匿名的網絡聊天群組名為“心靈驛站”,界麵簡潔,氛圍看似積極。群規強調“互相鼓勵”、“分享快樂”、“杜絕負能量”。江淮以一個化名“迷途者”的身份加入,謹慎地觀察著。
群成員不多,大約二三十人,發言都充滿了陽光向上的口號和表情包,分享著日常的小確幸——一杯好喝的奶茶、一次成功的晨跑、一段勵誌的文字。一切都顯得那麼正常,甚至正常得有些過分,仿佛每個人都戴著統一的笑臉麵具。
白鴉提供的內部指令是:參與一次線下活動。很快,群管理員“陽光向導”發布了活動通知——本周五晚,校內咖啡館包廂,“正能量讀書分享會”。
江淮報了名。
周五晚上,他提前來到約定的咖啡館包廂。包廂不大,已經坐了五六個人,有男有女,都是學生模樣。他們臉上都掛著溫和而略顯模式化的微笑,彼此輕聲交談,氣氛融洽得有些不自然。一個戴著黑框眼鏡、氣質沉穩的男生似乎是主導者,他就是“陽光向導”,真名叫李哲。
活動開始,李哲先是帶領大家進行了一段簡短的“感恩冥想”,引導成員們回憶並分享一天中值得感恩的小事。隨後是讀書分享環節,大家輪流朗讀一些積極心理學的書籍片段,並發表感想。
江淮扮演著一個有些內向、渴望變得積極向上的“迷途者”,偶爾附和幾句。他同時悄然展開感知,探查著周圍的信息場。
起初,一切正常。但隨著活動的進行,當成員們沉浸在分享和相互肯定的氛圍中時,江淮敏銳地捕捉到,一股極其微弱、但確實存在的能量流動正在形成。
那股能量並非源於李哲或某個特定的人,而是從所有參與者的身上,尤其是當他們情緒高漲、露出真誠或看似真誠)笑容時,絲絲縷縷地散發出來,如同無形的煙絮,向著房間中央一個不起眼的、擺放著假花裝飾的陶罐緩緩彙聚。
那陶罐……有古怪!它是一個極其簡陋的、用於收集和初步凝聚“正向情緒能量”的容器!
這個“微笑俱樂部”,果然在進行著某種群體性的情緒引導和汲取!他們利用集體積極心理暗示的方法,激發成員的正向情緒,然後悄無聲息地“采集”走一部分!那些情緒衰竭的學生,很可能就是因為被過度汲取,或者自身情緒基礎不穩,導致了精神上的“貧血”!
江淮感到一陣惡心。這種打著“正能量”旗號,實則竊取他人情感能量的行為,比直接的惡意更加虛偽和卑劣。
就在這時,意外發生了。
一位名叫小雯的女生,在分享自己如何克服社交恐懼的經曆時,情緒變得非常激動,聲音哽咽,淚水在眼眶裡打轉。她努力想擠出微笑,但那笑容卻顯得無比脆弱和勉強。
“我……我真的好開心……能和大家在一起……”她的話語帶著哭腔。
然而,在李哲溫和卻不容置疑的引導下“對,接納這份感動,讓它化作微笑的力量”),小雯強行壓抑住想哭的衝動,努力維持著那扭曲的“笑容”。
就在她強行微笑的瞬間,江淮清晰地“看”到,一股比之前強烈數倍、卻極不穩定的能量,混合著真實的悲傷和被壓抑的痛苦,如同失控的溪流,猛地從她身上湧出,被那陶罐貪婪地吸收!
陶罐表麵的信息場瞬間變得紊亂、駁雜,散發出一種甜膩到令人作嘔的氣息。
小雯的臉色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變得蒼白,眼神開始渙散,身體微微搖晃,仿佛隨時會暈倒。
“就是現在!”白鴉的聲音通過骨傳導耳機急促響起,“目標容器過載,信息場不穩定!嘗試用你的‘共鳴’能力乾擾其汲取過程!注意控製力度,避免反噬!”
江淮心中一凜。他集中精神,將意識鎖定那個陶罐,嘗試像在“回響之間”那樣,發出一道細微的、帶著“否定”與“安撫”意味的信息波紋。
然而,他低估了現場混亂情緒對他自身“扭曲”之力的刺激。當他調動能力,試圖去乾涉那混雜著虛假笑容和真實痛苦的詭異能量場時,他體內那股沉寂了少許時日的“扭曲”力量,如同嗅到血腥味的鯊魚,猛地躁動起來!
它不再滿足於細微的乾擾,而是本能地想要……吞噬!將那混亂的、充滿矛盾的情感能量,據為己有!
一股強烈的吸引力從江淮身上散發出來,目標直指那個過載的陶罐!
“不好!你的力量失控了!”白鴉的聲音帶著驚愕,“立刻停止!撤回感知!”
但已經晚了。江淮感到自己的意識仿佛被扯向那個陶罐,難以自拔。
就在這時,一股冰涼、帶著海鹽氣息的意念,如同警鐘般在他腦海中炸響:
“契約者!停下!那是不潔的雜音!吞噬它們隻會汙染你的本質!”
是汐!她在關鍵時刻強行乾預!
隨著她的警告,一股清涼的、屬於深海秩序的力量,順著契約的連接湧入江淮的意識,強行壓製住了那躁動的“扭曲”之力,並幫助他切斷了與陶罐之間那危險的吸引力連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