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振邦的聲音沒有加大,音調也沒拔高,但一個錢字,足以讓台下所有人的耳朵都豎起來。
“我上任之前,向市財政申請到了三十萬的專項經費,用於我們廠的重啟和對新產品的研發。市領導對我們錦紅廠的改革與振興非常之重視,所以這筆錢已經批了下來,現在就在財務部門。”
“經過我和陳書記研究,決定先用這筆錢的一部分,為全廠職工補發一個月的工資!”
“轟——!”
整個禮堂瞬間炸開了鍋。
“真的假的?發工資了?”
“就發一個月的?欠了我們15個月呢,啥時候全發下來啊?”
“能發就不錯了,我艸,終於有錢了!”
工人們激動地站了起來,臉上滿是難以置信的狂喜。
江振邦雙手虛按,示意大家安靜。
“資金有限,所以隻能補發一個月的工資讓大家應急,這項工作,由閆曉芳同誌帶領財務科的同誌,會後就按照會議簽到簿上的名字發工資。”
他頓了頓,目光掃過全場,特彆是在那些空座位上停留了一下。
“有一點要說明白,今天到場參會的同誌,有工資拿。沒來的,簽到簿上沒有名字的,沒錢。沒來又想拿工資的,寫一份說明材料交到廠辦,說明今天不能來參加全廠大會的原因,廠裡會酌情考慮。”
這話一出,台下先是一愣,但也沒太大反應,掌聲依舊。
他們都來了,也簽到了,自然是有工資拿的,彆人沒錢拿和他們有什麼關係?
但少部分人鼓掌之餘,眼睛滴溜溜轉,琢磨著是不是以上廁所借口為由,跑到外麵通知其他今天沒來的,關係好的同事趕緊過來開會。
可是簽到簿已經被閆曉芳收起來了,這時候補簽大概來不及了。
“大家要知道,市財政也是非常緊張的,全市的乾部的工資也被拖欠了四個月。”
江振超語重心長地繼續道:“在這種情況下,市領導還能頂著壓力,為錦紅廠擠出一筆款子。大家說,市領導對我們錦紅廠的職工好不好?”
“好!”工人們此起彼伏的叫好,並同一鼓掌。
“還有陳愛軍局長。”江振邦抬手指向對方,問:“大家說,陳局長好不好?”
“好!是好領導!”
“誰給發錢,誰就是好領導!”
台下工人嬉笑調侃,陳玉彬帶頭鼓掌,並給了台下幾個廠領導一個眼神,大家一起用掌聲將不和諧的聲音都壓了下去。
主席台上的陳愛軍也撫掌而笑,聽著工人們對自己的誇獎,心道他媽的,用三十萬換來的,好聽是好聽,但…貴啊!
“這是第一件事。”江振邦等掌聲稍歇,繼續說道:“第二件事,人。”
“針對錦紅廠內技術工人緊缺,研發能力薄弱的問題。我也聯係了我的母校,奉陽工業學院。經過雙方友好協商,我們錦紅廠已和對方達成了戰略合作,雙方將一起推進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
“今天下午三點,由奉陽工業學院的一位副校長將親自帶隊,帶領共計三十人的專家教授、青年教師和碩士研究生團隊,抵達興寧火車站,對我們錦紅廠進行為期兩個月的技術援助…而且,時間還可以視情況延長!”
台下又是一片驚呼和掌聲。
“為了表示重視,劉學義市長會親自到火車站迎接專家團隊。我們廠的領導班子成員,也要到場歡迎。請行政副廠長高誌遠同誌,抓緊安排一批能歌善舞的職工,組織一場高規格的歡迎活動,並做好後續接待工作,一定要讓專家們感受到我們錦紅廠鬥誌滿滿的精神麵貌與合作誠意。”
“啪啪~”
掌聲繼續。
陳玉彬老書記說的還真沒錯。
新廠長來了,錢就有了,工資也發下來了。
新廠長來了,技術專家也有了?
隻要研發出受市場歡迎的新產品,重新開工,廠子是不是就能起死回生了?
大家也不用下崗或背井離鄉地跑到玄安市去了?
本來心中並不對廠子抱希望的職工們,心中也逐漸激動起來。
“現在,我們廠有了技術專家,也有了研發經費,就等於有了槍和炮。我相信,隻要大家上下一心,團結一致,振興錦紅廠指日可待。”
江振邦話鋒一轉,語氣沉重,“但是啊,同誌們,要想擰成一股繩,達到真正的團結,我認為我們明顯還缺一樣東西。”
“這就是我要講的第三件事兒,也是我作為新廠長對你們提的第一個要求;守規矩!”
“沒有規矩,每個人都隨心所欲,我們怎麼團結一致?”
話音落地,江振邦目光淩厲地看向第三排,那兩個剛才小聲說話甚至發出嗤笑的男人身上。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一支沒有紀律的隊伍,就是一盤散沙,打不了勝仗。”
“剛才極個彆人在底下交頭接耳,竊竊私語,你以為台上聽不見嗎?平常就罷了,但今天陳局長也在場,意義這麼重大的會,居然如此散漫。你還有沒有一點組織紀律性?還有沒有規矩?”
禮堂裡瞬間鴉雀無聲,落針可聞。
所有人的目光,都下意識地集中在了那二人身上。
錦紅廠的員工內都知道,那個三角眼的瘦子,是管經營的副廠長李東升。
另一個圓臉發福的是工會主席宋忠寶!
這兩貨撞槍口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