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外的烽煙終於散去,隻餘下被踐踏的草場與尚未完全乾涸的血跡,訴說著不久前的慘烈。
當各級官吏將初步統計完成的、墨跡猶新的賬冊恭敬地呈送到淩雲案頭時,饒是他心誌堅毅,早已對收獲有所預估,但當目光掃過那一列列墨字勾勒出的驚人數字時,胸膛之中依舊忍不住心潮迭起,感慨萬千。
此番戰果之豐厚,遠遠超出了最初的預期!
於夫羅與劉豹兩部被迫付出的賠償,彙總起來,赫然是戰馬六千匹,健壯耕牛兩千頭,膘肥體壯的綿羊一萬隻!
這已然是一筆足以支撐起一場大規模、長距離遠征的恐怖財富,是無數部落積攢數年也未必能拿出的龐大資源。
然而,這還遠非全部。在雞鹿塞那場艱苦卓絕的防守血戰,以及後續突襲劉豹大營的雷霆掃穴中,朔方將士們還憑借繳獲與戰場俘獲,得到了各類匈奴戰馬超過兩千匹!
如此疊加計算,僅僅在這兩場圍繞匈奴入侵的攻防戰中,淩雲麾下軍隊淨增的戰馬數量,竟達到了駭人聽聞的八千匹!這個數字,足以讓任何一個深知馬匹珍貴的邊將為之瘋狂!
須知,在此之前,淩雲曆經朔方初創、幽州轉戰之積累,再加上程遠誌、鄧茂率部歸附時帶來的馬匹,麾下總戰馬數量,滿打滿算也僅在四千餘匹徘徊。
這,已經是他能夠縱橫北疆、令胡騎忌憚的重要資本,是他心血的凝聚。可如今……淩雲修長的手指輕輕撫過賬冊上那最終彙總、用朱筆圈出的醒目數字,指尖竟難以抑製地微微顫抖:
一萬兩千匹戰馬!
“一萬兩千匹……”淩雲緩緩放下那沉甸甸的賬冊,起身踱步至窗前。目光所及,是城外臨時圈出的、無比廣闊的校場。
此刻,那裡萬馬嘶鳴,聲音彙聚如雷,龐大的馬群如同流動的斑斕織錦,正在適應新的環境,躁動而充滿活力。
望著這前所未有的盛景,一股恍若夢境般的不真實感,夾雜著巨大的喜悅與豪情,在他心中洶湧澎湃。
曾幾何時,他為籌措幾十匹優良戰馬,都需殫精竭慮,與各方周旋算計;而如今,竟坐擁如此龐大的騎兵根基!
這幾乎相當於過去鼎盛時期,整個大漢北軍所有精銳騎兵戰馬的總和!
擁有了這支堪稱恐怖的機動力量,未來無論是馳騁草原,抑或是南下中原,他的戰略選擇餘地將變得無比寬廣,許多過去隻能深藏於心的宏圖,似乎都有了實現的可能。
“或許……逐鹿中原,問鼎天下,真的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幻夢了……”
他於心中默念,目光穿越馬群,投向更遠的南方,眼神愈發銳利而堅定。
“亂世爭雄,唯力是恃!這些馬匹,不僅僅是冰冷的數字和財富,更是沉甸甸的責任,是未來廓清寰宇、安定天下的希望所在啊……”
他低聲自語,袖中的拳頭悄然握緊,一股舍我其誰的擔當感油然而生。
消化如此龐大的戰利品需要時間和周密的安排,而北疆漫長防線的鞏固,以及新獲取的雁門、雲中二郡的治理,更是刻不容緩。淩雲強壓下心中的激蕩,迅速做出了清晰而果決的部署:
·太史慈依舊鎮守五原郡。依托此次大勝獲得的豐厚補給與赫赫兵威,進一步鞏固邊防,撫慰戰火中流離的百姓,嚴密防範草原勢力可能出現的反複與報複。
·張遼被朝廷正式授予雁門太守印信。他將率領自己直屬的、經曆過廣宗血火與北疆風雪雙重淬煉的騎兵精銳,以及淩雲從麾下精心挑選出的一批通曉政務、熟稔邊事的文士能吏,即刻北上,奔赴那個百廢待興的並州北大門——雁門郡。
那裡直麵日漸崛起的鮮卑兵鋒,城垣殘破,民生凋敝,正需要張遼這般沉穩勇毅、膽大心細的將才,去重整山河,再鑄邊關鐵鎖。
