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工程師考察礦區地形,選定兵工廠選址_穿越1858年的澳洲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穿越1858年的澳洲 > 第119章 工程師考察礦區地形,選定兵工廠選址

第119章 工程師考察礦區地形,選定兵工廠選址(1 / 1)

晨霧還沒散儘時,徐壽已踩著露水出了城。他腳上換了雙天宇讓人趕製的布鞋,鞋底納了三層麻線,踩在濕滑的石子路上格外穩當。布包裡揣著羅盤、測繩和半截鉛筆,還有昨夜畫的簡易地形圖——圖上用紅筆圈出的礦區範圍,像隻臥在群山裡的巨獸。

“先生,這邊走,礦道入口在山坳裡。”向導是個留著疤的老兵,姓王,據說在這山裡守了兩年礦,閉著眼睛都能摸到礦脈走向。他手裡拄著根鐵釺,釺尖在晨光裡泛著冷光,“紅毛夷以前不讓咱們靠近,說這是‘核心礦區’,裡麵的設備都是帶齒輪的,轉起來比水車還響。”

徐壽“嗯”了一聲,腳步沒停。他的目光掃過兩側的山壁,指尖在粗糙的岩石上劃過,指甲縫裡很快嵌進黑褐色的礦粉。“這是赤鐵礦,”他撚了撚礦粉,對著陽光看了看,“含鐵量不低,雜質少,是煉鋼的好料。”又走了幾步,他突然蹲下身,從石縫裡摳出塊灰白色的石頭,“還有石灰石,就在鐵礦邊上,煉焦時正好用得上,省了不少運輸功夫。”

王老兵看得直咋舌。他守了兩年礦,隻知道黑褐色的是鐵,灰白色的是石頭,從沒聽說過石灰石還能跟煉鋼扯上關係。

山坳裡的礦道入口被木板封著,上麵釘著塊生鏽的鐵牌,刻著英文。徐壽湊過去看了看,眉頭微蹙:“上麵寫著‘三號富礦脈’,深度至少五十丈。紅毛夷在這裡用的是豎井開采法,比咱們的斜井效率高,就是對支架要求高,得用硬木才行。”他繞著礦道轉了一圈,羅盤的指針在掌心微微顫動,“這裡的地質是花崗岩,結實,不容易塌,適合建大型礦場。”

天宇帶著衛兵隨後趕到時,正看見徐壽趴在礦道旁的土坡上,用鉛筆在紙上畫著什麼。紙上是礦道的橫截麵圖,標注著“煤層”“鐵礦層”“水層”的位置,連岩層的傾斜角度都標得清清楚楚。

“先生看得如何?”天宇遞過去水壺,壺蓋剛打開,就飄出股淡淡的薄荷味——是徐壽昨夜特意讓人泡的,說“走山路提神”。

“好得很。”徐壽接過水壺喝了口,鏡片後的眼睛亮得很,“這礦區是塊寶地。鐵礦、煤層、石灰石三樣湊在一起,還離水源近,老天爺都在幫咱們。”他指著山坳外那條蜿蜒的溪流,“你看那溪水,水流穩,落差足,能建水輪機帶動鼓風機,比蒸汽動力省煤。”

天宇順著他指的方向望去,溪流在晨光裡像條銀帶,繞過山坳往東南方向流去,最終彙入城外的大河。“先生是說,兵工廠可以建在這附近?”

“還得再看看。”徐壽收起圖紙,站起身拍了拍褲子上的土,“兵工廠不僅要近礦、近水,還得隱蔽。紅毛夷說不定會回來反撲,太紮眼的地方不行。”

一行人順著溪流往東南走。越往深處,山形越奇特——兩側的山壁像被巨斧劈開似的,直上直下,中間夾著道寬不過二十丈的峽穀,溪流就在峽穀底潺潺流淌。王老兵說這叫“一線天”,以前是獵戶藏獵物的地方,最窄處隻能容一人一馬通過。

“就是這裡了。”徐壽在峽穀中段停下腳步,張開雙臂比劃著,“你們看,兩側山壁高百丈,山頂長滿鬆樹,從外麵根本看不出裡麵有動靜。峽穀長三裡,足夠建熔爐、鍛壓車間、裝配房,還能留塊空地做試炮場。”

他走到溪邊,蹲下測了測水深:“水深三尺,水流速每秒三尺,建個水壩抬高水位,就能帶動三台十二馬力的水輪機。一台給熔爐鼓風,一台帶動鍛錘,一台驅動車床,足夠初期使用了。”又從懷裡掏出測繩,讓衛兵幫忙量了量峽穀寬度,“二十丈寬,剛好能按‘品’字形布局廠房——熔爐在下風口,避免火星飄到木料堆;鍛壓車間靠近水源,方便冷卻;裝配房在最裡麵,最安全。”

