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細則落地,打通引流渠道_穿越1858年的澳洲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穿越1858年的澳洲 > 第287章 細則落地,打通引流渠道

第287章 細則落地,打通引流渠道(1 / 1)

晨光剛漫過城牆垛口,議事堂外的空地上就支起了三張長桌,上麵堆滿了泛黃的紙卷和嶄新的木牌。林嫂帶著四個文書正埋頭核對名冊,鐵山扛著一卷麻布大步走來,嘩啦一聲鋪開——那是張巨大的宅基地示意圖,用朱砂筆圈出了三百塊方方正正的地塊,旁邊標著“每塊二分地,三口之家增半分”的字樣。

“都核對清楚了?”天宇走過來時,林嫂正用紅筆在名冊上打勾,“這是今早統計的‘待遷入家庭信息’,華工家庭七十二戶,流民家庭四十六戶,算下來得劃一百一十八塊地,預留二十塊備著,夠了。”她指著示意圖上的紅圈,“東頭靠河的地塊劃給帶老人的家庭,取水方便;西頭近工坊的留給單身工匠,上工省腳力。”

鐵山在旁邊的木牌上刻下“木工坊招工”幾個大字,旁邊用小字寫著“月薪三百文起,管午飯,每月帶薪休假兩天”。“比西邊外邦作坊高整整三成,”他拍著木牌笑,“我讓學徒去打聽了,那邊最高的師傅才二百二十文,還天天加班,咱這條件,不信引不來人。”

宅基地細則:三尺土地,一份安穩

負責土地勘測的老木匠李伯,帶著三個徒弟扛著丈量步弓往“安居區”走。他們的背簍裡裝著麻繩、木楔和筆墨,要在三天內完成所有地塊的勘測標記。“東家說了,按人頭算,一口人三分地,五口以上最多一畝二,絕不含糊。”李伯邊走邊給徒弟們分活,“你倆去標地界,我帶老三測坡度,把平整的地塊留給帶娃的人家,坡地咱自己慢慢修梯田。”

田埂上已經插了不少木楔,上麵寫著“張記”“李記”的字樣——那是提前登記的家庭預留標記。李伯蹲在一塊方地中央,用步弓量出“長二十步,寬十步”的範圍,徒弟立刻用白石灰撒出輪廓。“這是給華工王鐵匠留的,他家五口人,倆娃還小,得離水井近些。”他在木楔上刻下“王”字,又補了個小小的“井”字,“三天內保準把所有地塊的界樁立好,讓來的人一眼就知道哪塊是自己的。”

登記處的文書正給來谘詢的人講解:“不用交押金,隻要登記家庭人口,簽個‘守土契約’——就是保證不荒廢土地、不私自轉賣,官府就給發地契。地契上蓋著議會的紅印,跟城裡的老戶一樣算數。”一個背著包袱的流民試探著問:“俺家婆娘懷著娃,算一口人不?”文書笑著點頭:“算!生下來還能補劃半分地,放心吧。”

工坊招工細則:一手技藝,一份體麵

工坊區的新木牌前圍了不少人,鐵山正指著上麵的條文大聲宣講:“聽好了啊!學徒工第一個月二百文,學會鑿榫卯了漲成二百五;師傅級三百文起,能自己設計家具的給四百,還能領兩份福利——每月兩尺布、半斤油,家裡娃上學堂免材料費!”

旁邊的布告欄上貼著作息表:“卯時開工,午時休息一個時辰,酉時收工,絕不拖班。”有個華工打扮的漢子指著表問:“真能準時收工?俺在那邊天天乾到天黑,晚一刻就扣錢。”鐵山從懷裡掏出個銅哨:“到點就吹哨,誰留你乾活你來找我,我讓他給你加錢!”

技能培訓的細則更讓人眼熱。布告上寫著“每月初一、十五開課,老工匠帶徒,學不會不扣錢,學會了優先漲薪”。紡織坊的張師傅正給幾個婦人演示紡車:“你看這腳踏板,俺們新改的,比外邦作坊的省力一半,學三天就能上手,學會了就能領工錢,不比在那邊挨打受氣強?”

