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名將獻策,長治久安_穿越1858年的澳洲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穿越1858年的澳洲 > 第324章 名將獻策,長治久安

第324章 名將獻策,長治久安(1 / 2)

議事堂的炭火盆裡,鬆木燒得劈啪作響,暖意漫過青磚地,卻驅不散王貴臉上的凝重。他將一卷輿圖在案上鋪開,手指重重點在紅河穀與黑風口之間的空白處:“城主請看,這片丘陵地勢險要,是自治區域的咽喉,若在此處修三座堡壘,派駐百人守軍,便能扼住通往華夏城的要道。”

牛皋在一旁補充,粗糲的手掌撫過輿圖上的山脈走勢:“去年殖民軍就是從這裡繞過來偷襲的,吃了地形的虧。咱得把堡壘修得跟鐵桶似的,牆高三丈,外設三道壕溝,再配上幾門土炮,彆說騎兵,就是飛鳥也彆想輕易過界。”

天宇俯身細看輿圖,紅筆圈出的丘陵地帶像道天然的屏障,隻是此刻尚是空白。他想起去年那場慘烈的阻擊戰,士兵們在光禿禿的山梁上用血肉之軀抵擋火槍,心裡便沉甸甸的:“堡壘該修,不僅要修得堅固,還要相互呼應,形成掎角之勢。王將軍,這事就交給你督辦,工匠和石料從各坊抽調,務必在開春前完工。”

王貴抱拳應下,眼裡閃著精光:“末將這就去勘察地形,保證每座堡壘都建在最要害的地方!”

一、堡壘林立,固若金湯

三日後,王貴帶著工程隊踏入紅河穀丘陵。寒風卷著沙礫打在臉上,他卻毫不在意,踩著亂石攀上最高的山崗,用望遠鏡觀察四周:“此處建主堡,能俯瞰整個河穀;東側那道山脊修左堡,西側的斷崖修右堡,三堡之間挖通地道,既能傳遞消息,又能相互支援。”

工匠們按他的吩咐丈量土地,畫出堡壘的草圖:主堡呈方形,四角各設箭樓,中間是屯糧的倉庫;左右兩堡依地形而建,牆體嵌入岩石,隻留狹窄的射擊孔,遠遠望去,仿佛與山崗融為一體。

“地基要打深五尺,用三合土夯實。”王貴對老石匠叮囑,“牆體用紅河穀的花崗岩,縫隙裡灌上鐵水,讓它百年不倒。”

老石匠咂舌:“灌鐵水?那得費多少鐵啊!”

“鐵有的是!”牛皋扛著鐵錘走來,身後跟著鐵礦的礦工,“紅河穀的礦砂正煉著呢,彆說灌牆縫,就是給堡壘包層鐵皮都夠!”

開工那天,丘陵上插滿了紅旗,三百名士兵和工匠一起動手,鑿石的叮當聲、夯土的號子聲、鐵水澆築的滋滋聲混在一起,在山穀裡回蕩。王貴每天天不亮就去工地,檢查每一塊石料的成色,丈量每一處牆體的厚度,直到暮色沉沉才離開,靴底磨穿了三雙,手上的凍瘡裂開又愈合,卻從未喊過一聲累。

一個月後,三座堡壘初具雛形。主堡的箭樓已經豎起,了望哨站在上麵,能看清二十裡外的動靜;地道也挖通了,士兵們在裡麵快步穿梭,傳遞消息隻需一炷香的功夫。牛皋帶著騎兵來試防,讓士兵們模擬殖民軍進攻,箭樓裡的弓箭手和土炮配合默契,很快就將“敵軍”擊退。

“好!”牛皋拍著王貴的肩膀大笑,“有這三座堡壘在,紅毛鬼子再想來偷襲,得先問問咱的箭和炮答應不!”

王貴擦拭著凍得發紅的鼻尖,望著連綿的堡壘群,眼裡滿是欣慰:“這隻是開始。等開春了,還要在野狼穀、紅樹林再修幾座,讓整個自治區域都處在堡壘的保護之下。”

二、戶籍定籍,有序治理

堡壘動工的同時,李文書正帶著吏員們挨家挨戶登記戶籍。在黑石村的曬穀場上,他支起一張木桌,將厚厚的戶籍冊攤開,筆尖在紙上沙沙作響。

“姓名?”

“張老實。”

“年齡?”

“四十二。”

“家裡幾口人?有田多少畝?”

“四口,婆娘,倆娃,五畝水田,三畝旱地。”

張老實搓著粗糙的手掌,看著李文書在冊子上畫押,又按上自己的指印,心裡踏實了不少。這戶籍冊上不僅記著人口和田地,還寫著家裡的農具數量、牲畜頭數,甚至連存糧多少都一一登記。

“李大人,記這些乾啥?”有人不解。

李文書放下筆,耐心解釋:“有了戶籍,誰家缺種子、缺農具,官府心裡有數,能及時接濟;誰家有壯丁、有手藝,征兵、派工也方便。以後不管是分田地、上學堂,還是打官司,都得按這冊子來。”

一個瞎眼的老婆婆摸索著走來,讓孫子扶著,也要登記。“俺叫陳婆婆,有個孫子叫狗剩,俺們也有五畝地了。”她顫巍巍地按上指印,淚水滴在紙上,“以前像野草似的,沒人管,現在總算有個正經名分了。”

登記戶籍的工作持續了兩個月,走遍了自治區域的十二個村子。吏員們白天登記,晚上就在油燈下整理,將每戶的情況彙總成冊,分成“農戶”“工匠”“商戶”“軍戶”幾類,收存在議事堂的檔案室裡。天宇特意讓人做了幾十個木櫃,將戶籍冊分門彆類存放,櫃門上貼著標簽,一目了然。


最新小说: 漫畫重啟後,論壇讀者為我哭崩了 年代:穿書八零,軍官老公動心了 在毀滅邊緣開花 夜色拂曉 零域建築師 雪葬紀元 星淵之下:地球的崛起 開局一木筏:大佬的求生日常 山醫逍遙行 漢末三國路