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商業局的辦公樓是五十年代的蘇式建築,廊柱高大,層高驚人,牆壁厚實得能隔絕大部分外麵的聲音,卻也把內部陳腐的紙張、墨水、舊家具和某種難以言喻的體製氣息牢牢鎖住。陽光透過高大的、蒙塵的窗戶,在磨得光滑的水磨石地板上投下斜斜的光柱,光柱裡塵埃飛舞,像某種緩慢而無聲的生命。
梅小紅踩在光滑得能照出人影的地板上,腳步聲被空曠的走廊吞噬。她被一個麵無表情的年輕科員引著,走向走廊儘頭的會議室。空氣裡彌漫著一種熟悉的、令人下意識屏息凝神的威嚴感,這是她曾經工作環境的氣息,如今卻讓她感到一種本能的排斥和緊繃。
她被帶進一間小會議室。裡麵已經坐了幾個人,煙霧繚繞。主位上的是孫局長,胖碩的身體塞在寬大的辦公椅裡,手指間夾著煙,正眯著眼聽旁邊的人說話,看到小紅進來,隻是抬了抬眼皮,鼻腔裡若有似無地“嗯”了一聲,算是打過招呼。王麗坐在孫局長下手的位置,穿著時髦的棗紅色羊毛衫,描畫精致的眉毛挑著,看到小紅,嘴角勾起一絲毫不掩飾的譏誚。
另外幾個也是縣裡有頭有臉的商戶代表,多是中年男人,臉上帶著慣常的、在權力麵前收斂起來的精明。
小紅揀了最靠門的位置坐下,感覺那幾張臉孔上的目光像細針一樣紮在她身上,帶著審視、輕蔑和一絲不易察覺的警惕。她挺直背,把手放在膝蓋上,努力讓自己看起來鎮定自若。
會議的主題是“規範春節期間市場秩序,維護公平競爭環境”。孫局長打著官腔,慢條斯理地講著政策,強調要“防止惡性競爭”、“維護商戶合法權益”、“保障市場穩定”。每一句話都像是衝著小紅來的,但又冠冕堂皇,讓你抓不住錯處。
那幾個商戶代表輪流發言,無非是抱怨生意難做,成本上漲,暗示有人“不顧行業規矩”、“攪亂市場”。王麗沒直接點名,但句句指向明確:“咱們縣裡做生意,向來講究個和氣生財,都有默契的。突然來個不懂規矩的,把價錢拉得那麼低,這讓老老實實本分經營的人怎麼活?孫局,這事您可得管管,不然大家都沒法過年了。”
所有的目光再一次若有似無地飄向小紅。
孫局長呷了口茶,目光掃過小紅,帶著一種居高臨下的寬容:“小紅同誌啊,你呢,以前也是體製內出來的,應該更懂規矩。市場經濟嘛,不是讓你胡來的。價格不是越低越好,要講究個合理的利潤空間嘛。你那個超市,動靜搞得太大,影響很不好。今天叫你來,也是聽聽你的想法,希望你顧全大局,主動把價格調整到一個合理的水平。”
壓力像實質般的水泥,從四麵八方湧來,要將她澆築在原地。小紅的手指在膝蓋上蜷縮起來,指甲掐進掌心。她知道,這就是最後的通牒。如果她點頭,就意味著向這套潛規則低頭,她的“梅記超市”將變得和“利民雜貨鋪”沒有任何區彆,失去她安身立命的根本。如果她拒絕,等待她的可能就是更直接的行政手段,甚至徹底關門。
她張了張嘴,感覺喉嚨發乾,那些準備好的、關於便民利民、關於市場選擇的話,在這種固若金湯的氛圍裡,顯得如此蒼白無力。
就在會議室陷入一種令人窒息的沉默,所有人的目光都釘在小紅臉上,等待她屈服或爆發的那一刻——
“咚咚。”會議室的門被輕輕敲了兩下。
沒等裡麵回應,門就被推開了。李國慶站在門口,穿著一身筆挺的深色中山裝,腋下夾著一個黑色的公文包,臉上帶著一種恰到好處的、略帶歉意的微笑。
“孫局,各位老板,不好意思,打擾一下。”他的聲音平穩,帶著一種機關裡打磨出來的圓潤,“剛接到省公司一個緊急電話,需要立刻跟梅小紅同誌核實一點關於上次聯合采購的數據,涉及到後續的結算和指標分配,比較急。您看……”
他的出現,像一顆石子投入粘稠的油麵,瞬間打破了屋內凝固的氣氛。孫局長的眉頭幾不可察地皺了一下,顯然對被打斷有些不悅,但李國慶抬出了“省公司”、“指標分配”,這些詞在體製內有著特殊的分量。王麗和其他商戶代表也愣了一下,交換著疑惑的眼神。
孫局長沉吟了一下,胖臉上擠出一絲笑容:“哦,國慶啊,什麼事這麼急?我們這正開會呢。”
“實在是省裡催得緊,數據對不上,後續的補貼和優惠政策就卡住了,涉及到不少企業的利益。”李國慶說得滴水不漏,目光轉向小紅,語氣公事公辦,“梅小紅同誌,麻煩你出來一下,最多五分鐘。”
小紅的心臟在胸腔裡怦怦直跳,她幾乎能感覺到血液衝上臉頰。她不知道李國慶葫蘆裡賣的什麼藥,但這無疑是根突如其來的救命稻草。她立刻站起來,對著孫局長和其他人微微頷首:“孫局,各位,我先去一下。”
她跟著李國慶走出會議室,背後的目光像芒刺一樣紮著她。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走廊裡空無一人,隻有他們倆的腳步聲。李國慶沒有停下,也沒有看她,隻是徑直往前走,直到走到走廊拐角一處無人的窗邊才停下。
窗外是商業局的老院子,一棵光禿禿的老槐樹枝椏猙獰。冰冷的玻璃隔絕了外麵的寒氣。
“怎麼回事?”小紅壓低聲音,急切地問,聲音裡還帶著一絲未褪的緊張。
李國慶轉過身,靠在窗台上,臉上的那種公務性的微笑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種複雜的疲憊和深沉。他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從公文包裡拿出一份文件,遞給小紅。
小紅接過來一看,是一份打印出來的數據報表,標題是《關於我縣部分零售業態帶動靈活就業及促進消費的初步數據整理》。上麵羅列著一些簡單的數字:梅記超市試運營期間日均客流量、帶動周邊臨時就業人數甚至詳細到了那幾個擺攤和送貨的下崗工人)、周邊居民反饋的購物便捷度提升比例……數據不算多精密,但清晰直觀。
“這是……”小紅愕然。
“我讓人整理的。”李國慶的聲音很低,語速很快,“不完全,但能說明點問題。孫局長在會上隻會強調‘規矩’和‘穩定’,但他上麵的人,現在更關心就業率和消費活力,這是省裡的新精神。”
小紅瞬間明白了。李國慶不是在救她,他是在提供一顆子彈,一顆符合更高層“規矩”的子彈。
“你……”小紅看著他,心情複雜得像一團亂麻。他為什麼要這麼做?贖罪?投資?還是僅僅是一次精明的算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