·李進被朝廷任命為雲中太守。同樣,他也將帶著自己從微末時便追隨左右的剽悍老卒,以及淩雲配屬的、善於理政安民的文官團隊,揮師西進,直抵雲中。
雲中郡情勢與雁門相類,飽受胡騎蹂躪,秩序崩壞,急需一位勇悍絕倫、能震懾宵小的戰將坐鎮,以鐵腕恢複秩序,招攬流亡,屯田練兵。
臨行前,張遼與李進一同入府,向淩雲辭行。
張遼抱拳躬身,神色一如既往的沉靜穩重,但那雙見過太多生死與風霜的眼眸中,卻閃爍著難以掩飾的感激與一絲離彆的不舍。
“主公,遼,今日便辭彆主公,赴雁門上任矣。回想當初,遼不過一介邊地武夫,追隨主公於微末之際,隻盼能在這崩亂之世尋得一位明主,略儘綿力,保一方百姓安寧,不負平生所學報國之誌。”
“未曾想,主公如此信重,竟以邊郡要地、北門鎖鑰相托!此恩此信,重如山嶽!遼在此立誓,必當竭儘心力,智勇並施,苦心經營雁門,定要使之成為主公北疆堅不可摧之鐵壁,屏障並州,絕不負主公今日之知遇厚恩!”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他的話語懇切真摯,縱使地位攀升,那份為國為民的初心未曾改變,隻是肩上的擔子愈發沉重,心中的信念也因這份信任而燃燒得更加熾烈。
李進則依舊保持著那份武人的質樸與直接,他推金山倒玉柱般單膝跪地,行了一個莊重無比的軍禮,抬起頭,目光灼灼如同跳動的烈焰,聲音鏗鏘如鐵。
“主公!進,本是一介粗莽武夫,隻知廝殺,蒙主公不棄,簡拔於行伍,授以軍權,委以腹心!今更以郡守重任相托,此恩,進萬死難報!進的性命是主公給的,進的刀鋒亦永遠為主公所指!”
“雲中郡在,李進便在!縱使肝腦塗地,身化齏粉,進亦必為主公牢牢守住這西陲門戶,更要為主公在那苦寒之地,練就一支令胡人聞風喪膽的虎狼之師!”
他的忠誠純粹而滾燙,地位的躍升並未讓他迷失,反而使他更加珍視這份超越君臣的信任,誓以生命和熱血回報。
看著眼前這兩位早已超越尋常上下級、堪稱自己左膀右臂、股肱之臣的愛將,淩雲心中亦是豪情湧動,感慨叢生。
他快步上前,伸出雙手,親自將二人穩穩扶起,用力地拍了拍他們堅實如鐵的臂膀,聲音深沉而充滿期許:“文遠,進之!此去山高路遠,任重道艱,非同小可。雁門、雲中,這兩處並州肩背,北疆咽喉,我便全權托付給二位了!”
“切記,治理邊郡,當以穩紮穩打為要,首在安民,次在強兵。遇有難決之事,務須速速報我,不可擅專!你我兄弟,情深義重,來日方長!待到他日中原底定,海內澄清,我必再與二位兄弟,痛飲慶功,不醉不歸!”
“主公珍重!末將等,拜彆!”張遼、李進喉頭微動,再次深深躬身一禮,旋即毅然轉身,甲胄鏗鏘,大步流星地走出府衙
點齊早已整裝待發的本部兵馬與文官隊伍,帶著沉甸甸的使命與淩雲殷切的期望,迎著塞外初升的朝陽或凜冽的寒風,踏上了充滿挑戰與機遇的新征程。
望著他們那逐漸遠去、卻依舊挺拔如鬆、仿佛能扛起山嶽的背影,淩雲深邃的目光中充滿了信任與期待。
他知道,他麾下勢力的根基與版圖,正隨著這一次次關鍵的分派與任命,如同巨樹的根係,在北疆這片廣袤而堅實的土地上,深深地、牢牢地向下紮去,並以此為基,不可阻擋地向著四周穩健而有力地蔓延、擴張。
一個以朔方、五原為核心,牢牢掌控幽州西部、並州北部諸多邊郡,文武兼備,根基深厚的強大集團,已然雛形初現,其鋒芒,必將令天下側目。
喜歡三國群美傳請大家收藏:()三國群美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