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這種由一個生產隊主導,一次性進行上百畝規模化、規範化種植的案例,極其罕見!
如果成功了,其積累的實踐經驗、遇到的技術難題、最終的經濟效益,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價值和推廣意義!”
她越說越覺得可行:“我們可以將李家坳作為一個院社合作的試點基地!
我們提供技術指導和部分種源支持,他們負責具體種植和管理。
這樣,既解決了他們的種子難題,我們也能獲得寶貴的一手資料和數據。”
胡父被妻子這麼一分析,也意識到了其中的價值:“這麼說,這倒不是個純粹的難題,還是個契機?”
“對!”胡母肯定地點頭,“七百斤種子確實是個大數目,我們一個所的儲備肯定不夠。
我明天就去院裡,協調一下,看看能不能從我們院的試驗基地、還有幾個關係好的兄弟單位、甚至聯係一下吉林那邊的參場,湊一湊。應該問題不大,隻是需要點時間。”
胡秋萍在一旁聽著父母的話,心中也為李滿倉和李家坳感到高興。
她沒想到,母親竟然能從這件事裡看到如此大的潛力和價值。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媽,那要是成了,咱們農科院是不是還要派技術員下去指導?”胡秋萍問道。
“那是自然。”胡母笑道,“既然作為試點基地,技術跟蹤和服務必須跟上。
等種子協調得差不多了,院裡會派專家下去,實地考察他們的參田情況,並進行播種前的技術培訓。
秋萍,你回頭給李滿倉同誌回封信,把我們的初步想法告訴他,讓他們安心準備,種子的事情,我們農科院來想辦法解決,但需要一些時間協調運輸。”
“太好了!我這就去寫信!”胡秋萍高興地應道。
幾天後,當李滿倉收到胡秋萍這封厚厚的回信時,即便是以他兩世為人的定性,也忍不住激動地握緊了拳頭。
信裡,胡秋萍先是轉達了她父母,尤其是她母親對李家坳大規模種植園參的肯定和讚賞,隨後明確提出了省農科院希望將李家坳作為“院社合作”園參規模化種植試點的構想。
省農科院將負責協調解決七百斤參種的來源問題,並會在種子送達時,派遣專家團隊前來進行技術指導和培訓,未來還將持續跟蹤研究。
信中強調,這隻是初步意向,具體細節待專家考察後確定,讓李家坳方麵先做好接待和準備工作,種子可能需要等到秋末或初冬才能送達。
這真的是柳暗花明又一村!
不僅種子的難題迎刃而解,還意外地抱上了省農科院這根粗大腿!
有了專業機構的技術支持,種植園參的成功率將大大提高!
這對於李家坳來說,是無形的資產和巨大的機遇!
李滿倉立刻找到王振山和周建黨,將這個消息告訴了他們。
兩人聽完,先是目瞪口呆,隨即狂喜之色溢於言表。
“省……省農科院?要跟咱們合作?還要派專家來?”王振山聲音都激動得變了調。
“我的老天爺!滿倉!你這……你這關係真是通天了!”周建黨使勁拍著李滿倉的肩膀,滿臉紅光,“這下咱們種參,可就是拿著尚方寶劍了!看誰還敢說咱們是瞎胡鬨!”
消息很快在村乾部和部分社員中傳開,所有人都歡欣鼓舞,乾勁更足了。
原本對種參還有最後一絲疑慮的人,也徹底放下了心。
省農科院都認可並支持的項目,那還能有錯?
喜歡1975,彆賣我女兒請大家收藏:()1975,彆賣我女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