潤內斂,與琉璃本身的清冷輝光完美交融,氤氳開一片深邃靈韻。
良久,她清冷的聲音響起,比掠過簷角的夜風更輕:
“此燈……尚可入眼。”
她接過那盞燈,徑直提在手中。琉璃蓮花燈在她素白衣袖旁輕輕搖曳,流光溢彩,清輝浮動,映亮她清冷的眉眼,仿佛為那周身不染塵埃的仙氣,添上了一抹來自人間的、溫暖而璀璨的光華。她提著燈,向前走去,融入了那片紅彤彤的、喧囂鮮活的人間燈火之中。
孟青雲凝望著她的背影,凝望著那盞在她手中恍若重獲新生的蓮花燈,一股難以言喻的滿足與暖意湧上心頭,大步流星跟了上去。
早春寒意尚未褪儘,白雲觀內卻已漾開一股較往年更蓬勃的生機。靈氣複蘇之勢愈發明朗,草木抽芽不僅早於尋常,更顯葳蕤;就連觀中那些原本資質平庸、僅能健體強身的雜役弟子,也偶能察覺絲絲縷縷的“氣感”於經脈間遊走。然則,這湧動的生機之下,正蟄伏著修行界前所未有的焦慮。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偏廳內,氣氛沉凝。白雲道長端坐上首,下首坐著幾位應邀前來的大派掌舵之人:須發皆白、麵色紅潤的青陽觀觀主;寶相莊嚴、手持念珠的大相國寺住持明覺禪師;另有一位氣質淩厲、背負長劍的神劍門門主。鎮異司的數位核心長老,亦列席在側。
“諸位道友,”白雲道長聲音沉緩,打破了沉默,“靈氣日漸充盈,是淩華仙君之恩,也是天道所賜,亦是我輩修士之機緣。然,隨之而來的精怪異變、乃至微末魔氣擾動,亦不容小覷。鎮異司成立,本為護佑蒼生,但我等皆麵臨一樁棘手之事。”他環視眾人,目光凝重,“我觀中,乃至京城內外,乃至各州府,已有不少身具靈根、可感靈氣之人湧現!此乃大雍之幸,修行界之幸!然……”
青陽觀觀主拂塵微揚,長歎一聲,道袍無風自動:“然則,我輩各家傳承功法,或源於上古殘篇,佶屈聱牙,非天資卓絕者難窺門徑;或為本門核心秘傳,非親傳弟子曆經重重考驗不得其真。且功法立意高遠,對初踏道途、僅求引氣入體強健筋骨、略通術法護身的凡俗弟子而言,直如幼童掄百斤巨刃,非但無益,反易傷及道基根本!”
明覺禪師雙手合十,低誦佛號:“阿彌陀佛。佛門亦懷此憂。我寺《金剛鍛體訣》雖可淬煉體魄,然欲引動佛元流轉,需慧根佛緣缺一不可。尋常信眾縱懷靈根,若無明師點化,極易墮入歧途,或遭心魔反噬,或空耗數十寒暑。”
神劍門門主冷哼一聲,手指敲擊著劍鞘:“我神劍門以劍入道,基礎便是打熬筋骨、錘煉意誌,引劍氣淬體。這法子,十個人練,九個半得廢掉!剩下半個,也是半死不活!哪來那麼多筋骨絕佳的苗子?靈氣複蘇是好事,可總不能指望人人都是絕世天才吧?”
鎮異司一位負責新晉修士培訓的長老愁眉緊鎖,沉聲補充道:“道長,諸位前輩,實不相瞞,我鎮異司如今招募的預備成員,十有八九皆困於這第一步!缺乏適宜的基礎功法指引,縱有靈根,亦無法有效引氣、存氣、運息,連最基礎的驅邪符籙都難以催動半分!長此以往,鎮異司形同虛設,如何應對未來將至的滔天危機?”
眾人紛紛附和,核心症結昭然若揭:凡間正苦於匱乏一套普適、安全、高效、能廣布天下的修行入門奠基之法!現有傳承,或門檻高不可攀,或凶險莫測,或深藏秘而不宣。
白雲道長目光轉向靜坐於側、始終緘默的碧落。她一襲素衣勝雪,似與殿內凝重氣息格格不入,卻又如定海神針般淵渟嶽峙。
“碧落仙子,”白雲道長肅然起身,向碧落深深稽首,言辭懇摯,“您乃上界真仙,見聞廣博,道法通玄。此為人間修行界千年未有之困局,更係蒼生安危之根本。貧道與眾道友殫精竭慮,仍束手無策,伏望仙子慈悲,示下迷津!若得賜一二契合凡俗初學者的奠基法門……縱隻言片語,亦堪為塵世明燈,功德無量!”