天宇順著他的規劃望去,眼前仿佛已出現了廠房的輪廓:高聳的煙囪冒著白煙,水輪機“嘩啦啦”轉著,工匠們圍著通紅的鐵坯敲打,試炮場傳來沉悶的轟鳴……他轉頭看向山壁,上麵的岩石確實堅硬,還能鑿洞做倉庫,儲存火藥和成品軍械。

“隱蔽性也夠。”王老兵補充道,“峽穀入口有處天然石崖,擋著大半視線,隻要在崖後設個暗哨,外人根本進不來。上次紅毛夷搜山,愣是沒發現這地方。”

徐壽點了點頭,又往峽穀深處走了百十米。這裡的山壁突然凹進去一塊,形成個天然的岩洞,洞口掛著冰棱,融化的水滴在地上,彙成個小小的水窪。“這岩洞能改造成火藥庫,”他摸了摸岩壁,“乾燥,陰涼,離車間遠,就算出事也炸不到彆處。”

天宇蹲在水窪邊,掬起一捧水。水涼得刺骨,卻格外清澈,能看見水底的鵝卵石。“水源沒問題,就是冬天會不會結冰?”

“會,但凍不厚。”徐壽指著溪流上遊,“那裡有處溫泉,水溫常年在十五度左右,引條水渠過來,就能保證冬季不凍。紅毛夷的地圖上標著,老夫昨夜特意記下來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說話間,周明遠帶著幾個工匠趕來了。他們扛著鋤頭、鐵鍬,還有個沉甸甸的木箱,打開一看,是水準儀、測錘和幾卷粗麻繩。“先生要的工具都帶來了。”周明遠抹了把汗,“工匠們說,隻要您定了位,咱們這就動手清場,先把地基打起來。”

徐壽沒急著讓開工,而是讓工匠們在峽穀兩側插了八根木杆,杆頂係著紅布。“從今天起,這裡就是‘永安兵工廠’的地界。”他拿起鉛筆,在圖紙上畫出廠房的位置,“先修引水渠,從溫泉到水壩,要挖三尺深,鋪石板防漏。再清場地,把碎石和雜草除乾淨,夯實地基。熔爐的地基要特彆處理,得用石灰、沙子、碎石混合夯實,厚五尺,不然經不住高溫烘烤。”

他指著西側的山壁:“那裡的岩石適合開采,建廠房用的石料不用外運,省工。木材得從山外運,要選鬆木和杉木,耐腐。對了,得先蓋幾間工棚,讓工匠們有地方住,再挖個水井,泉水比溪水更乾淨,適合飲用。”

工匠們圍在圖紙旁,聽得格外認真。有個老木匠忍不住問:“先生,這水輪機的圖紙……啥時候能畫出來?咱們以前隻見過水車,帶齒輪的玩意兒還沒摸過呢。”

“三天後就能給你們。”徐壽笑著說,“不僅有水輪機,還有鍛錘、鏜床的圖紙,都是改良過的,比紅毛夷的更適合咱們的工匠用。”他頓了頓,語氣變得鄭重,“但有一條,所有設備的尺寸必須統一,螺栓要一樣粗,齒輪要能互換,這叫‘標準化’,是兵工廠的根基。”

天宇看著徐壽在圖紙上標注尺寸,突然覺得這峽穀裡的風都帶著股熱乎氣。從昨天的茫然無措,到今天的規劃分明,不過短短一天,這位來自江南製造局的工程師,就像一把精準的羅盤,為澳洲的工業之路指明了方向。

日頭升到頭頂時,選址終於敲定。徐壽在峽穀中央埋下塊刻著“永安”二字的石碑,作為兵工廠的奠基石。石碑的一角,他特意刻了個小小的齒輪圖案——那是他在江南製造局時,親手打磨的第一個零件的形狀。

“等兵工廠建成了,”徐壽拍了拍石碑,“這裡就能造出比紅毛夷更好的槍炮、輪船。到時候,不僅澳洲能安穩,說不定還能把技藝傳回江南,讓咱們自己的土地上,也到處是這樣的廠子。”

天宇望著石碑上的“永安”二字,又看了看周圍忙碌起來的工匠們,突然覺得這兩個字有了沉甸甸的分量。永安,不僅是兵工廠的名字,更是這片土地的期盼——有了自己的兵工廠,有了能造堅船利炮的技藝,澳洲才能真正安穩,不再受紅毛夷的欺負。

離開峽穀時,徐壽又回頭望了一眼。晨霧早已散去,陽光穿過“一線天”的山口,在地上投下長長的光斑,像條通往未來的路。他知道,從埋下石碑的這一刻起,澳洲的工業火種,算是真正落了地。

喜歡穿越1858年的澳洲請大家收藏:()穿越1858年的澳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皮刃 我,本無罪 竊竊私語你聽見了嗎 人途鬼心 潛意識獵人 僵屍:拜師九叔,我能操控一切 大明衛 大明第一戰神 抗戰:神級狙擊手絕地反殺 詭神密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