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之,如果經營不善,也更容易進行剝離或關閉,相當於多了一層防火牆。
給興科本部設立家電、視聽、通信三個事業部,則是為了興科本身的各司其職,相互協作,進一步優化組織架構。
“另外,五金廠和塑料廠的接收工作已經全部完成,技術改造方案也通過了,最多十天,就能給我們的生產線提供穩定的零件供應,生產部初步計算,VCD的成本約能壓縮到九百塊錢一台……”
“馬超那邊什麼情況?”
馮子豪照著本子念:“朝陽酒業的桃子酒明天就能開壇,馬超信心很足,說是明天想請你吃個晚飯,嘗一嘗。食品廠的乾脆麵試吃反響很好,正在進行包裝設計階段……”
“走,先吃飯去吧,邊吃邊說。”
江振邦帶著馮子豪來了食堂,但今天他沒去小食堂,而是在大食堂找了個位置,跟著員工一起排隊打餐。
“廠長!你來我這先打啊?”
員工們看到了,也沒有太驚奇,因為江振邦並不是總在小食堂吃的,偶爾也會在大食堂吃,有在隊伍前麵的職工看他來,立刻自願讓出位置給他插隊。
“不用。”
江振邦笑著擺擺手,繼續聽馮子豪彙報工作。
“從《羊城晚報》到之江衛視,還有京城的好幾家,都想采訪你…有幾個名氣不那麼大的,說是已經坐火車來興寧了。”
江振邦道:“已經在路上的,就讓人家來吧,你安排好時間。其他的你可以講講讓他們推遲兩天,尤其是京城的,等15號方省長到興寧,你提前通知他們一起來。”
“我之前炒作是為了銷量,現在也要給領導畫麵啊,不能喧賓奪主嘛。”
“好的,明白。”
馮子豪連連點頭記下,方省長來視察的日子已經定下了,就是15號下周一。
排了五六分鐘隊,二人才打上飯,但食堂人滿為患,沒有空位。
江振邦和馮子豪隻能回小食堂,看到了高誌遠,他便說了下排隊的情況:“員工多了,這個老食堂有點小,耽誤事兒啊。”
“新食堂雖然在建,但至少一個月之後才能竣工。眼下這個問題還是要解決的,你想想辦法,在不影響生產和工人用餐體驗的情況下,拿個方案出來。”
“花點錢也沒什麼…實在不行就在夥食上多加點肉,堂食一部分人,給工位上的工人送一部分,搞個分流。”
高誌遠點頭:“好,沒問題,明天就改。”
江振邦又道:“咱們這些領導,每人的基本工資加分紅,每月到手最少也是萬八千塊了,我和文明有產品分紅,賺的更多。但無論如何,記住一點,千萬不要脫離群眾。哪怕是九分想著自己,一分想著基層職工呢。”
“兩參一改三結合不是口號,是有製度的,乾部也要參加勞動。我這周沒下車間,是因為我一直在去其他國營廠視察,也相當於下了車間。”
“另一方麵,公司飛速發展,大家要多加強學習,不止是學管理,更要學些電子和家電相關的知識,起碼對當下前沿的行業動態有個了解,不要被甩下了。”
因為有職工代表私下跟江振邦反映了部分高管不太好的苗頭,他沒有指名道姓地輕點了一下。
眾人心中均是一顫,連聲稱是是是好好好,江董批評的是,我們下午就去門口掃雪,晚上挑燈夜讀!
自入職當天,打跑了羅誌餘三人之後,江振邦在他們麵前再也沒紅過臉,沒罵過一個臟字,平常交代工作的語氣也是平靜舒緩的,但威勢卻越來越重。
好似淵水深沉靜止,又像山嶽巍然聳立。
如今全國熱議,好評如潮,又給江振邦鍍了一層金身。
就連是陳玉彬和王輝這倆個快要退休的老家夥,對他都有點發怵的。
可能是因為江振邦不輕不重地點了一句,大部分高管們的用餐時間,比平常快了不少,匆匆忙忙的吃完就去工作了。
小食堂內,就剩下陳玉彬和江振邦二人。
“上周五,組織部派了個考察組來興科,開完了民主推薦會。”
陳玉彬忽然壓低了音量:“你的正式任命啥時候下來?”
孫國強沒有食言,之前說要等奉省電視台播報了興科的新聞,他爭取在方省長來之前給江振邦扶正,送他一程。
眼看著下周省長就要來了,也開始走流程了。
“具體時間不確定,但說是明天周一早上開常委會集體討論。”
“有把握麼?”
陳玉彬問完,又略有擔憂地提醒:“雖然有書記和市長支持,但之前下去那四十多個廠領導,可是和幾個常委沾親帶故的…能量不小啊,場外因素你也要考慮到。”
可不麼,都告到中樞去了。
但江振邦還是儘量保持平常心,至少臉上雲淡風輕:“通過了更好,沒過就繼續聘任,無論什麼級彆,一樣都是為了人服務嘛。”
陳玉彬心道扯犢子,都是為人民服務,那讓你小子掏大糞去,看你願意不願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