殿內所有人的目光瞬間聚焦於碧落身上,滿含希冀與敬畏。
碧落緩緩抬起眼眸,清冷如霜的眸光掠過眾人焦灼的麵容。她並未即刻回應,而是陷入更深的思量。仙界的功法?《萬化歸神引》、《養神蘊靈訣》這類基礎仙法、神魂修煉法固然精妙,但其運轉需引動更高層次的仙靈之氣。人間靈氣稀薄,根本難以維繼其核心循環,強行修煉必致靈氣暴走,經脈儘毀。貿然傳授,無異於飲鴆止渴。
她腦海中飛掠過這段時間在人間觀察所得:
凡間武者雖粗陋,其內力運行路線卻足以印證人體經脈可承載的流轉。
各派展示的殘缺基礎吐納術雖效率低下,卻印證了引氣的可能。
鎮異司修士實戰中摸索的零碎靈氣運用技巧不成體係,卻極具實用價值。
孟青雲修煉《養神蘊靈訣》時,她護持其魂、觀察其體魄與凡間靈氣交互的細微過程——這提供了最直接的適應樣本。
甚至……元宵夜那盞琉璃蓮花燈中,凡間匠人以凡物引動微弱靈氣的手法,其間竟暗含以形導氣的樸素至理。
仙法……不合此界。碧落終於開口,嗓音清冽似冰泉墜玉,強行為之,反成禍端。
眾人聞言,臉上希冀之色頓時黯淡。
“然,”碧落話鋒一轉,眸光深邃,“道法自然,萬變不離其宗。引氣、淬體、凝神,此為根基。凡間靈氣雖稀薄,人身小天地,亦有共通之理。”
她起身行至殿中書案前。案頭宣紙筆墨早已備妥。她並未即刻落筆,隻以纖指淩空虛劃。指尖過處,微光流轉的淡色軌跡憑空浮現——非是文字,而是動態的人體經絡、靈氣運轉的抽象圖式,與繁複玄奧的能量符紋。
仙道根基,在引天地偉力入體,鑄無上道基。其勢磅礴,其途險峻。
凡俗根基,當固本培元,循序漸進,化凡胎為奇骨。
碧落聲調不高,卻字字貫耳,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不必強求感應浩瀚天地。當以內息為引,佐以特定吐納樁法,於靜定中捕捉周身最易感知的溫和‘生氣。引氣當如涓流潤物,重在而非。應借鑒武者導引術,融彙青陽觀《抱元守一》殘篇靜心法門。
她指尖光芒流轉,勾勒出幾個簡樸的樁法姿態,呼吸隨之起伏,氣息流轉的路徑纖毫畢現,最終彙入丹田下三寸初具雛形的“氣海”。動作看似樸實無華,卻蘊含著大道至簡的深邃韻律。
“靈氣初入,不可急於衝擊經脈。當以氣養身,循特定經脈路線,溫和衝刷皮、肉、筋、骨,祛除後天雜質,強健體魄根基。此乃水磨工夫,忌急功近利。神劍門打熬筋骨之法過於酷烈,取其堅韌不拔之‘意’,棄其暴力摧殘之‘形’。融合佛門《金剛鍛體訣》中溫和的‘觀想淬煉’之法。”
光軌描繪出幾條主要的、不易受損的經脈路徑,靈氣如暖流般緩行其間,重點溫養臟腑與四肢百骸。旁有標注:循序漸進,痛則不通,通則不痛,以舒適溫熱為度。
“神為氣帥。凡人心念駁雜,易受外魔侵擾。需有穩固心神、澄澈意念之法。此非高深神魂之術,實則隻需最基礎的‘守一’、‘內觀’、‘靜慮’。可借鑒冥府接引亡魂時安撫其魂的‘安魂咒’簡化版,融彙各家靜坐冥想之精義。”
碧落指尖的光芒流轉,勾勒出一個盤坐的小人,眉心一點清光,意念如絲,內觀己身,摒棄諸般雜念。旁附幾句極其簡樸、卻蘊含安撫之力的口訣音節。
“引氣有成,淬體小成,凝神穩固,方可嘗試引動靈氣施展最基礎術法。非為爭鬥,重在掌握、溝通與引導。譬如:引一絲木氣催發種子,引一絲金氣附著指尖增器物鋒銳,引一絲土氣感知地脈微顫。”光軌流轉間,演示著如何將丹田溫養的一縷微弱靈氣,借由特定手印與意念引導,附著於指尖或器物,催生最基礎的“超凡”之效。強調控製力與安全,其威能被刻意限製在極低範圍。
碧落一邊闡述理念,一邊以指代筆,在虛空中構建這套功法的框架模型。她並非另辟蹊徑,而是在浩瀚道海中,為凡間修士精準篩選、打磨、拚接出最堅實、最普適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