簽約儀式的餘溫尚未散儘,紅木長桌上的香檳杯還泛著晶瑩的光,雙方團隊已迅速轉入工作狀態。張鶴年拍了三下手,原本喧鬨的大廳瞬間安靜下來,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他身上——這位頭發花白的商會會長此刻褪去了宴會上的溫和,眼神銳利如鷹,手裡捏著的申報清單在燈光下泛著冷光。
“時間窗口隻有七十二小時。”他的聲音不高,卻帶著不容置疑的穿透力,“殖民局的季度配額審批會後天上午九點截止接收材料,錯過這次,就得等下個月。”說著,他將清單拍在桌上,紙張碰撞的脆響驚飛了窗台上棲息的白鴿,“同順會的老規矩,按‘三三製’拆分任務:王主事帶三人梳理會員資質文件,重點核對近三年的貿易許可證與稅務記錄;李老牽頭法務組,確保申報材料符合《殖民地黃金貿易管理條例》第三章至第七章的全部細則;張會計負責彙總財務報表,特彆是跨境結算的外彙核銷單,一點差錯都不能有。”
天宇這邊早已同步行動。他對著藍牙耳機低聲吩咐:“林野,把近五年的跨境貿易合規報告調出來,按地域分類整理——東南亞片區標紅,歐洲片區標藍,重點標注每次海關抽檢的合格率。”
“收到。”耳機裡傳來風控主管林野的回應,伴隨著鍵盤敲擊的密集聲響,“已同步上傳至共享雲盤,附帶海關抽檢的原始簽章掃描件,其中新加坡港的27次抽檢全優,可以作為亮點突出。”
“很好。”天宇轉向身邊的渠道經理,“陳默,把南洋渠道的運營數據整理成可視化圖表,尤其是去年第四季度的外彙結算效率——那批通過香港中轉的黃金,結算周期比行業平均快12小時,這是咱們的王牌,必須放在申報材料的首頁。”
陳默點頭時,指尖已在平板上飛速滑動:“沒問題,我讓數據組加個動態時間軸,對比行業均值的綠色曲線,咱們的紅色曲線一騎絕塵,視覺衝擊力絕對夠強。”
兩邊的團隊像咬合的齒輪般高速運轉,大廳被無形的界線分成兩塊,卻又在數據傳遞時頻繁交彙。王主事捧著一摞泛黃的文件走過,天宇的財務助理立刻迎上去,將一份封裝好的u盤遞過去:“王主管,這是恒信行近三年的外彙核銷記錄,每筆都附帶銀行與海關的雙簽章,您看看是否符合資質審核要求。”
王主事翻開文件對比片刻,眼裡露出驚訝:“你們連2015年台風天滯港時的補充報關單都存著?這可是很多公司都會遺漏的細節。”
“吃一塹長一智。”天宇恰好走過,笑著補充,“當年就因為這份單子沒備齊,眼睜睜看著配額被競爭對手搶走,從那以後就養成了‘事無巨細’的毛病。”
李老的法務組與恒信行的合規專員湊在投影幕布前,激烈地討論著條款細節。“殖民局最新修訂的第17條補充條款,明確‘跨境結算需包含數字貨幣追溯記錄’,你們的係統能對接嗎?”李老推了推老花鏡,指著幕布上的條文問道。
合規專員立刻調出係統後台演示:“您看,我們上月剛接入區塊鏈溯源模塊,每筆結算都生成唯一哈希值,直接同步至殖民局的監管係統,響應速度比傳統方式快40。”他點擊鼠標,屏幕上彈出一串跳動的代碼,“這是實時更新的驗證記錄,現在就能讓審核官查驗。”
張會計那邊突然傳來一聲輕呼。天宇與張鶴年同時看過去,隻見老會計正對著一份報表皺眉:“恒信行2018年在鹿特丹港的那筆交易,關稅單與出庫單的日期差了一天,這會被視作‘流程瑕疵’的。”
天宇心裡一緊,剛要說話,林野已經捧著筆記本衝過來:“是係統自動生成的日期誤差!當時港口罷工,出庫單是人工手寫補錄的,我們有工會出具的罷工證明,還有海關的特殊情況說明,早就備好了!”他點開一個加密文件夾,掃描件上的紅色印章清晰可見,“我特意標了‘特殊備注’,就怕審核時卡殼。”
張會計接過文件核對後,鬆了口氣,對張鶴年笑道:“這年輕人的團隊,比咱們當年細致多了。”
夜幕降臨時,申報材料已初顯雛形。同順會整理的會員資質文件像一堵厚重的牆,每一頁都蓋著燙金的商會印章,透著老牌機構的嚴謹;恒信行補充的市場化數據則像流動的活水,動態圖表與實時驗證鏈接讓整份材料有了呼吸感。
“還差最後一步。”張鶴年指著申報係統的提交端口,“需要雙方授權人同時掃碼簽名。”
天宇拿出手機,與張鶴年並肩站在屏幕前。當兩個二維碼同時出現在界麵上,掃碼的瞬間,係統彈出提示:“材料完整性評分98.7,為本次審批周期內最高評分。”
大廳裡爆發出一陣壓抑不住的歡呼,有人差點碰倒咖啡壺,被旁邊的人眼疾手快地扶住。王主事看著後台刷新出的“已接收”狀態,長舒一口氣:“比預估提前了十四個小時,這下能趕在殖民局下班前進入初審隊列。”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窗外,殖民局大樓的燈光陸續亮起。天宇望著那棟哥特式建築的尖頂,忽然想起早上路過時,還看到幾家同行的人抱著文件在門口徘徊,嘴裡念叨著“還差一份資質證明”。他低頭看了看手機上的時間——距離截止還有整整兩天,而他們的材料已經躺在審核係統的最頂端,像一麵提前升起的旗幟。
陳默突然輕笑一聲:“剛在行業群裡刷到,好多公司還在為‘數字貨幣追溯’這一項發愁呢,咱們這步棋算是走對了。”
林野調出實時監控:“殖民局的初審官已經點開咱們的材料了,頁麵停留時間超過十分鐘,比平均審核時長多了三倍。”
張鶴年端起冷掉的咖啡抿了一口,嘴角難得露出笑意:“搶占先機不是目的,是為了讓這份合作能儘快落地。等配額批下來,恒信行的南洋渠道可得加把勁,彆讓我們這些老家夥失望。”
“放心。”天宇望著屏幕上緩緩跳動的審核進度條,指尖在桌麵上輕輕敲擊著節奏,“等批文下來那天,咱們一起去碼頭,看著第一批貨裝船。”
夜色漸深,大廳裡的燈光卻越發明亮。打印機仍在“沙沙”作響,吐出最後幾份備份文件;法務組的人還在逐字核對條款,確保沒有任何歧義;連最貪睡的實習生都捧著咖啡,眼睛亮晶晶地盯著審核係統的進度條。
誰都知道,這不是結束。當“已受理”的綠色標識在屏幕上亮起時,真正的考驗才剛剛開始——但至少此刻,他們已經站在了最靠前的位置,手裡握著的不僅是一份申報材料,更是協同作戰擰成的一股勁,這股勁穿過深夜的寂靜,直指向黎明時分的曙光。
喜歡穿越1858年的澳洲請大家收藏:()穿越1858年的澳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