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陽光剛漫過華夏屯的木柵欄,天宇正站在曬穀場邊緣,看著李武帶著壯丁們給新搭的棚屋上梁。木梁穩穩架在立柱上時,人群裡爆發出一陣歡呼,連最靦腆的後生都跟著喊了兩聲。天宇笑著點頭,心裡正盤算著接下來該開墾哪片荒地,腦海裡突然響起了熟悉的係統提示音。
“檢測到華夏屯初具規模,觸發‘首次領地建設’任務。”
機械的聲音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篤定,天宇下意識地停下腳步,目光掃過忙碌的人群——沒人察覺到他的異樣,李武正指揮著往梁上綁紅布,說是圖個吉利。他定了定神,在心裡默念:“任務詳情。”
“任務名稱:首次領地建設。”係統聲音清晰回響,“任務目標:三十日內完成三項指標——一、居住點加固:將現有木柵欄升級為土石混合牆,高度不低於一丈,增設了望塔三座;二、耕地拓展:新開辟荒地一百畝,完成初步改良,達到耕種標準;三、防禦體係:建立簡易防禦工事,包括壕溝、拒馬及信號預警機製。”
天宇的呼吸微微一滯。三十日、三項指標,每一項都不輕鬆。尤其是一百畝荒地,如今華夏屯的耕地加起來才五十多畝,要在一個月裡新開一百畝,還要完成改良,幾乎是逼著人連軸轉。
“任務獎勵:解鎖基礎科技樹包含農具改良、建築搭建、防禦工事三類基礎技術圖譜),獎勵召喚值200點。”
獎勵的內容讓天宇心頭一跳。基礎科技樹?這意味著他們不用再靠著摸索和記憶來改良工具、搭建房屋,有了圖譜指導,效率會提升不止一倍。200點召喚值更是珍貴,足夠再召喚一支專業團隊,或許能解決眼下鐵器匱乏的難題。
“是否接受任務?”
“接受。”天宇沒有絲毫猶豫。壓力固然大,但華夏屯要想真正紮根,這些建設本就是遲早要做的事。係統的任務不過是給了個明確的目標和期限,更重要的是,那基礎科技樹,能讓他們少走太多彎路。
他深吸一口氣,轉身往曬穀場中央走。那裡,季方和王磊正圍著一張圖紙討論,沈農蹲在旁邊,用樹枝在地上比劃著灌溉渠的走向。“大夥先停一下。”天宇的聲音不算響亮,卻讓喧鬨的場地瞬間安靜下來。
壯丁們從棚屋上探出頭,婦女們抱著孩子湊過來,連正在給牲畜喂食的老人都拄著拐杖走了過來。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天宇身上,帶著一種自然而然的信賴——自從他被推舉為屯長,每一次決策都沒讓大家失望過。
“剛琢磨了件事,”天宇開門見山,目光掃過眾人,“咱們華夏屯要往前再走一步,三十天內,完成三件事。”他伸出三根手指,“第一,把木柵欄換成土石牆,再蓋三座了望塔;第二,新開一百畝荒地,能種上莊稼;第三,挖壕溝、做拒馬,讓咱們夜裡睡得更踏實。”
人群裡響起一陣低低的議論聲。有人麵露難色——一百畝荒地,聽著就頭皮發麻;但更多人眼裡閃著光,李武第一個站出來:“屯長,你說咋乾!咱們有的是力氣!”
“我知道這不容易。”天宇點頭,語氣誠懇,“但這是為了咱們能在這兒長久地活下去。柵欄擋不住野獸,更擋不住不懷好意的人;耕地不夠,明年開春還是要餓肚子;沒防禦,夜裡睡覺都得睜著一隻眼。”
他指向遠處的山林:“季師傅說,那片林子後麵還有大片荒地,隻要改良得當,都能種莊稼。王磊師傅也說了,土石牆看著難建,隻要方法對,咱們人手夠,三十天肯定能成。”
季方捋著胡須,接過話頭:“天宇屯長說得在理。一百畝荒地看著多,分攤到每天,也就三畝多。咱們分片區開墾,我帶著人負責改良,保證不耽誤農時。”
王磊也緊跟著道:“土石牆我來設計,用黏土混合碎石,再夯實,比木柵欄結實十倍。了望塔就建在三個角上,能看到周圍三裡地,預警足夠了。”
有了兩位師傅的支持,眾人的疑慮頓時消了大半。張嬸抱著孩子笑道:“隻要能讓日子越來越好,再累咱也認!婦女們可以幫著和泥、撿碎石,總不能讓爺們兒一個人忙。”
“孩子們也能幫忙!”紮羊角辮的小豆子舉著彈弓喊,引得眾人發笑。
天宇看著這一幕,心裡湧起一股暖流。他抬手往下按了按,聲音再次響起:“從今天起,所有人分成三組——李武帶一隊,負責建牆和了望塔,聽王磊師傅調度;王虎帶一隊,負責開墾荒地,聽季方師傅調度;張嬸帶一隊,負責後勤,保證大夥吃好喝好,再抽些人手幫著挖壕溝、做拒馬。”
“散了就動手,天黑前,咱們先把規劃圖定下來!”
人群轟然應諾,轉身投入到新的忙碌中。李武已經扛著鋤頭去丈量柵欄範圍,王虎招呼著壯丁往山林方向探路,張嬸則組織婦女們收拾夥房,準備給大家加頓早飯。
天宇站在原地,望著眼前熱火朝天的景象,又看了看遠處沉睡的荒地。係統任務帶來的壓力還在,但更多的是一種躍躍欲試的衝動。他知道,這三十天會很難熬,但熬過去,華夏屯就會迎來脫胎換骨的變化。
陽光漸漸升高,曬穀場的木梁上,紅布在風裡獵獵作響,像一麵小小的旗幟,昭示著新的開始。
喜歡穿越1858年的澳洲請大家收藏:()穿越1858年的澳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