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尼港的晨霧還未散儘,一艘掛著“緊急軍情”旗號的快船就撞開浪濤,衝進了碼頭。船還沒停穩,一個渾身濕透的傳令兵就抱著密封的公文箱,連滾帶爬地跳上棧橋,腰間的佩劍在石板上撞出刺耳的聲響。
“總督大人!緊急軍情!喬治上校的部隊……全軍覆沒了!”
這句話像一塊巨石砸進平靜的水麵,瞬間在殖民當局的紅磚大樓裡掀起驚濤駭浪。總督辦公室的門被猛地推開,花白頭發的總督威廉爵士攥著那份染血的公文,手指因用力而掐進了封蠟——紙上的字跡潦草而絕望,最後一句“華夏城戰力遠超預期,速派援軍”的墨跡,還帶著未乾的血漬。
“不可能!”威廉爵士將公文摔在紫檀木辦公桌上,銀質墨水台被震得跳起,“喬治帶著五千精兵,還有兩門六磅炮,怎麼可能輸給一群黃皮土著?”
站在一旁的殖民事務官臉色慘白,遞上從逃兵那裡收集的證詞:“大人,逃回來的士兵說……說華夏城有會打仗的奇人,用的戰術很古怪,專找我們的糧草和水源下手,還會在夜裡放火……”
“奇人?”威廉爵士冷笑一聲,卻掩不住聲音裡的顫抖,“我看是你們貪生怕死找的借口!立刻召集所有軍政官員,半小時後在議事廳開會!”
一、議事廳裡的爭吵
紅磚大樓的議事廳內,長條木桌旁坐滿了殖民官員。有人緊攥著懷表,有人頻頻擦拭額頭的冷汗,還有人對著牆上的澳洲地圖喃喃自語——那裡,華夏城的位置被用紅筆圈了個刺眼的圓圈。
“必須報複!”陸軍大臣霍金斯猛地一拍桌子,軍靴在地板上跺出悶響,“這不僅是軍事上的失敗,更是對大英帝國威嚴的踐踏!如果連一群土著都收拾不了,我們在澳洲的統治將搖搖欲墜!”
他指著地圖上的悉尼港:“我建議從印度殖民地調派一個旅的兵力,再配備十門榴彈炮,三個月內踏平華夏城,把那些抵抗者全部吊死在城牆上!”
“霍金斯大人,請冷靜。”財政大臣亞當斯推了推眼鏡,聲音帶著商人特有的謹慎,“從印度調兵需要多少軍費?十門榴彈炮的運輸成本是多少?我們在澳洲的國庫已經捉襟見肘,去年的羊毛貿易利潤還不夠支付駐澳軍隊的軍餉。”
他攤開賬本:“喬治的遠征軍已經花掉了兩萬英鎊,換來的卻是全軍覆沒。如果再增兵,一旦陷入持久戰,我們連給士兵發麵包的錢都掏不出來。”
“難道就眼睜睜看著他們羞辱帝國?”霍金斯漲紅了臉,“那些黃皮猴子現在肯定在嘲笑我們!”
“嘲笑?”海軍將領瓊斯哼了一聲,手裡轉著黃銅望遠鏡,“據逃兵說,華夏城的港口已經能停靠三桅船了,他們甚至有自己的鐵匠坊,能仿製我們的步槍。如果真要開戰,我們的艦隊至少需要封鎖他們的海岸線,這又得額外投入三艘巡洋艦——你們誰來買單?”
爭吵聲越來越大,有人主張強硬報複,有人提議暫時妥協,還有人念叨著“或許可以招安那些土著首領”。威廉爵士坐在主位上,手指敲擊著桌麵,目光掃過爭吵的眾人,突然覺得這群平日裡自詡“文明開化”的官員,此刻像一群沒頭的蒼蠅。
二、來自倫敦的壓力
正當眾人爭論不休時,一個信使匆匆走進來,遞上一封蓋著英國王室徽章的公文。威廉爵士拆開一看,臉色瞬間變得鐵青。
“倫敦的電報。”他聲音乾澀,“議會質問我們為何在澳洲‘浪費軍費’,還說如果不能穩定殖民地局勢,就要削減明年的撥款。”
議事廳裡瞬間安靜下來。所有人都知道,倫敦的政客們最在乎的是殖民地的稅收,而不是什麼“帝國威嚴”。如果澳洲的殖民當局不能帶來利潤,隻會被視為“累贅”。
“這就是你們要的報複?”亞當斯晃了晃手裡的賬本,“倫敦不會支持一場看不到收益的戰爭。華夏城地處內陸,既沒有金礦,也沒有優質港口,就算打下來,我們能得到什麼?一堆需要駐軍守衛的土坯房?”
