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人心向穩,生機漸起_穿越1858年的澳洲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穿越1858年的澳洲 > 第183章 人心向穩,生機漸起

第183章 人心向穩,生機漸起(1 / 1)

晨光剛漫過華夏鎮的東梢門,王屠戶的肉攤就支了起來。案台上的豬肉還冒著熱氣,他掄起斧頭“哐當”劈開骨頭,濺起的油星落在青石板上,很快被身後的小孫子用布擦得乾乾淨淨。“爺,張嬸說要二斤排骨,給她留著不?”小家夥踮著腳遞過油紙,眼裡亮閃閃的——這是他跟著爺爺出攤的第三周,已經能熟稔地記下常客的喜好。

“留著,”王屠戶往秤盤裡舀了勺清水,校準刻度,“再把那扇肋條收拾出來,昨兒李木匠來說要做醬肉,得帶皮的。”他說著往街對麵瞥了眼,雜貨鋪的劉嬸正踩著梯子換招牌,紅底黑字的“便民雜貨”四個大字被晨露打濕,反倒更顯精神。

這處市集是上個月剛劃定的,就在華工聚居區和移民區中間的空地上。起初隻有三個攤位,如今已排開二十多個,木架搭起的攤位上鋪著統一發放的藍布,菜攤的黃瓜碼得像小山,布莊的花布在風裡飄成彩色的雲,連收廢品的老陳都支起了竹筐,筐沿貼著“分類回收”的紙條——那是鎮署文書幫他寫的。

“王大哥,今兒的肉新鮮!”移民區的馬大姐挎著竹籃走來,籃子裡裝著剛買的豆腐,“給我來斤五花肉,娃說想吃紅燒肉了。”她是三個月前從南邊遷來的,如今在布莊幫工,說話時帶著點口音,卻已能熟練地和攤主們打趣。

“剛宰的,能不新鮮?”王屠戶麻利地切肉過秤,“你家娃昨兒是不是去學堂了?我瞅見他背著新書包呢。”

“可不是嘛,”馬大姐笑得眼角堆起細紋,“鎮署辦的臨時學堂總算開課了,就在老槐樹下搭的棚子,李夫子教著念書,還管午飯。以前總愁娃沒人管,現在好了,我乾活也踏實。”

順著她指的方向望去,老槐樹下果然支著個竹棚,二十多個孩子正跟著夫子念書,朗朗的聲音撞在青磚牆上,又反彈回來,混著市集的吆喝聲,像支熱鬨的晨曲。棚子角落堆著新做的課桌椅,是李木匠帶著徒弟們連夜打的,桌麵還留著淡淡的鬆木香。華工的娃、移民的娃擠在一張長凳上,手裡捏著統一發的粗紙課本,課本上的字是鎮署文書用活字印的,油墨味還沒散儘。

“先生,‘禮’字咋寫?”一個紮羊角辮的小姑娘舉著手,她是華工老張的孫女,以前總跟著奶奶拾柴火,如今辮梢係著紅繩,是學堂裡的“識字小能手”。

李夫子笑著拿起樹枝在地上寫字:“禮者,敬人也。就像你給奶奶端水,給鄰居問好,都是禮呀。”孩子們聽得認真,連趴在棚邊的大黃狗都支著耳朵,尾巴輕輕掃著地麵。

市集的另一頭,移民周大哥正忙著擺貨。他的攤位上擺著些竹編的筐子、籃子,是用鎮外的竹子編的。上個月他還愁這些手藝沒處使,鎮署聽說後,特意在市集給他劃了塊地方,又幫著貼了“手工竹器”的招牌,如今每天能賣出去十幾個。

“周大哥,給我來個小籃子,裝針線用。”賣花布的陳嫂走過來,手裡捏著塊碎花布,“你看這布配你那竹籃,是不是正好?”

