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推開門,吱呀的聲響,仿佛從舊時光裡傳來。
門內是個天井,青石板鋪就的地麵上,長著幾叢青苔。
角落裡的水缸裡養著睡蓮,水麵上漂著幾片殘葉,卻透著彆樣的生機。
“進去看看?”
肖雲墨回頭看她,眼底帶著期待。
宋希音用力點頭,腳步輕快地跟著他往裡走。
穿過天井,繞過回廊,眼前的景象漸漸清晰。
左側是一排修繕過的廂房,門口掛著“抗戰紀念館”的牌子。
裡麵陳列著舊照片和泛黃的書信。
黑白照片上,穿著軍裝的士兵,正從肖公館的大門走出,肩上扛著槍,眼神堅毅。
“你看這張。”
肖雲墨指著一張老照片,照片裡一位穿著長衫的老者,正和幾位軍人握手。
“這是我太爺爺,當年就是他做主,把整個公館騰了出來。”
“那時候族裡,還有人反對,說這是肖家幾百年的根基。”
“他卻說‘國沒了,家算什麼’。”
宋希音看著照片裡,那位麵容清臒的老者。
忽然明白了肖雲墨身上。那股沉穩擔當從何而來。
原來這份家國情懷,早已刻在肖家的骨血裡。
往前走便是祠堂,推開厚重的木門,一股淡淡的檀香撲麵而來。
正中的供桌上,擺著牌位。
最上方的牌位,字跡已經模糊,卻被擦拭得一塵不染。
兩側的牆上,掛著肖家曆代先人的畫像。
從穿著長袍馬褂的老者,到身著軍裝的年輕人。
一張張麵孔雖已模糊,卻透著一脈相承的風骨。
“每年清明,族裡的人都會來這裡祭拜。”
肖雲墨走到供桌前,拿起三支香點燃,對著牌位深深鞠躬。
“小時候爺爺總帶我來,說做人不能忘了根。”
宋希音站在他身後,看著他挺拔的背影,在香火繚繞中顯得格外肅穆。
心裡忽然湧上一股,莫名的感動。
她好像透過這座老宅,看到了肖雲墨,藏在沉穩外表下的柔軟。
他不是天生的強者,隻是繼承了先輩的堅韌,把所有的責任,都扛在了肩上。
走出祠堂時,夕陽正斜斜地照在回廊的雕花欄杆上,把影子拉得很長。
宋希音看著那些,精美的木雕,有花鳥,有山水,還有幾處刻著模糊的彈痕。
“這裡的每一塊木頭,好像都在講故事。”
她輕聲說。
肖雲墨走到她身邊,握住她的手,掌心溫熱。
“以後每年都帶你來看看。”
宋希音抬頭看他,陽光落在他眼底,映著老宅的飛簷翹角,溫柔得不像話。
她用力點頭,指尖在他掌心輕輕撓了撓。
“好啊。”
遠處傳來遊客的說笑聲,卻襯得這方天地愈發寧靜。
宋希音看著肖雲墨的側臉。
忽然覺得,她不僅走進了一座老宅,更走進了他心裡,最柔軟的角落。
這裡有他的根,有他的傳承,而他願意把這些都分享給她。
這份信任,比任何情話都要動人。
“走吧,帶你去嘗嘗巷尾的桂花糕。”
“爺爺說那是他小時候,最愛吃的。”
肖雲墨牽著她往外走,腳步輕快了些。
“好!”宋希音跟著他的腳步,踩在青石板上,心裡暖融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