最打動人的是“家屬安置”一條。鐵山特意在招工簡章上加了句:“妻子可入紡織坊,十歲以上孩童可去學堂,老人能去雜役坊做輕活,全家有活乾,有飯吃。”一個瘸腿的華工攥著簡章掉眼淚:“俺婆娘手巧,就是因為要照顧俺,在那邊找不到活,要是能來這兒……”鐵山拍他肩膀:“來!隻要肯乾,咱這兒啥時候都有位置。”

走出去:打通信息壁壘的宣講隊

三支宣講隊趁著晨霧出發了。第一隊由熟悉外邦作坊的趙大哥帶隊,背著布告和示意圖往西邊走;第二隊去南邊的流民安置點,領隊的是曾在荒野討過飯的石頭,他最懂流民的顧慮;第三隊則去周邊村落,告訴那些猶豫的農戶“來了有地種,娃能上學”。

趙大哥的隊伍剛到外邦作坊的柵欄外,就被幾個巡邏的打手攔住。“乾啥的?”打手叉著腰嗬斥,趙大哥掏出議會的令牌:“給華工兄弟送活路的,讓不讓進?不讓進俺就在這兒喊,讓裡頭的人都聽聽!”他扯開嗓子就喊:“華工兄弟們!咱那邊分地了!二百文的活計,乾八小時就下班,家屬能跟著來……”

柵欄裡立刻騷動起來,有華工扒著木縫往外看。趙大哥趁機把宅基地示意圖舉高:“看見沒?這是你家的地,能蓋三間房,帶院子,不要錢!”有人喊:“是不是要交押金?俺們沒閒錢!”“一分不用交!”趙大哥扯著嗓子應,“來就給地,上工就發錢,童叟無欺!”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石頭的隊伍在流民安置點遇到了更直接的懷疑。一個滿臉風霜的漢子抱著瘦骨嶙峋的孩子問:“真給糧食?不會是騙俺們去當苦力吧?”石頭解開包袱,拿出三個麥餅遞過去:“先吃著,這是俺們那邊的口糧。你看這招工簡章,寫著‘乾一天給一天錢’,俺以前也是流民,騙你是小狗。”他指著簡章上的“家屬可同遷”,“你婆娘要是會縫補,紡織坊正缺人,娃還能去學堂認字,總比在這兒挖野菜強。”

傍晚時分,宣講隊陸續回來,帶回的消息讓人振奮。趙大哥身後跟著七個華工,其中就有那個瘸腿的漢子,他背著癱瘓的婆娘,眼裡閃著光:“俺們信你!隻要能讓婆娘孩子過上安穩日子,俺啥活都能乾。”石頭帶回來十二個流民,其中有個會打鐵的老師傅,說要去工坊露兩手。

登記處的文書忙得手不停筆,林嫂給每個新來的家庭發了張“安居證”:“拿著這個,明天去李伯那兒領地塊,後天就能動工蓋房,工坊那邊三天後開工,想去的現在就能登記。”一個華工摸著安居證上的紅印,突然蹲在地上哭了——那是他漂泊十年,第一次摸到屬於自己的“安穩”。

夜幕降臨時,議事堂的燈還亮著。天宇看著新登記的名冊,上麵已經有了一百三十七個名字。林嫂端來一碗熱湯:“李伯說地塊勘測明天就能完,鐵山那邊備好了五十張工牌,就等後天開工了。”窗外傳來幾聲狗吠,那是今天遷入的華工帶來的,在寂靜的夜裡聽著格外親切。

“這才剛開始。”天宇望著安居區的方向,那裡已經亮起了幾盞油燈——是提前來搭棚子的家庭在點燈。“等房子蓋起來,工坊開起來,學堂裡坐滿娃,就會有更多人來。”他拿起一張宅基地示意圖,上麵的朱砂紅圈在燈光下像一團團跳動的火苗,“人心就像這土地,你給它踏實,它就給你生根發芽。”

遠處的工坊區傳來叮叮當當的聲響,是鐵山帶著人連夜趕製新工具,準備迎接即將到來的新工匠。而安居區的田埂上,李伯和徒弟們還在借著月光插界樁,木楔入土的輕響,像在為這些漂泊的人,敲下一個個安穩的注腳。

喜歡穿越1858年的澳洲請大家收藏:()穿越1858年的澳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死亡遊戲:失敗者的逆襲 大魏風雲之千秋帝業 七零下鄉知青挖我前任牆角 快穿:反派都得給我跪著叫爸爸 在彈道儘頭吻你 惟見南星 讀動物心聲的小師妹,竟是沈家真千金 逆蝶緬北囚籠 穿書星際,炮灰竟是SSS級大佬 影視囤貨:從任務中攢夠生存底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