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透過百葉窗,在書桌上投下細碎的光影。
林星遙指尖捏著馬克筆,正給漫畫裡的蘇硯深添上一對小小的貓耳,手機突然在桌麵震動起來。
是出版社編輯發來的消息,附帶著一張長長的清單,上麵列滿了讀者的留言。
“崽崽,你看這個。”蘇硯深端著熱牛奶走過來,彎腰把手機遞到她麵前。
屏幕上,讀者的話像暖融融的小太陽:“看了《星遙的漫畫日記》,我開始試著記錄每天的小開心了”
“姐姐和蘇先生的故事,讓我覺得生病也不可怕”
“好想當麵跟姐姐說,謝謝你的漫畫治愈了我”。
林星遙的眼睛慢慢亮起來,指尖輕輕劃過屏幕,嘴角忍不住上揚。
自從書稿整理完成後,她的狀態好了很多——躁期時不再像以前那樣衝動熬夜,抑鬱期也能在蘇硯深的陪伴下慢慢走出房間,連哮喘發作的次數,都從以前的一周兩三次,變成了偶爾才會出現一次。
“他們……真的這麼覺得嗎?”她抬頭看向蘇硯深,語氣裡帶著一絲不確定。
以前總覺得自己的故事很普通,甚至因為病情而自卑,從未想過這些日常碎片,能給彆人帶來力量。
蘇硯深把熱牛奶放在她手邊,揉了揉她的頭發:“當然是真的。我跟出版社商量了一下,想給你辦個小型簽售會,隻邀請清單上這些經常留言的讀者,就我們幾個人,像朋友聚會一樣,好不好?”
“簽售會?”林星遙愣住了,手指下意識地攥緊了馬克筆。
以前她連在社交平台發動態都要猶豫很久,更彆說當麵和陌生人交流了。
可一想到那些溫暖的留言,她又有點心動——或許,真的可以試著和他們說聲謝謝。
蘇硯深看出了她的猶豫,蹲下來握住她的手,掌心的溫度讓她安定:“不用勉強,如果你不想,我們就不辦。”
林星遙咬了咬唇,低頭看著書桌上的漫畫——那一頁畫的是她和蘇硯深在公園喂貓,陽光落在他們身上,連貓咪的絨毛都透著暖意。
她想起讀者說的“治愈”,突然覺得,或許自己也可以成為彆人的小太陽。
“我想試試。”她抬起頭,眼神裡帶著一絲堅定。
簽售會定在周末的一家獨立書店裡,麵積不大,卻被布置得格外溫馨——牆上貼滿了林星遙的漫畫原稿,書架上擺著《追光》,角落裡還放著她和蘇硯深一起養的流浪貓的玩偶。
蘇硯深特意叮囑出版社,不要對外宣傳,隻通過私信邀請了二十位讀者,每一位都提前確認了時間,確保不會讓林星遙感到壓力。
簽售會當天,林星遙坐在書桌後,手裡攥著蘇硯深提前給她準備的薄荷糖,指尖微微有些發涼。
蘇硯深站在她身邊,輕輕拍了拍她的肩膀:“彆緊張,就像和朋友聊天一樣。”
第一個走進書店的是個紮著馬尾的女生,手裡抱著一本《追光》,臉上帶著靦腆的笑:“作者姐姐,我……我是因為你的漫畫,才敢去看心理醫生的。以前總覺得抑鬱症是很丟人的事,可是看了你寫的‘抑鬱期也可以慢慢走’,我突然就有勇氣了。”
林星遙的眼眶瞬間就熱了,她拿起筆,在書的扉頁上認真地寫:“願你每天都有小開心,我們一起慢慢來。”
寫完後,她抬頭對女生笑了笑:“謝謝你願意告訴我這些,你真的很勇敢。”
女生接過書,眼淚掉了下來,卻笑得很燦爛:“謝謝姐姐,我會加油的!”
接下來的讀者,每個人都帶著自己的故事——有個男生說,他媽媽也有哮喘,看了漫畫裡蘇硯深照顧林星遙的細節,才知道平時該多注意什麼;有個阿姨說,自己退休後總覺得生活沒意思,看了漫畫裡的日常,開始學著每天煮一杯熱牛奶,養一盆小多肉;還有個高中生說,她和好朋友吵架了,看了漫畫裡“吵架後和好的擁抱更暖”,主動發了道歉信息,現在兩人又和好了。
林星遙一邊聽著,一邊認真地在每本書上寫下不同的祝福,偶爾還會和他們聊幾句。
她發現,和這些溫暖的人交流,並沒有想象中那麼可怕,反而像被陽光裹住一樣,心裡暖暖的。
蘇硯深站在旁邊,看著她眼裡的光越來越亮,嘴角也忍不住揚起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