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意外機遇_1975,彆賣我女兒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97章 意外機遇(1 / 2)

參田的肥堆在秋日陽光下靜靜發酵,散發著淡淡的腐熟氣息。

一百三十多畝新開墾的土地,萬事俱備,隻欠東風:參種。

他仔細核算過,按照資料上較為密集的播種量,一畝地大概需要五斤左右的參籽。

一百三十多畝,那就是將近七百斤!這可不是一個小數目。

野生人參種子本就稀少難覓,而人工栽培的園參種子,也大多掌握在少數國營參場或研究機構手中,屬於管控比較嚴格的物資。

思索再三,李滿倉再次提筆給胡秋萍寫信。

在信中,他先是感謝了她上次寄來的園參種植資料,並高興地告訴她,李家坳生產隊經過全體社員奮戰,已經成功開墾出一百三十多畝適合種植園參的荒地,肥土工作也已基本完成。

接著,他才委婉地提出了最大的難題:

“……參田已備,唯缺種子。按資料所載,粗略估算需參種約七百斤之數。此數巨大,知此事頗為難辦,不知秋萍同誌可否代為打聽,有無渠道可以購得部分?

價格方麵,隊裡可儘力籌措。此事關乎李家坳未來數年之發展,全體社員翹首以盼。”

寫完信,李滿倉封好口,心中也知這請求有些強人所難。

七百斤參種,在這個計劃經濟的年代,幾乎是一個生產隊不可能獨立完成的任務。

但他必須試一試,胡秋萍是他目前能接觸到的、唯一可能解決這個難題的渠道。

信寄出去後,便是耐心的等待。

李滿倉一邊安排社員繼續精細整理參床,開挖排水溝,一邊心裡也做著兩手準備。

如果實在弄不到足夠的參種,就隻能大幅度減少種植麵積,或者再想其他辦法,比如嘗試用自己之前在山裡采集的少量野生參籽進行育苗,但那周期太長。

幾天後,省城,胡家。

胡秋萍收到了李滿倉的來信。當她看到開荒一百三十多畝和需參種約七百斤時,秀眉也微微蹙起。

她拿著信找到正在客廳沙發看文件的父親。

“爸,您看看,李家坳的李滿倉來信,他們真的開出了一百三十多畝參田,現在需要種子,量很大。”胡秋萍將信遞給父親。

胡父接過信,快速瀏覽了一遍,當看到“七百斤”這個數字時,先是愣了一下,隨即忍不住搖頭笑了起來,將信紙遞給旁邊的妻子:“

你看看,這個李滿倉,還真是敢想敢乾啊!一百三十多畝參田!開口就是七百斤參種!他這是要把他們那山坳變成參國啊!

七百斤糧食種子我還能想想辦法,這七百斤參種,讓我上哪兒給他弄去?這可是戰略物資級彆的了。”

胡母沈婉如,省農科院的一位分管經濟作物研究的領導,接過信仔細看著。

她不像丈夫那樣覺得完全是天方夜譚,神色反而認真起來。

“老胡,你先彆急著下結論。”胡母推了推眼鏡,“這個李滿倉,我之前聽秋萍提過幾次,不是個無的放矢的人。

他們那個李家坳,之前搞食用菌種植,不就搞得有聲有色,連孫副主任都去視察表揚了?

現在能組織力量開墾出一百三十多畝山地,說明這個生產隊很有凝聚力和執行力。”

她指著信紙說道:“你看這裡,全體社員翹首以盼,這說明不是他李滿倉一個人的異想天開,是得到了集體支持的。

大規模種植園參,技術難度高,投資周期長,他們敢這麼乾,要麼是盲目,要麼就是真有幾分把握和長遠規劃。”

胡父聞言,也收斂了笑容,沉吟道:“你的意思是?”

“我的意思是,這對我們農科院來說,未必不是一件好事,甚至是一個難得的機會。”胡母眼中閃爍著專業性的光芒,

“我們院雖然有園參種植的研究項目,但大多是在實驗田裡小規模進行。


最新小说: 重生八三拒接班:扛槍獵熊震林場 獨斷諸天 全民覺醒,隻有我覺醒了嘴炮 美女村官醉酒試探,我將計就計 聊齋劍神:開局手撕畫皮鬼 洪荒:冥寂天尊 天才之上 HP:離我妹妹遠一點 穿越冷宮,我把朝堂玩成卡牌遊戲 重生之我給家人們算命當團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