霍金斯的氣焰矮了半截,卻依舊嘴硬:“可……可我們不能示弱。”
“示弱不代表認輸。”殖民地秘書查理突然開口,他一直沉默地看著地圖,此刻指著華夏城與悉尼之間的廣袤荒原,“這片土地上,除了華夏城,還有十幾個土著部落。如果我們現在調集重兵,隻會迫使他們聯合起來對抗我們。”
他提議:“不如先派使者去談判,承認華夏城的自治權,甚至可以開放貿易——用布匹、鐵器換他們的糧食和礦產。這樣既能穩住他們,又能摸清虛實,等我們攢夠了兵力和軍費,再一舉拿下。”
“談判?”霍金斯嗤之以鼻,“和一群土著談判?簡直是帝國的恥辱!”
“恥辱?”查理反問,“難道比全軍覆沒更恥辱?喬治的失敗已經證明,華夏城不是輕易能啃下的骨頭。我們需要時間,需要喘息之機。”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三、兩難的抉擇
威廉爵士揉著發脹的太陽穴,心裡像壓了塊巨石。作為駐澳總督,他既想維護帝國的威嚴,又得顧忌倫敦的臉色;既怕華夏城趁機擴張,又擔心增兵導致財政崩潰。
“逃回來的士兵說,華夏城收編了不少俘虜,還給願意留下的人分了土地。”查理補充道,“這說明他們很聰明,懂得用懷柔手段瓦解我們的力量。如果我們繼續強硬,隻會把更多人推向他們那邊。”
亞當斯也附和:“開放貿易對我們有利。他們的棉花質量很好,比從印度運過來的便宜三成;還有他們的陶器,在歐洲很受歡迎,去年有商人偷偷運了幾船,賺了不少錢。”
霍金斯還想反駁,卻被威廉爵士抬手製止。總督站起身,走到地圖前,指尖在華夏城的位置停留了很久,終於緩緩開口:
“給倫敦發報,請求增派一個團的兵力,但理由是‘加強澳洲防務’,不是‘報複華夏城’。”他頓了頓,聲音疲憊卻帶著決斷,“同時,派使者去華夏城,說我們願意‘協商解決分歧’,先穩住他們。”
他看向查理:“談判的事就交給你,記住,不要表現出軟弱,也不要輕易許諾——我們需要的是時間。”
“是,大人。”查理點頭應下。
霍金斯雖然不滿,卻也知道這是目前唯一的辦法,隻能悶哼一聲坐下。
四、暗流湧動
議事廳的會議結束後,官員們懷著複雜的心情離開。陽光透過彩繪玻璃窗照進來,在地板上投下斑斕的光影,卻驅不散籠罩在殖民當局上空的陰霾。
威廉爵士獨自留在辦公室,看著窗外的悉尼港。港口裡停靠著幾艘戰列艦,桅杆如林,旗幟飄揚,看似依舊強大。但他知道,這些艦船的彈藥庫裡,有一半的炮彈已經過期;艦員們的軍餉拖欠了兩個月,怨氣很大。
“或許……我們真的老了。”他喃喃自語,想起年輕時在印度殖民地的意氣風發,那時的大英帝國仿佛無所不能。可現在,一個小小的華夏城,就像一根刺,紮得他坐立難安。
與此同時,查理正在準備出使華夏城的事宜。他讓人收集了所有關於華夏城的情報:城主天宇是個年輕人,據說很有謀略;有兩位擅長打仗的將軍,一個叫王貴,一個叫牛皋;城裡的百姓大多是從各地遷來的流民,卻異常團結。
“有意思。”查理看著情報,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長的笑,“一群流民建立的城池,竟然能打敗帝國的正規軍……或許,這次談判不會那麼簡單。”
他讓人準備了禮物:幾匹從歐洲運來的綢緞,一把鑲嵌著寶石的佩劍,還有最新出版的《大英百科全書》——既顯示了帝國的“文明”,又暗藏著示威的意味。
而在悉尼港的一間酒館裡,幾個逃回來的殖民軍士兵正在喝酒。其中一個喝醉了,拍著桌子喊:“那些華夏人……他們的將軍很厲害,衝鋒的時候帶頭衝,不像我們的軍官,隻會躲在後麵喊……”
旁邊的人趕緊捂住他的嘴,卻已經晚了。這番話被角落裡一個穿長衫的華人聽到,他不動聲色地喝完酒,起身離開,消失在悉尼的暮色中——他是華夏城安插在悉尼的密探,正準備把殖民當局的動向,連夜傳回華夏城。
夜色漸深,紅磚大樓的燈光依舊亮著。威廉爵士看著桌上的電報草稿,遲遲沒有簽字。他知道,無論增兵還是談判,都隻是權宜之計,華夏城的崛起,已經像一顆投入澳洲殖民版圖的石子,激起的漣漪,絕不會輕易平息。
而遠在千裡之外的華夏城,天宇正看著密探傳回的消息,對王貴和牛皋笑道:“他們開始慌了。這說明,我們的路走對了。”
窗外,星光璀璨,照亮了華夏城的城牆,也照亮了城牆上那麵迎風飄揚的“華夏”大旗。
喜歡穿越1858年的澳洲請大家收藏:()穿越1858年的澳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