周大哥撓撓頭笑了:“陳嫂你幫我瞧瞧,這筐沿咋編才好看?我家那口子總說我編得太糙。”兩人湊在一起比劃著,陽光透過竹筐的縫隙落在布上,映出細碎的光斑。

臨近午時,鎮署的文書帶著兩個夥計過來巡查。小吏手裡拿著冊子,挨攤兒核對:“王屠戶,昨日登記的豬肉檢疫單在不?”“劉嬸,雜貨鋪的鹽罐子都標了價吧?”每查完一家,就在冊子上蓋個小印章,印章是新刻的“合規”二字。

“李文書,”周大哥突然叫住他,“我想再編些竹席子,能不能領點粗麻繩?冊子上說能領公共物料,咋個流程啊?”

李文書翻開冊子,指著其中一頁:“你看,這欄寫著呢,帶著你的攤位登記證,去鎮署倉庫領,記得登記用量就行。編好的席子要是想賣給鎮裡的學堂,也能在這兒登記,他們正缺呢。”

周大哥聽得眼睛發亮,連忙記下:“這就去!這就去!”

市集的角落裡,幾個老人正圍著石桌喝茶。華工老陳嘬了口粗瓷碗裡的茶,指著不遠處新砌的公共廁所:“還記得不?仨月前這兒還是堆垃圾的,現在多乾淨!夜裡還點著燈,再也不用摸黑去野地了。”

“那是,”移民老趙接話,“前兒我家房頂上的瓦掉了兩塊,報給修繕隊,第二天就來人補上了。這《鎮規》是真管用,不像以前,有啥事兒都找不著地方說理。”

“可不是嘛,”旁邊的張奶奶剝著花生,“娃能上學,買賣有規矩,連井水都比以前甜了。昨兒我那外孫子說,想在鎮上開個小麵館,我讓他先去鎮署登個記,按規矩來準沒錯。”

正說著,學堂的孩子們放學了,像群小麻雀般湧進市集。“奶奶,我識了五個字!”“娘,先生誇我背書好!”孩子們舉著寫滿字的草紙,撲向各自的長輩,手裡還攥著學堂發的山楂片——那是鎮署用公共經費買的,給表現好的孩子當獎勵。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王屠戶的小孫子也混在裡麵,舉著張寫著“孝”字的紙:“爺,我會寫這個字了!先生說,就是要聽爺爺的話!”王屠戶笑得眼睛眯成條縫,往孩子兜裡塞了塊剛切的肉脯。

李文書站在市集入口,看著這熱鬨的景象,翻開手裡的總冊。首頁貼著三個月前的照片:土路坑坑窪窪,攤位歪歪扭扭,幾個華工和移民正為了搶地盤爭吵。再往後翻,是每周的變化記錄:“第一周,劃定攤位線”“第二周,學堂棚子搭建完成”“第三周,公共廁所啟用”……最新一頁寫著:“市集攤位增至23個,臨時學堂入學32人,本周糾紛記錄:0起”。

他提筆在空白處寫下:“人心漸穩,百業待興。”筆尖頓了頓,又添了句,“需儘快製定商鋪注冊細則,以應新增商戶需求。”

風穿過市集,帶著肉香、花香和孩子們的笑聲,吹得招牌上的紅綢輕輕晃動。賣花布的陳嫂正在教周大哥的媳婦裁布,王屠戶的斧頭聲混著孩子們的念書聲,還有遠處修繕隊敲打釘子的叮當聲,交織成一片踏實的喧鬨。

老陳把茶碗往石桌上一放,看著這光景,慢悠悠地說:“這規矩立住了,日子就像這茶,越泡越有味道。”旁邊的老趙點頭附和:“可不是嘛,往後啊,隻會越來越好。”

陽光正好,落在每個人臉上,暖融融的。這華夏鎮的生機,就像老槐樹上新抽的枝芽,在安穩的土壤裡,正一點點舒展開來,帶著無限的可能。

喜歡穿越1858年的澳洲請大家收藏:()穿越1858年的澳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網遊:國一煉金師核平交易所 皮刃 我,本無罪 竊竊私語你聽見了嗎 人途鬼心 潛意識獵人 僵屍:拜師九叔,我能操控一切 大明衛 大明第一戰神 抗戰:神級狙擊手絕地反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