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九號,周六,奉陽工業學院的領導們加了個班,對江振邦傳真過去的合作方案進行了一上午的討論,期間江振邦還通過電話的形式遠程參與,最終在午飯前敲定了此事。
奉陽工業學院會在周末就組建一支隊伍,前來興寧錦紅無線廠進行技術援助。
隨後,江振邦向錦紅廠的陳玉彬書記致電,告訴了他這個好消息。
陳玉彬聽聞也很高興:“好啊,太好了。這樣,振邦,你今天有沒有時間?我帶廠裡幾個領導提前去見見你,咱們坐下來一起吃個飯。”
“必須有時間啊,地點還是海瀾軒怎麼樣?”
江振邦滿口答應,心道自己這算是正式獲得了陳玉彬的認可。
雖然錦紅廠此前開會通過了聘任他的文件,但這件事背後有多少是劉學義市長的意誌,又有多少是陳玉彬本人的支持很不好說,但可以肯定的是,除陳玉彬和何文明之外,其他沒見過江振邦的廠領導,對他這個二十歲出頭的小廠長的態度大概談不上歡迎。
錦紅廠就像一艘快要沉沒的破船,船上的人要麼麻木絕望,要麼等著跳到玄州的無線三廠的新船上。結果市政府硬塞過來一個新船長,這個新船長又從外麵拉來了一支專業的“修船隊”。
無論有沒有效果,至少說明這個新船長是有能力的,也做了一件實在事。
所以,陳玉彬作為老書記,願意帶著廠領導班子與江振邦進行一次見麵,既是在給他這個新廠長鋪路,也是讓領導班子儘快適應。
雙方將飯局的時間約在下午六點,江大鷹得知此事本想陪同,但被江振邦拒絕,隻是讓三哥出了車。
時間一到,他帶著孟啟辰提前十分鐘前去赴宴,正好和陳玉彬一行五人在飯店門口碰見了麵。
“陳書記,何廠長。”
兩撥人一見麵,江振邦主動上前與陳玉彬握手,並介紹孟啟辰:“這位是我們發改科的孟啟辰。”
陳玉彬與孟啟辰微微點頭,隨後道:“振邦…振邦廠長,文明你之前見過,就不用我介紹了。”
“這位是咱們廠的黨委副書記,王輝,也兼著紀委書記。”
陳玉彬指著一個皮膚黝黑、國字臉的中年男人,對方看起來沒比陳玉彬小多少,估計也快退休的樣子。
王輝和江振邦握了握手,不鹹不淡地說了句:“你好。”
“這位是後勤副廠長高誌遠,負責辦公室、後勤和保衛那一攤子。”
高誌遠約莫四十出頭,個子不高,微微發福,笑起來一臉和氣,但眼神卻很活泛,透著一股精明,態度也很熱絡:“江科長你好啊,真是年輕有為。”
沒叫廠長,說明心裡還是不服氣,但叫了科長,也算給麵子,起碼沒喊小江不是。
江振邦笑著與其握手搖了搖,沒太介意,因為以他的閱曆來看,這種大管家的角色,那就是見風使舵的高手,很快就會倒到自己這邊。
最後一位,是個約莫四十歲的女性。
“這位是總會計師,閆曉芳。”
閆曉芳有著一頭短發,戴著一副圓框眼鏡,看向江振邦眼神好奇,握手時問:“我聽書記說,你把母校自動控製係係的教授老師們都拉了過來,讓他們免費給錦紅廠打工了?是真的嗎?”
“不是免費打工,是共贏合作。”
江振邦解釋了一句:“雖然不用給他們工資,但他們研發出的產品若有了盈利,也要給出一點分紅。”
“沒區彆,沒區彆,隻要願意來就好!”閆曉芳得到肯定,笑得非常開懷:“太好了。”
何文明最後一個與江振邦握手,並關切地問:“他們哪天到興寧?能來多少人啊?”
江振邦隨口回應:“先進去吧,咱們邊吃邊聊。”
眾人步入酒店,點過菜後,徐胖子將一行人引到二樓最大的包間。
坐下來,服務員倒上茶水,雙方正式交談。
江振邦就廠子的情況進行確定,陳玉彬這邊的幾個人會回應的同時,也詢問著他的一些家庭情況和對擔任廠長後的工作計劃。
江振邦簡要回應了幾點,並講到自己從財政局爭取到一筆借款,專門用來錦紅廠後續的研發新品工作。
這下所有人都高興了,連一直不能冷不熱的副書記王輝,也露出笑臉,主動舉杯敬酒。
“大家不用敬我,是我要敬大家呢,說句心裡話,我非常感謝陳書記、何廠長和在座的各位。”
江振邦鄭重道:“如果之前各位沒有達成一致,沒有向國資局和市委市政府,發出那封主動聘任我擔任廠長的申請,我極大概率是沒這個機會站在更大的舞台一展抱負,也沒有機會和各位一起共事的。”
這些感謝的話,他說得真心實意。此前,江振邦隻見過陳玉彬與何文明,其他錦紅廠的班子成員都沒見過。
雖然錦紅廠的情況很糟,已經要破產了,雖然這件事有劉學義市長的推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