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風起於青萍之末2_重生官場之權力巔峰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重生官場之權力巔峰 > 第119章 風起於青萍之末2

第119章 風起於青萍之末2(1 / 2)

與《奉陽晚報》李建那篇深度與廣度兼具的報道相比,《奉省廣播電視報》記者趙敏的文章,則從一個更細膩、更具人情味的視角切入。

她的標題同樣抓人眼球——《興科VCD:一個‘產學研’平台結出的碩果,一個天才學子對母校的深情回饋》。

文章開篇,趙敏並沒有直接聚焦於江振邦的個人功績,而是將筆觸伸向了奉陽工業學院。

她生動地描繪了學院實驗室裡,那些為了攻克技術難關而通宵達旦的教授與學生;

描繪了江振邦如何以一個畢業生的身份,怎樣向奉陽工業學院派去的技術團們虛心求教,共同討論,並最終促成這個在國內都堪稱典範的“產、學、研”一體化平台。

文章裡,她引用了校長李蘭芝的話:“振邦是我們學院的驕傲,但他從未忘記反哺母校。興科的成功,也是我們教學與科研相結合模式的成功。他不僅為社會創造了價值,也為在校的學弟學妹們提供了一個最寶貴的實踐基地。”

這篇報道,巧妙地將江振邦的個人英雄主義,升華為一個集體奮鬥的動人故事。他不再是孤膽英雄,而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幸運兒,這個巨人,就是奉陽工業學院,是國家的教育體係。

如果說李建的報道是為江振邦塑造了一尊金光閃閃的戰神雕像,那趙敏的文章就是為這尊雕像披上了一件充滿溫情與學術氣息的長袍,讓他的形象更加豐滿,也更經得起推敲。

兩篇文章,一剛一柔,一主外一主內,一偏重於事實梳理,一偏重於精神拔高,

完美地構建起了一個既有鐵腕魄力,又不乏謙遜感恩的青年企業家形象。

如果說李建的報道是一杯醇厚的烈酒,讓讀懂其中深意的中年男人們拍案叫絕,那麼趙敏的報道,就是一碗滾燙的心靈雞湯,讓無數青年學生、家庭主婦和普通市民熱血沸騰。

一時間,“又紅又專江振邦”、“國貨之光興科VCD”,成了奉省街頭巷尾最時髦的詞彙。

次日,12月31日,95年的最後一天。

南方的鵬城、滬市、蓉都,那些被江振邦用真金白銀喂飽的報社和雜誌,也在約定時間內,刊發了內容大同小異的文章……

《一名二十一歲國企廠長的‘滿分改革答卷’一百二十天,從負債千萬到訂單過億!!》

《奉省奇跡:一個負債千萬的破產國企,如何在兩個月內起死回生?四個月內營收過億?》

《“二十一歲的小廠長”帶領興科VCD挑戰“國際大品牌”!》

《興寧速度的背後:一位二十一歲國企董事長的改革魄力!》

《“興科模式”調查:東北老工業基地涅槃重生,一名青年乾部的初心與擔當》

《VCD市場殺入‘東北虎’!揭秘興科技術背後的少天天才廠長:江振邦!》

一時間,從白山黑水到南海之濱,一個名為“江振邦”的二十一歲青年,和一個名為“興科”的東北企業,成了街頭巷尾、茶餘飯後最熱門的話題。

這股由北向南的輿論風暴,以遠超江振邦預料的速度,在九十年代信息相對閉塞的東國,掀起了滔天巨浪。

……

之江,杭市。

武林路的一家家電批發商行裡,老板林建南正捏著一份《之江晚報》,眉頭擰成一個疙瘩。

報紙的一個小版麵上,發表了那篇關於東北興科公司的奇聞。

《VCD市場亂象叢生,誰能扛起國貨大旗?》

“這麼牛麼?我怎麼沒聽過啊?”

他拿起桌上一份銷售單,準備核對賬目,目光無意中掃過單子上的一個名字——“興科牌安全插排”。

林建南的動作停住了。

興科?這個名字有點熟。

他想起來了,半年前,有個跑業務的東北小夥,磨破了嘴皮子,讓他試著進了一批這個牌子的插排和電水壺。當時他也就是看著那小夥子實誠,給個麵子。

沒想到,這批貨賣得異常的好。

價格不貴,但質量紮實得不像話。插排用料足,電水壺防乾燒的設計很實用,返修率幾乎為零。後來他又補了幾次貨,每次都走得很快。在他這個充斥著各種貼牌、仿冒、劣質產品的批發市場裡,這個“興科”牌,算是一股清流。

林建南重新拿起那份報紙,再次仔細閱讀起來。

當他看到江振邦放棄個人持股,說出“廠子是國家的”、“不能產生新的資產階級”、“三個必須”那些話時,他沒有像北方工人那樣激動,反而從一個商人的角度,品出了另一番味道。

這不是迂腐,這是高明!

在如今這個政策一日三變的年代,把紅帽子戴得這麼正,這麼穩,本身就是最強大的護身符。這個叫江振邦的年輕人,要麼是個純粹的理想主義者,要麼就是個城府深到可怕的政治動物。

無論是哪一種,都說明他做的事,穩!


最新小说: 蝕靈玄途 仙子,需要疏通一下嗎? 原始人?不!我將進化為帝! 虧成首富從繼承一家電視台開始 山野小神醫很凶猛 我開天眼搜你因果輪回 你讓我拜魔頭為師? 遊戲入侵:以生肖構築惡魔序列 重生係統逆襲:九十日輪回 相親認錯人,我和天後結婚領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