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1月18號,周四。
一個由省國資局、財政廳、經貿委、體改委、計委等多個部門的工作小組,正式進駐興科集團,在集團內部專門騰出的辦公區安營紮寨。
一場對興科集團全麵、深入、細致的審查與資產評估工作拉開了序幕。
工作組調閱了興科近兩年的所有財務賬目、合同協議、生產記錄、研發文檔、銷售數據、人事檔案……事無巨細,逐一核對審查。
同時,工作組也與興科管理層開了一場接一場的溝通會,問題尖銳而具體,從技術路線到市場策略,從成本控製到未來規劃,無所不包。
興科集團上下展現出了高度的紀律性和配合度,由江振邦親自掛帥,要求各部門負責人必須隨叫隨到,提供材料務必及時、準確、完整,全力保障工作組的各項需求。
時間在緊張忙碌中飛逝,工作組的高效運轉和興科的全力配合,使得原本預計耗時漫長的審查評估進程大大加快。
2月2號下午五點,工作組對興科集團的評估在進行了十五天整後,基本宣告完成。
但評估審查完,也不代表工作結束了,他們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洽談興科集團上收後的股權怎麼分!
2月3號,上午九點。
興科集團總部大樓,頂層最大的會議室內,氣氛嚴肅而凝重。
巨大的橢圓形會議桌光可鑒人,一側著由省國資局、省體改委、省經貿委、省財政廳等多個部門聯合組成的工作小組。
為首的是省國資局局長李衛民,一個帶著眼鏡,表情嚴肅、不苟言笑的五十歲男人。
另一側,則是興寧市的主官們,孫國強書記、劉學義市長,夏朗常務,以及市國資局長陳愛軍……
江振邦坐在興寧市領導們的下首位置,他身後還坐著四個人,都是興科集團董事會的成員。
去年十一月末,興科在江振邦的主導下,完成了現代企業製度的搭建,董事會也隨之確立。
董事長是江振邦,副董事長是書記陳玉彬,他的存在代表著一種傳承和穩定。
何文明也進了董事會,這位原錦紅廠的技術副廠長,如今擔任興科集團的總工程師,他的入席,彰顯著興科對技術研發這條生命線的高度重視。
雖然何文明本人技術能力不行,但他在溝通協調上做的很好,有一定統籌能力,江振邦也比較滿意。
另一位董事,則是江振邦的左膀右臂孟啟辰,他代表的是興寧市國資局的官方意誌,是市裡派駐的監督者。
最後一名董事會成員,是職工董事,叫張福生,是集團一車間的老主任,工齡超過三十年,由全廠職工一人一票民主選舉產生的。
劉學義作為會議主持人,率先開口:“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同誌,經過近半個月的緊張工作,省聯合工作小組對我市興科集團的資產評估、財務狀況和經營模式的審查已經基本結束。現在,讓我們用熱烈的掌聲,對聯合工作組表示感謝!”
“啪啪啪~”
一陣掌聲過後,李衛民笑道:“我也要代表工作組,對興科集團在此期間的全力配合表示感謝。更要肯定,興科集團在興寧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在江振邦同誌的帶領下,確實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
“興科集團目前的總資產、品牌價值、技術儲備和未來的市場潛力,都遠遠超出了我們的預期。這是一家真正有希望成為我們奉省龍頭,乃至全國標杆的優秀企業。”
“啪啪啪~”
又是一陣掌聲,商業互吹,人捧人高嘛!
李衛民轉過話鋒:“我們正式開始吧,今天我們坐在這裡,還是為了商討興科集團上劃為省屬國企後的股權劃分問題嘛。”
來了!
會議室裡的氣氛一下變得嚴肅起來,隻剩下一種緊繃的寂靜。
“先由我來講一下興科集團的基本情況。”
李衛民看向麵前的文件,那上麵密密麻麻的數據,是半個月以來,聯合工作組的心血結晶,他朗讀道:
“根據我們工作組的計算,興科集團目前的總資產為12.2億,負債為6.8億……”
“考慮到其品牌價值、技術專利以及VCD市場的巨大前景,我們對興科集團給出的整體估值是——20億。”
最後那個數字一出,孫國強和劉學義雖有心理準備,但眼皮還是同時跳了一下。
20億,什麼概念?
興寧市去年全市的GDP總值也才24億!
這聽起來好像有點不符合邏輯,但細究下來,實際沒什麼問題。
因為興寧市GDP,統計的是去年1995年一整年的生產總值。
而興科集團真正的爆發式增長,是從95年12月底才開始的,今年1月份剛剛正式坐上了火箭。
隨著VCD的市場風口成熟,春節消費季的來臨,疊加上江振邦花小錢辦大事,用五百萬搞了一出堪稱現象級的捆綁營銷,興科的名氣響徹全國,興科的產品這才引爆了市場。
截至到1月31號,興科集團在96年1月份接到的訂單總額,已經突破了4.2億,實際完成的產值,也達到了2.8億。
也就是說,興科1月份的增長,才是這個估值背後真正的支撐,而這部分產值自然沒算在95年興寧市的GDP之中。
但在江振邦眼裡,對興科集團的20億估值,不是高了,而是低了,至少低估了三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