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青雲與阿渺踏入庚金山脈深處,空氣中的庚金煞氣比外圍濃烈了數倍,帶著一股蠻橫的穿透之意,好似無數無形刀劍加身。尋常修士在此,隻怕片刻之間,便會被這無處不在的煞氣切割得遍體鱗傷。
孟青雲周身混沌之力自發流轉於體表,抵禦著煞氣侵蝕。他倒也不急於深入,反而與阿渺一道,在這邊緣地帶尋了塊相對平穩的巨岩,盤膝坐下,開始逐步適應。
起初,他隻敢小心引入一縷庚金煞氣入體。那煞氣甫一進入經脈,便如無數細小的金屬針芒攢刺,帶來陣陣鑽心劇痛。他謹守《九劫不滅體》法門,以肉身為烘爐,混沌之力為薪柴,包裹住這一縷煞氣,汲取其中精純的庚金本源,融入四肢百骸,反複淬煉筋骨。
這適應過程緩慢而痛苦,但他能清晰感覺到,肉身在這股力量的打磨下,正變得越發堅韌,對庚金之力的親和力也在一點點提升。
數日後,他已能承受更大量的煞氣衝刷,便開始沿著山體那些天然形成的裂隙,逐步向下探索。越往下,煞氣越發精純淩厲,呼嘯穿梭間,發出刺耳的金鐵交擊之聲。
阿渺憑借其強悍妖軀和月烏的指點,也在附近尋了一處煞氣旋渦,引動煞氣淬煉她那對刀臂與暗金甲殼。隻見她那暗金色身軀在煞氣磨礪下,光澤愈發深沉內斂。
孟青雲盤坐於一道深邃裂隙邊緣,周身被濃稠的煞氣霧氣包裹,衣衫早已被無形之力割裂出無數破口。他閉目內視,引導著比之前猛烈數倍的庚金煞氣在體內奔騰流轉,進行著更深層次的淬煉。
劇痛如潮水般衝擊著他的神經,然而他的心神卻異常清明。
一個念頭,如同黑暗中驟然劃過的閃電,瞬間照亮了他的識海:
《九劫不滅體》,乃是主動引劫入體,以肉身為爐,強行淬煉,追求不滅。這是極致的“動”,是向外索取,是承受與對抗。
《萬化歸墟道藏真經》,則是觀想歸墟,以神魂為引,納萬化於虛無,歸於寂滅。這是極致的“靜”,是向內探索,是消解與容納。
二者路徑,看似南轅北轍。
但此刻,在庚金煞氣這“劫力”的瘋狂撕扯下,在識海那片代表“寂滅”的墟界幽暗浮動之間,他突然明悟過來:
“劫”是外在的毀滅之力,是混沌暴烈的一麵;
“墟”是內在的終結歸宿,是混沌沉寂的一麵。
這兩者,本質皆是“混沌”的不同麵貌與階段!
又何須拘泥於“體”與“神”的分彆?
一個前所未有的構想,在他心中瘋狂滋生!
他不再僅僅依靠肉身硬扛著煉化庚金煞氣。而是分出一部分心神,沉入識海,主動引動那片觀想出的“墟界”。同時,他小心翼翼地,將一股精純的庚金煞氣,作為一種純粹的能量流,導向識海,投入那片幽暗死寂的“墟界”之中!
“轟——!”
仿佛驚雷在識海炸開!
那代表毀滅與鋒銳的庚金煞氣,落入死寂的“墟界”,並未立刻被吞噬湮滅,反而激起了劇烈的“反應”!
墟界的無邊黑暗被攪動,如同注入了沸水,翻騰不休。而那煞氣中蘊含的“劫力”特質,則在墟界寂滅之意的衝刷下,被迅速分解、剝離,顯露出其最本源的庚金道韻!
孟青雲以法眼“觀察”著識海內的劇變。
他看到,“劫力”在“墟”中被拆解、重塑;“墟”則因“劫力”的注入,不再是一片死寂的虛無,而是開始演化——煞氣湧入,激起道道漣漪,繼而緩緩平息,歸於更深的黑暗。然而,那片黑暗,似乎比之前更加“厚重”,也更顯“包容”。
他找到了橋梁!
劫力歸墟,墟中引劫!
在後續的修煉中,他開始了更大膽的嘗試:
引煞氣入體時,他不再全部用於淬煉肉身,而是分流出部分最精純的“劫力”,導入識海“墟界”。
進行“萬化入墟”觀想時,他便以這些導入的“劫力”為養料,加速“墟界”的演化與穩固,並在這片歸於寂滅的虛無中,主動觀想“劫力”的生滅景象——雷霆乍現又湮滅,烈焰燃燒成灰燼,庚金鋒銳被磨平……靜靜體悟著毀滅本身,如何在最終的“墟”中沉澱。
這過程緩慢而精妙,需要極高的心神控製力與對自身力量入微的掌控。他不再將自己割裂為“肉身修煉者”與“神魂觀想者”。
他逐漸意識到:
肉身,亦可視為一方“能夠承載、演化劫力的墟”!
神魂,亦可成為一股能夠引動、掌控墟變的劫!
《九劫不滅體》賦予他承載萬劫、近乎不滅的肉身根基;
《萬化歸墟道藏真經》賦予他容納萬化、歸於混沌的神魂本質。
二者在他身上,開始真正交融,走向一條獨一無二的道路。
當孟青雲再次從深層次修煉中睜開雙眼時,他瞳孔深處,仿佛有無數微小的劫難在生滅輪轉,最終又歸於一片幽深的寂靜。周身流轉的氣息,既帶著庚金淬煉後的鋒銳堅固,又蘊含著一股能吞噬、消解萬力的虛無質感。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他心有所感,於識海之中,為這條初現雛形的道路,落下名諱:
《混沌劫墟不滅真經》
“身如劫墟,神衍萬劫;我即混沌,不滅自生。”
孟青雲盤坐於裂隙深處,心神沉入一種玄之又玄的內視狀態。
此刻他的身軀,早已超越凡俗血肉範疇。肌膚之下,隱有星河流轉之象;臟腑之間,仿佛有罡風、雷霆、玄冰、烈焰等諸般劫力在循環生滅。
然而,他卻清晰地感知到一層無形壁壘。體內萬劫俱全,混沌已成,力量奔流不息,卻總覺得……差了點什麼。
他凝視著識海深處那仿佛能吞噬一切的“劫墟”,心潮起伏。
”這劫墟能吞噬萬力,演化混沌,但終究是被動容納,如同死寂深海,隻進不出,缺乏一股……主動性。他思緒翻騰,仔細審視自身所修的兩大根本法門。我雖機緣巧合,將二者初步融合,以劫力滋養墟界,以墟界沉澱劫力,但兩者神魂本質,一動一靜,一外一內,並未真正圓融無礙。”
“動靜之間,陰陽之辨,似乎還隔著一層難以言喻的薄紗……”
就在他心神徹底沉入“劫墟”深處,體悟著那極致意境時,一點靈光,如同劃破夜空的流星,驟然照亮了他的識海!
“等等!歸墟吞噬一切,終結萬物,此謂“寂滅”,是萬物之終。然則,宇宙鴻蒙未開,天地誕生之前,不也同樣是一片無垠的混沌與永恒的寂靜嗎?”
“寂滅的儘頭,或許……即是創生的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