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響之鏡”這個突如其來的線索,為陷入僵局的“幻影”搜尋工作打開了一扇新的窗戶。楊教授團隊立刻調整方向,將所有與核心晶體、“異度回響”相關的數據流,以“鏡麵”、“反射”、“映射”等概念為過濾器進行重新梳理和比對。
這是一項極其精細且耗費心力的工作。核心晶體與“守護者核心”的共鳴數據浩如煙海,“異度回響”的波動更是充滿了難以理解的雜音。研究人員們如同在沙海中淘金,尋找著那可能存在的、微乎其微的規律。
與此同時,對艾拉的監測也提升到了最高級彆。她的每一次無意識囈語、每一次腦波異常起伏,都被詳細記錄並納入分析。醫學團隊嘗試用最溫和的秩序之力刺激她的潛意識,希望能引導出更多關於“回響之鏡”的信息,但收效甚微,仿佛那關鍵的信息被鎖在了意識的最深處。
堡壘之外,“靜滯壁壘”在“阿爾法”持續的、無形的侵蝕下,如同暴風雨中的孤燈,頑強地閃爍著。能量消耗始終維持在高位,工程師們不得不輪班值守,不斷微調發生器的參數,以最經濟的方式維持著這層脆弱的“薄暮”。
偶爾有小型“收割者”單元被命名為“熵蟲”)試圖靠近壁壘,它們形態不定,如同扭曲的陰影,但在接觸到極度遲緩的時間流後,其“熵化”過程也變得極其緩慢,最終被堡壘的防禦炮火在壁壘之外逐一清除。
這短暫的勝利並未帶來多少喜悅,所有人都清楚,這隻是“阿爾法”龐大身軀上微不足道的觸須。那片吞噬星域的黑暗,仍在以穩定的、令人絕望的速度向外擴張。
轉機出現在一次偶然的數據交叉比對中。
一位負責分析“異度回響”低頻波段的研究員注意到,當b7區殘留的“異度回響”波動與核心晶體在特定頻率下該頻率與艾拉某次囈語時的腦波峰值吻合)散發的秩序波紋疊加時,在模擬器中產生了一種奇特的“自指”現象——一段波動仿佛在映射其自身,形成了一個無限遞歸的、微縮的“回聲環”。
這個“回聲環”的結構,與“織網者”某種用於高階加密的拓撲模型有著驚人的相似性!
“鏡子……不是用來映照外物的……”楊教授看著那複雜的模擬結構,眼中閃爍著明悟的光芒,“而是用來……映照自身!‘回響之鏡’,指的是某種自指性的邏輯結構,或者……意識層麵的自我觀照?”
這個想法與艾拉昏迷前從事的“奇點躍遷”研究不謀而合,那種技術本身就涉及空間結構的自我折疊與遞歸。
他們立刻將這一發現與對艾拉的刺激治療相結合。在精密的控製下,一道極其微弱的、模擬了那個特定“自指”頻率的秩序波動,被引導著注入艾拉的意識。
起初沒有任何反應。就在研究人員即將放棄時,艾拉緊閉的眼皮下,眼球開始快速轉動,她的嘴唇微微翕動,一段更加清晰、卻依舊破碎的意念流淌出來:
“……鏡……不在外……在心……”
“……以秩序為鏡……映照……無序之影……”
“……‘幻影’……即是……我們自身……之暗麵……”
話音落下,艾拉再次陷入深度昏迷,但她的額頭,那銀色的紋路之中,一點極其微弱的、仿佛來自另一個維度的光芒,一閃而逝。
指揮中心內,李娜聽著彙報,咀嚼著那段破碎的意念。
以秩序為鏡,映照無序之影?幻影是我們自身的暗麵?
這聽起來更像哲學寓言,而非具體的指引。但結合“織網者”對秩序與混沌的終極思考,以及“收割者”那吞噬秩序的特性,一個模糊的猜想在她腦海中逐漸成形。
“收割者”是極致的“無序之影”,是秩序崩壞後的產物。而要找到對抗它的“鑰匙”幻影),或許不能依靠更強大的秩序,而是要……理解、甚至接納秩序之中必然存在的“暗麵”?或者說,找到一種能夠包容並駕馭混沌的、更高級的秩序?
這想法過於大膽,甚至有些危險。但這是目前唯一能與所有線索吻合的方向。
“繼續研究‘自指’頻率與意識的關係。”李娜下令,“嘗試在嚴格控製下,讓自願的秩序覺醒者進行淺層冥想,觀察其秩序之力在‘自指’狀態下是否會產生變化。同時,分析所有與‘收割者’交戰的數據,尋找其能量結構中是否存在著某種……可以被秩序‘映照’或‘共鳴’的、屬於‘暗麵’的規律。”
尋找“幻影”的道路,從向外探索,轉向了向內深究。方舟堡壘的幸存者們,在抵禦外部吞噬的同時,開始了一場直麵自身存在本質的、更加凶險的探索。
鏡界微光已現,但映照出的,可能是救贖之路,也可能是……萬丈深淵。
第8卷第483章完)
喜歡開局帶娃求生,萬倍資源反哺龍國請大家收藏:()開局帶娃求生,萬倍資源反哺龍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