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傳承與新生(4)破局的聯合_梅家三朵花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綜合其他 > 梅家三朵花 > 第16章 傳承與新生(4)破局的聯合

第16章 傳承與新生(4)破局的聯合(1 / 1)

縣政府的會議室裡,空氣凝滯得如同梅林縣夏日雷雨前的悶熱。長條桌兩側,一邊是以梅小紅、梅小豔、梅小麗三姐妹為核心的梅家集團代表,另一邊則是縣裡幾家瀕臨倒閉的鄉鎮小廠負責人,他們臉上寫著焦灼、懷疑,還有一絲被逼到絕境的屈辱。

窗外,幾株老樟樹的葉子紋絲不動。

“聯合?說得好聽!不就是想吞了我們那點可憐的家當,給你們梅家這艘大船當壓艙石嗎?”打破沉默的是原縣農機廠廠長趙德柱,他嗓門粗啞,古銅色的臉上溝壑縱橫,手指關節因常年勞作而粗大變形。

他的廠子技術落後,產品積壓,工資拖欠了三個月,工人們眼看就要揭不開鍋。

小麗深吸一口氣,她今日特意穿了一身略顯樸素的灰色西裝,試圖減弱自身“深圳大老板”的距離感,但顯然效果甚微。

她理解趙德柱們的敵意,在過去的年月裡,資本兼並往往意味著他們這些“舊時代殘黨”被無情掃除。

“趙廠長,您誤會了。”小麗的聲音清晰而沉穩,她沒有看麵前的策劃書,目光直接迎向對麵那些充滿戒備的眼睛,“不是吞並,是聯合。我們帶來的不是收購協議,而是這份《梅林縣小微企業共生聯盟章程》草案。”她示意助理將厚厚的文件分發下去。

“共生?”另一個小陶瓷廠的女負責人嗤笑一聲,翻著文件,“好聽!錢呢?技術呢?訂單呢?畫大餅誰不會?”

小紅接過話頭,她的語氣帶著超市裡與各色供應商打交道的爽利和實在:“張廠長,餅畫出來,得大家一起和麵、一起烙。錢,我們梅家可以牽頭成立一個互助基金,初期投入一筆,在座各位根據規模按比例認繳,共擔風險,未來收益也按比例分享。技術,”她看向小麗,“我妹的電子廠工程師團隊,可以優先為聯盟成員提供技術改造谘詢,阿鵬經理今天也來了。”

阿鵬站起身,不再是當年那個鑽研發、略顯靦腆的技術員,如今的他沉穩乾練,他朝眾人微微鞠躬:“我們初步調研了各位廠子的情況,農機廠的鑄造工藝稍加升級,可以為我們電子廠生產部分結構件;陶瓷廠的傳統釉彩技術,如果能結合現代設計,完全可以開發高端文創禮品,通過小紅的超市渠道和我們的電商平台銷售。”

小豔的聲音則更柔和,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堅定:“至於訂單,我們梅家集團本身就有大量需求。更重要的是,我們可以整合資源,共同承接過去不敢想的大項目。我們合作社的‘雲繡’品牌需要包裝,陶瓷廠的瓷器就是最好的載體;農機廠如果能轉型生產小型環保農機,合作社的生態農業項目就是第一個客戶。這不是施舍,是抱團取暖,是把各自的短板補上,長板接長,一起把梅林縣的產業做大。”

會議室裡響起竊竊私語,懷疑的目光並未完全消散,但多了幾分掂量和思索。

趙德柱捏著那份章程,手指微微顫抖。他認得幾個字,看得懂裡麵關於“股權置換”、“技術共享”、“訂單池”、“統一品牌營銷”的條款,這和他想象的被一口吃掉完全不同。

他抬起頭,目光掃過梅家三姐妹:小麗的銳利與真誠,小紅的務實與爽快,小豔的包容與遠見。

他渾濁的眼睛裡閃過一絲波動。

“那……工人呢?”他啞聲問,這是他最核心的焦慮,“改了革,用了新機器,我們這些老夥計怎麼辦?他們跟了我大半輩子,總不能一腳踢開!”

