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兩天兩夜漫長而並不平靜的旅程,綠皮火車終於在一聲悠長疲憊的汽笛聲中,緩緩駛入了北京站。
當列車徹底停穩,車廂門打開,一股混雜著煤煙、人潮和陌生城市氣息的風湧入車廂時,春梅、鐵蛋和胡秋萍幾乎同時鬆了一口氣,臉上露出了如釋重負又充滿新奇的神情。
他們隨著擁擠的人流,扛著沉重的行李,艱難地挪下了車。
站台上更是人山人海,摩肩接踵,各種口音的呼喊聲、行李拖拽聲、車站廣播聲交織在一起,形成一股巨大的聲浪,衝擊著初來乍到的年輕人。
春梅和鐵蛋下意識地緊緊跟在李滿倉身後,仿佛他是激流中唯一可靠的礁石。
胡秋萍也靠近他,警惕地觀察著周圍混亂的環境。
李滿倉麵色如常,他一手一個,輕鬆地提起最重的兩個行李卷,如同分開水流般,帶著三個年輕人在人群中穿行,他那沉穩的氣場無形中開辟出一小片相對安全的空間。
他的目光銳利地掃視著周圍,確認沒有在火車上感受到的那幾道可疑氣息跟來,對方似乎暫時放棄了在人員如此密集的車站動手的打算。
走出擁擠的出站口,視野豁然開朗。
儘管是冬季,北京站的廣場依然顯得無比宏偉,遠處是古樸的城牆輪廓,近處是熙熙攘攘的人流和稀少的公交車、自行車。
一種與東北山村截然不同的、厚重而又充滿活力的氣息撲麵而來,讓春梅和鐵蛋看得眼花繚亂,連胡秋萍眼中也閃過一抹驚歎。
“先去水木大學。”李滿倉沒有耽擱,根據之前了解的信息,帶著他們找到了通往海澱方向的公交車。
又是一番擁擠和顛簸,當公交車最終停靠在掛著“水木大學”牌匾的校門口時,春梅和鐵蛋激動得幾乎要跳起來。
水木大學的校園比他們想象的還要大,還要氣派。
儘管樹木凋零,但那些中西合璧的古老建築、寬闊的道路以及隨處可見的、洋溢著書卷氣息的學生,都讓這兩個來自山村的年輕人感到一種發自內心的震撼和向往。
報到、注冊、分配宿舍……一係列手續辦下來,饒是李滿倉行事利落,也耗費了大半天時間。
他和胡秋萍陪著春梅和鐵蛋找到各自的宿舍,幫他們安置好行李,鋪好床鋪。
在鐵蛋的宿舍樓下,李滿倉停下腳步,看著已經比自己高出少許的外甥,沉聲道:“到了這裡,就是大人了。學好本事,照顧好自己的同時,也要看著點春梅。”
鐵蛋重重地點頭,眼神堅定:“叔,你放心!我一定好好學,也會照顧好春梅的!”
在春梅的宿舍門口,李滿倉看著女兒,千言萬語到了嘴邊,隻化作一句:“保護好自己,有事就給家裡寫信,或者找鐵蛋。”
春梅眼圈微紅,用力點頭:“爹,我知道。你……你也多保重。”
將春梅和鐵蛋安頓妥當,看著他們逐漸融入這所頂尖學府的環境,李滿倉心中一塊大石稍稍落地。
他知道,這裡是知識的殿堂,也是相對安全的環境。
接下來,是送胡秋萍去北京大學。
兩人乘坐公交車,輾轉來到位於海澱另一側的北京大學。
與水木大學的工科氣質不同,北大校園更顯古樸和人文氣息,未名湖冰封如鏡,博雅塔靜靜矗立,自有一種寧靜深沉的韻味。
為胡秋萍辦理入學手續、找到宿舍的過程同樣順利。
她的宿舍是六人間,條件相對簡陋,但對她而言,能踏入這所夢想中的學府,已是無比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