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滿倉看著燈下刻苦的孩子們,心中滿是欣慰。
他教的不隻是防身技巧,更是克製與自律。
他希望孩子們未來有力量保護自己,更希望他們用智慧與善良麵對世界,而非依賴暴力。
畢竟,強健的體魄與平和的心性,如同車之兩輪、鳥之雙翼,缺一不可——這才是他真正想留給孩子們的財富。
日子一天天過去,秋意漸深,地裡的莊稼漸漸泛黃,預示著忙碌的秋收即將開始。
孩子們已經習慣了學校的生活。鐵蛋和春梅在縣城住校,每周回來一次。
而夏竹、鐵牛、娟子在公社讀初中和小學,秋菊也上了公社小學一年級,四個孩子每天結伴早出晚歸,家裡白天安靜,晚上則充滿了他們歸來後的歡聲笑語和讀書聲。
後院的晨練,也已經成為李滿倉和鐵柱雷打不動的習慣。
那三個沙袋,早已被叔侄倆摸透了脾性。
從一開始的手忙腳亂、頻頻被撞,到如今,他們已然能在三個沙袋交錯紛飛的晃動中穿梭自如,不僅能夠輕鬆避開,還能在閃轉騰挪間精準地出拳、拍掌、肘擊,動作流暢,帶著一股勁風。
鐵柱進步尤為明顯,十八歲的年紀,身體正處於巔峰期,加上靈泉水的滋養和刻苦練習,他如今的力量和反應速度遠超普通壯小夥。
尋常兩三個漢子,恐怕近不得他的身。
夏竹每天早上去上學前,隻要有空,也會堅持練習一會兒,她更注重技巧和靈活性,簡單的防身術運用得頗為靈巧。
李滿倉看著他們的進步,心中滿意,但他自己卻感覺到了瓶頸。
三個沙袋的擺動軌跡,在他腦中已然形成了固定的模式,閉著眼睛都能躲開。
這種程度的練習,對於鍛煉他的反應速度和身體協調性來說,已經有些不夠看了。
“得加點難度了。”一天早晨,練完之後,李滿倉看著那三個微微晃動的沙袋,對鐵柱說。
鐵柱抹了把汗,疑惑地問:“叔,三個還不夠嗎?我覺得已經挺難的了。”
李滿倉搖搖頭:“真正的對手不會按套路出牌。混亂,才是常態。”他頓了頓,說:“我準備再加兩個沙袋。”
說乾就乾。當天下午,李滿倉又如法炮製,做了兩個同樣大小的沙袋。
這次,他沒有簡單地並排懸掛,而是調整了位置。
五個沙袋,以不同的高度、不同的間距,錯落有致地吊在那根橫杆上。
僅僅是看著這五個靜止的沙袋,鐵柱就感覺頭皮有點發麻。
三個沙袋的擺動已經夠複雜了,五個……那軌跡得亂成什麼樣?
第二天清晨。
李滿倉深吸一口氣,走到沙袋陣中。
他先是依次輕輕推動五個沙袋。
頓時,原本靜止的沙袋仿佛被賦予了生命,開始以不同的節奏、不同的幅度、不同的方向擺動起來!
有的前後蕩,有的左右晃,有的甚至打著旋兒,彼此之間的運動軌跡相互乾擾、碰撞,形成一片幾乎毫無規律可言的混亂區域!
李滿倉的身影瞬間被晃動的陰影吞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