這個問題戳中了所有小廠負責人的心坎,會議室再次安靜下來。

小麗和小紅對視一眼,然後看向了小豔。

小豔輕輕點頭,從容開口:“這正是聯盟要解決的另一個核心問題。我們計劃在聯盟內推行‘老帶新’師徒製。老師傅的經驗是寶貝,不能丟。成立‘工匠學堂’,請老師傅們係統整理、傳授絕活,評定技術等級,給予專項補貼。同時,組織年輕工人跟班學習,也請阿鵬他們的團隊來培訓新技術。願意轉型的,可以成為設備操作員、質檢員甚至技術員。隻要肯學,聯盟內部優先調劑崗位。我們梅家合作社的殘障員工培訓經驗,完全可以複製過來。”

她頓了頓,聲音提高了一些,帶著一種鼓舞人心的力量:“我們的改革,不是要淘汰誰,是要讓每個人都跟上時代,找到新位置。工人的穩定,是聯盟穩定的基石,這點我們絕不妥協。”

這番話,像一顆定心丸,緩緩落進眾人心裡。趙德柱緊繃的肩膀似乎鬆弛了一絲。

會議沒有立刻達成協議,但堅冰已然打破。

小麗知道,信任需要時間,尤其是對這些在風雨飄搖中掙紮了太久的企業而言。

接下來的幾個月,梅家三姐妹幾乎投入了全部精力推動聯盟的成立。小麗坐鎮總部,協調技術支持和資金調度,她雷厲風行,卻也在一次次與這些小廠主的溝通中,多了幾分耐心與換位思考。

小紅利用超市的渠道優勢,率先與幾家廠子簽下了試訂單,用實實在在的訂單給他們信心,她甚至親自跑到陶瓷廠,和老師傅們一起琢磨如何把傳統梅花圖案燒得更富現代感。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小豔則頻繁往來於各廠車間,了解工人訴求,籌備“工匠學堂”,她用合作社的成功案例,一點點消融著大家的顧慮。

阿鵬帶領的技術團隊成了最忙碌的人。他們在農機廠車間裡,對著老舊的機床琢磨改造方案;在陶瓷窯爐旁,監測溫度曲線,試圖提升成品率。汗水浸透了工裝,油汙沾滿了雙手,他們和工人們一起吃食堂,睡臨時宿舍。

起初,老師傅們對這些“秀才”頗不以為然,但看到阿鵬他們不僅懂理論,還能動手,真的解決了幾個困擾已久的技術難題後,態度漸漸從懷疑變成了信服,甚至開始主動請教。

過程中並非一帆風順。

陶瓷廠一次燒窯失敗,損失慘重,張廠長幾乎要放棄,是小紅緊急調撥資金預付了下一批貨款,並派去質檢人員幫助分析原因,才穩住局麵。

農機廠的兩個年輕工人學習數控設備時操作失誤,撞壞了刀具,心疼得趙德柱直跳腳,是阿鵬自掏腰包事後小麗給他報銷了)買了新的,並留下來連夜加訓。

一點一滴,一波三折,聯盟的雛形漸漸清晰。

轉機發生在一個秋高氣爽的日子。省裡突然下達了一個緊急采購通知,需要一批兼具傳統文化內涵和現代設計感的商務禮品,時間緊,數量大,要求高。單獨任何一家廠都吃不下來。梅家三姐妹立刻召集聯盟成員開會。

“機會來了!”小麗目光灼灼,“陶瓷廠出器型,合作社提供刺繡紋樣和包裝,電子廠可以嵌入簡單的ed燈飾提升質感,農機廠負責木製外框和運輸。我們聯合投標!”

“這……能行嗎?”張廠長又興奮又忐忑。“怎麼不行?”趙德柱猛地一拍桌子,竟是第一個響應,“老子廠裡的木工活兒那是一絕!繡花瓷器咱也有了!拚了!”在梅家集團的統籌下,聯盟企業高速運轉起來。小豔和合作社的設計師連夜趕稿;小麗協調電子廠送來燈帶樣品;小紅盯著供應鏈確保原材料供應;阿鵬穿梭在各廠解決技術銜接問題;趙德柱親自在木工車間督戰,吼聲震天動地。

終於,在截止日期前,一套融合了梅家雲繡圖案、現代陶瓷工藝、精致木框和柔和燈光的台燈樣品,帶著梅林縣小微企業共生聯盟的嶄新ogo,被送到了省采購負責人的麵前。

負責人是一位見多識廣的中年女性,她仔細端詳著那盞台燈,手指撫過溫潤的陶瓷,精美的刺繡,最後輕輕點亮了開關。柔和的光線透過刺繡圖案,在桌上投下靜謐雅致的光影。“很美,很有想法。”她眼中露出讚賞,“更重要的是,我看到了你們整合資源、協同創新的能力。這個訂單,交給你們聯盟了!”

消息傳回梅林縣,整個聯盟沸騰了。尤其是趙德柱,這個硬邦邦的漢子,眼眶竟然紅了。他拉著阿鵬的手,聲音哽咽:“老弟,謝了!真的謝了!廠子……廠子活過來了!老夥計們的飯碗……保住了!”這份巨額訂單,像一劑強心針,讓所有猶豫觀望的小企業主徹底信服,紛紛簽署了聯盟協議。

梅林縣小微企業共生聯盟正式掛牌成立。

掛牌儀式上,紅旗招展,鑼鼓喧天。縣領導親自到場祝賀,稱讚這是“盤活存量、做大增量、促進共同富裕的梅林樣板”。

小紅超市的“殘障人士就業示範基地”吸引了眾多目光,那些行動不便但眼神專注的員工,成了超市一道溫暖人心的風景線。

小豔接過“梅林縣藝術基金”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表彰的證書,她站在台上,聲音哽咽卻無比自豪:“這不是終點,是起點。我們要讓更多人看到,藝術和公益也能創造價值,也能改變命運!”

小麗則宣布了下一步計劃:向聯盟內所有中小工廠開放電子廠最新研發的ai質檢係統使用權。“技術不應該成為壁壘,而應該是共享的橋梁。我們強,不是要顯得彆人弱,而是要帶著大家一起強!”阿鵬站在台下,看著意氣風發的小麗,看著笑容滿麵的小紅和小豔,看著台下趙德柱、張廠長他們充滿希望的臉龐,心中激蕩難平。

他從一個技術員,到參與管理,再到如今推動一方的產業變革,梅家姐妹給了他前所未有的舞台和信任。

不久後,他被推選為縣人大代表,他知道,肩上的責任更重了。儀式結束後,三姐妹並肩站在剛剛掛牌的“梅林縣小微企業共生聯盟”的巨大牌匾下,望著廣場上歡呼的人群。小紅揉了揉發酸的腰,笑道:“真比我在超市站一天還累。”小豔挽住她的胳膊:“可是值得,不是嗎?感覺爸當年沒做完的事,我們在接著做。”小麗目光望向遠方,縣經濟開發區的輪廓在陽光下清晰可見,那裡有她的電子廠,也有正在建設中的聯盟標準化廠房。她輕聲說:“是啊,時代變了,但有些東西沒變。一個人走可能走得快,但一群人走,才能走得遠,走得穩。”

微風吹過,揚起她們的發絲。她們的身影在“共生”兩個大字前,顯得堅定而充滿力量。

她們不僅是在經營企業,更是在編織一張網,一張連接傳統與現代、技術與人文、個體與集體、企業與社會的網,試圖在這個激變的時代,為梅林縣抓住一份紮實可靠的未來。

這張網,正以她們為核心,緩緩鋪開。

喜歡梅家三朵花請大家收藏:()梅家三朵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血色的春天 民間冤洗錄之天選打工人 特工穿成小農女:戰神王爺追妻忙 隔壁童養媳上岸日常 大明:我能複製戰略物資! 特種兵穿越劉備再造大漢 不當官了,逃荒保命要緊! 長生不老印象日記 八零惡婆婆:我靠發瘋治全家 紐約1981:內外八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